他摇了摇头,将这些杂念抛诸脑后。
无论李由如何怨恨自己,他都不会放在心上。
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建功立业,生当封侯,死当庙食!!
正思忖间,又有卫士前来通报:“五大夫,陛下召见。”
秦池精神一振,整了整衣冠,大步向宫中走去。
宫中御道宽阔笔直,两旁古木参天、翠色欲滴。
秦池行走其间,只觉心旷神怡、豪情万丈。
不一会儿,便来到了章台宫前。
秦池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后,方才在宦官们的带领下,叩门而入。
“末将秦池,拜见陛下!”他躬身行礼道。
祖龙坐在帝榻之上,宛如一条伏服之苍龙,威仪赫赫!!
其人目光如炬,望着下拜于殿下的秦池,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自北地传来捷报,秦池之名已如雷贯耳,今日得见,果真是英雄出少年。
“秦军侯……”祖龙缓缓开口,声如洪钟,“卿在北地驱逐匈奴,立下赫赫战功,创制回回炮,以少胜多,擒阿速干,斩阿骨都,真乃朕之猛将也!”
秦池闻言,忙叩首道:“陛下过誉,末将不过一介武夫,幸得上将军提携,方有今日之功,愿将功劳,尽归上将军。”
祖龙闻言,笑骂道:“哈哈哈,蒙恬上书夸你,你却又来夸蒙恬,你们俩真是让朕哭笑不得……”
笑罢,祖龙脸色一正,沉声道:“秦卿家,朕有一事相询。”
“近日,百越因我大秦在边境屯田,心怀不轨,已多次袭扰南方,烧杀百姓,毁坏田舍,我朝中大臣,皆主张募兵南下,征服百越,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秦池心中一凛,听见祖龙改口称他“卿家”,便知道此事,关系重大。
他此前本来是先提出:拿下河套,赶走匈奴,再图百越。
也就是先北后南之策。
但既然祖龙相询,他也不能不答。
况且,大秦国土被侵犯,以祖龙之心性,又怎能忍下?坐视不理?
“陛下,”秦池恭敬开口,声音坚定而有力,“末将有一事不明,敢问陛下,会派何人前往百越?!”
祖龙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秦池的用意,他缓缓答道:“朕已决定,派屠雎、赵佗二位将军前往百越。”
秦池闻言,心中一动。
屠雎、赵佗二人勇猛善战,但性情急躁,恐非百越之战的最佳人选。
要知道,大秦第一次伐百越之战,彼时,雄师南征,兵分五路,浩浩荡荡,欲一举荡平百越之地。
然而,百越之民悍不畏死,利用密林深邃、地形复杂之利,与大秦铁骑周旋!
屠雎所率之军,为百越游击之术所困,被分而击之。
越军狡黠异常,或藏于密林深处,或伏于险峻之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屠雎虽勇,奈何兵力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加之对地形不熟,屡遭埋伏袭击,损失惨重。
之后,大秦为求速胜,不惜挖掘沟渠,引水师南下。
然百越之地多瘴气瘟疫,秦军将士不堪其苦,战斗力大打折扣。
而越军却如鱼得水,利用地形之便,将秦军前后包夹,围而歼之!
最终,屠雎所率五十万大军,在百越密林之中尽数折戟沉沙,败于南地。
那一战之惨烈,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令人触目惊心!!
更是让大秦,很多年未曾恢复过来,还影响到了北地抗击匈奴之战,匈奴频频扰边,蒙恬只好被派往北地,长期镇守,再没有回咸阳!
直到第二、三次伐越成功后,蒙恬才领兵三十万驱逐匈奴,吞下北地,拿下河套等肥沃领土,终归于大秦。
可那时……祖龙,也病矣,康健不再!
秦池想到此处,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分。
他深知百越之战非比寻常,需得谨慎行事,否则重蹈覆辙,悔之晚矣!
于是,秦池略一思忖,决定还是提出自己的建议。
“陛下,”秦池沉吟片刻,缓缓开口,“百越之地,民风彪悍,地形复杂,若要征服,非一朝一夕之功,臣以为,当选派持重之将,领兵南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祖龙点头:“嗯,持重之将……卿家以为,何人可担此重任?”
秦池心中一动,想起一人:“臣以为,王贲将军,可担此重任,他为人稳重,用兵谨慎,且对南方地形颇为熟悉!”
王贲此人,深得王翦真传,用兵持重稳健,从不冒险。
令其驱逐百越之军,若不深入,倒也还好。
祖龙听完秦池的解释,沉默片刻后微微点头:“朕,会考虑你的建议,或许可以调整战略部署。”
秦池心中一喜,知道祖龙并未完全否定自己的建议,而是愿意考虑调整战略。
他忙叩首道:“陛下圣明!”
祖龙微微一笑:“秦卿家平身吧,朕知你一心为国,故有此问,你且放心,伐越乃军国重事,自当从长计议!”
秦池起身,心中稍定。
他知道自己的建议已经引起了祖龙的重视,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他都已尽了自己的责任。
接下来,他只需静待佳音了。
离开章台宫后,秦池心中依旧翻涌不定。
他反复思量,若是王贲将军领兵南下,或许能避免那般惨烈的败局吧?
他清晰记得,大秦首次伐越之战,几十万大军埋骨他乡,血流成河,尸横遍野,那等惨状,至今想来仍令人心悸。
秦池之所以力荐王贲,便是希望能减少些无谓的牺牲。
然而,他也深知,此战仍是凶多吉少。
百越之地,民风彪悍,地形复杂,加之气候湿热,瘟疫横行,实非易与之敌。
即便有王贲这样的稳重之将领兵,也难保一战必胜!
想到这里,秦池不禁长叹一声,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沉重。
他知道,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无论胜败,都需付出巨大的代价。
他只希望,此战能少些牺牲,多些胜算,为大秦的未来留下更多的希望。
最起码,也要拖到匈奴被驱逐,大秦拿下河套等膏腴之地后,再行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