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前夕。
夜色朦胧,星光点点。
秦池与公主赢阴嫚相依于府中的琴瑟轩,执手相看,情感依依。
却难以抚慰两人即将分别的离愁。
赢阴嫚眼眸中含着不舍的泪光,轻启红唇,幽幽道:“你此去北伐,不知何时方能归来。”
“我们的孩儿已然诞生,却尚未得名。”
言罢,她轻轻叹气,心中难免幽怨。
父皇将他派往战场,却不顾自己的孩儿,生下来爹都没见过。
秦池见状,心中亦是不忍,却仍带着笑意宽慰道:
“待到孩儿稍大些,你或许可亲自入宫,恳求陛下为其赐名,这岂非更有意义?”
赢阴嫚闻言,轻轻点头,却又道:“你在战场上,务必要小心谨慎,切莫让自己陷入险境。”
她的话语中满是对丈夫的关切与担忧。
秦池握住赢阴嫚的纤手,笑道:“你且放宽心,我是统帅,自会坐镇后方,稳健指挥,不会轻易冒险。”
他的话语中透露着自信与坚定,试图让赢阴嫚安心。
然而,在心中,秦池却也不禁暗自思量。
倘若战场情势真的危急,他作为统帅,或许也需亲自上前线,以振奋士气。
但这样的念头,他并未向赢阴嫚透露。
秦池又道:“若你思念我,不妨多与扶苏他们玩玩麻将,以此打发时间,也能稍微缓解相思之苦。”
公主听后,轻轻翻了个白眼,嗔怪道:“你当我只知玩乐么?”
“我在宫中,日日为你祈祷,愿你平安归来。”
言罢,赢阴嫚又郑重地叮嘱秦池:“你在战场上,务必小心谨慎,我不求你建功立业,你可切记,莫要让自己陷入险境,更不可缺胳膊少腿地回来。”
秦池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紧紧握住公主的手。
仿佛想将彼此的力量传递给对方。
两人相视无言,月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这对即将分别的恋人披上了一层银色的纱裳。
而赢阴嫚则依偎在秦池的怀中,默默地祈祷着。
……
翌日。
晨曦初露,雄鸡唱晓,咸阳城外已是旌旗如海,大军整装待发。
咸阳城万民倾城而出,扶老携幼,为出征的将士送行。
人们虔诚祈祷,愿亲人平安归来,愿战火早日平息!
祖龙负手而立,站在章台宫的高台之上,凭栏远眺北方。
他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坚定与期待。
心中明了,此刻大军已然出征。
他对秦池的军事才能深信不疑,并不担心战败之虞。
然而,他仍希望秦池能速战速决,凯旋而归,以安万民之心。
秦廷百官亦各自立于府邸门前,遥望远方。
虽然他们居住在帝宫之外,但依旧能听见那数十万大军的浩荡声势。
随着大军渐行渐远,那震天的喊杀声与战鼓声也逐渐消失在天际。
李斯独自站在府前,目睹大军远去的背影,不禁叹了口气。
他双手背负,眉头紧锁,心中五味杂陈。
原本他打算借西南夷战事之机,让由儿统帅全军,以此锻炼其军事才能,并树立威信,粉碎谣言。
然而,陛下却偏偏选中了秦池北伐。
使得由儿只能继续留守蜀郡,不知何时方能崭露头角。
李斯心中暗叹:“天意难测,人事难料。”
“由儿啊,究竟何去何从?”
他望向北方,目光深邃而遥远,仿佛在追寻着那未知的答案。
……
月余之后,秦池率军抵达北地郡,与章邯汇合。
数十万将士如乌云般压境而来,声势浩大,震撼人心。
章邯携北地尉楚仪,前来迎接,对秦池表达了深深的敬意。
北地郡上下官吏、军兵,见秦池到来,纷纷尊称一声“上将军”,亦有人以“大庶长”相称。
大秦,立国数百年。
他是唯一一位,二十二岁的大庶长、上将军,又是帝婿,位列九卿!
尊贵殊荣,无人能及!
章邯望着这位年轻有为的将领,心中不禁唏嘘。
他见证了秦池的崛起,深知其才华与能力。
对于这位年轻将领的成就,他既感到惊讶,又由衷地佩服。
在无数人的瞩目下,秦池神色淡定,从容下马。
他与章邯热情会面,执手相谈:“章郡守,数月不见,别来无恙乎?”
言语间透露出深厚的情谊,与对即将到来的战事的期待。
章邯亦感慨道:“上将军风采依旧,此次北伐,定能旗开得胜,扬我大秦之威!”
二人相视而笑,彼此心中都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与信心。
北地郡的官吏、军兵们见状,无不为之动容,对秦池的敬仰之情更甚。
秦池与章邯并肩而行,共赴北地郡城池校府。
章邯为迎秦池,已提前月余命人腾出府邸并精心修缮。
以备秦池居住及作为总指挥部之需。
秦池观之,甚感满意,遂决定以此处为根基,布局整个战线。
章邯初与秦池共事,心中既充满期待又略感紧张。
他早闻秦池战争才能超绝,此次合作,正欲领略其风采。
二人行走间,秦池忽然发问:“章郡守,你在北地郡数月,对冒顿之动态定有深入了解。”
“愿闻其详,以助我知己知彼。”
章邯闻言,肃然点头,拱手应道:“上将军所言极是。”
“这数月来,我对冒顿之动态确有关注。”
“匈奴已占我河套草场,冒顿更自立左右谷蠡王,相国挛鞮莫日根亦在其侧辅佐。”
“然其主力尚屯于阴山北部,似在观望。”
“自单于薨后,部分部落心生不服,冒顿此刻回归,意在征服这些异己。”
言罢,章邯神色凝重,显见对匈奴之动态颇为忧虑。
秦池则神色如常,微微颔首道:“章郡守所言,甚有助益。”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吾等需密切关注匈奴动向,以制定克敌制胜之策。”
二人边走边谈,秦池之淡定从容与章邯之严肃谨慎形成鲜明对比。
然二人心中均明了,此次北伐之战,关乎大秦国运,务必同心协力,方能克敌制胜。
抵达校府之后,秦池稍事休息。
便又立刻投入到了对敌情的深入了解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