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宫深处。
内侍轻步趋前,俯首禀告:“陛下,长公主已诞下麟儿,乃是男婴,体健貌端。”
此言一出,宫中肃静之气瞬间被打破!
祖龙闻讯,龙颜大悦,双目之中闪耀着喜悦之光。
他缓缓转身,双手背负,望向远方北地郡的方向,神情之中充满了遐想与期盼。
此子不仅是他的血脉延续,更是大秦江山未来的守护者!
“善!”祖龙赞叹道,“此子承袭乃父之智勇,将来必成大器!!”
思绪回溯,他忆起往昔秦池在他面前许下的豪言壮语。
“生当封侯,死亦庙食。”
那时秦池虽为布衣,却已显露出非凡之志!
祖龙轻叹,感慨万分。
秦池自微末中崛起,为大秦开疆拓土,北定原野,南征疆场。
更献上诸多奇技淫巧,使大秦之威名远播四海。
即便如今贵为大庶长,他依旧矢志不渝,为大秦之繁荣昌盛殚精竭虑。
其所制龙纹钱、纸张及诸般军械,皆在祖龙的亲眼见证下,成为大秦强盛之基石。
念及此。
祖龙移步至书案前,取起蒙氏所制之精致毛笔,蘸取浓墨,凝神聚气,在纸上挥毫泼墨,写下一个大字,赐名:
“坚”。
字如其人,坚如磐石。
祖龙期望此子能秉承其父之坚韧精神!
日后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为大秦之江山社稷再添辉煌。
……
北地郡府内。
秦池手持信报,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信上详细记录了公主产子的过程。
男婴,体健貌端,重达几斤几两,于何时顺利诞下……
更令他欣喜的是,始皇帝已为此子赐名“坚”!
寓意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他迫不及待地展开公主的信函。
公主的字迹娟秀,字里行间透露出初为人母的喜悦与疲惫。
信中,公主详细描述了自己产子的艰辛与不易,又抱怨秦池不在身边,她一个人好累,急切盼望他能尽快回到咸阳,与她共同承担育儿的重任。
秦池读罢信函,心中激动不已。
他深知公主此刻的辛苦与期盼,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回咸阳,陪伴在公主与孩子身边。
他想象着孩子稚嫩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
“坚儿,为父定会尽快回去,与你和母亲团聚。”
秦池喃喃自语,目光中充满了坚定与期待。
北地郡府内。
气氛喜庆而热闹。
诸多将校听闻上将军秦池喜得一子,纷纷前来道贺。
陈藻、屠川、范晟等将领皆知此喜讯,满面笑容地前来祝贺。
此时,萧何、陈平、樊哙等人亦闻讯赶来。
樊哙笑眯眯地说道:“上将军,今日大喜,不妨拿出些米肉,飨宴士卒,共同庆祝这个喜事。”
秦池闻言,却摇摇头,正色道:“公器不可私用,岂能拿军中之物资为我个人庆贺?”
“此乃大忌,不可为之。”
众将闻言,皆点头称是,佩服秦池的清廉与自律。
然而,秦池话锋一转,又笑道:“不过,今日之喜,确实值得庆贺!”
“章郡守,我欲私人出钱,设宴款待诸位将士。”
“还请就在这校府内安排一番。”
言罢,秦池从怀中掏出一大笔钱财,递给章邯,郑重道:“章郡守,此事便交由你去办。”
章邯接过钱财,肃然领命:“遵命,上将军!末将定不负所托,即刻去安排宴席。”
说罢,转身离去,着手筹备宴席之事。
秦池目送章邯离去,转身对众将笑道:“今日得子之喜,能与诸位共庆,实乃幸事。”
“待宴席备好,我们再痛饮一番,如何?”
众将齐声应道:“谨遵上将军之命!”
欢声笑语中,北地郡府内的喜庆气氛愈发浓烈。
很快,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为庆贺秦池得子之喜,诸将齐聚一堂,推杯交盏,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屠川高举酒杯,大声说道:“今日上将军得子,实乃大喜之事!来,我们共同举杯,为上将军贺,为小公子贺!”
众人纷纷举杯相应,一时间,觥筹交错,酒香四溢。
陈藻亦笑道:“上将军英明神武,今日又喜得一子,真是可喜可贺!”
“愿小公子日后能像上将军一样,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
众人闻言,齐声附和,赞叹不已。
范晟则拍着秦池的肩膀,打趣道:“上将军,你今日可是双喜临门啊!不仅喜得一子,还得到这么多将领的祝福,可真是让人羡慕!”
秦池闻言,哈哈大笑,心情甚是愉悦。
宴席之上,歌舞升平,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将士们或高声谈笑,或低声细语,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欢庆时光。
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喜意和欢庆氛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秦池看着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千。
他端起酒杯,向众人深深一礼,说道:“感谢诸位的祝福和支持!来,让我们共饮一爵!”
众人闻言,纷纷举杯相应,欢声笑语再次响起。
……
在北地郡,三四十万秦军将士,铁骨铮铮,齐聚于此。
是日,陈平巧施妙计。
故意将长城外乌孙人扔来的秦人头颅,保持原样,放在板车上,展示于众将士前。
将士们眼见同胞头颅,无不眦目欲裂,心中怒火熊熊燃起,愤恨难当!
“乌孙贼子,安敢如此欺我同胞!我誓要踏平其地,为兄弟们报仇!”
“此仇不报,何以为人?我定要手刃这些乌孙贼人,方能解我心头之恨!”
诸将议论之声此起彼伏,群情激愤。
忽闻上将军震怒而至,声如洪钟,言出如山:“吾等秦军,岂能容忍此等侮辱!今日起,全军厉兵秣马,备战北伐!不踏平乌孙,誓不罢休!”
校府之内,气氛凝重而肃杀。
秦池的话语激荡在每个将士的心头,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复仇的火焰,恨不能立刻挥师北伐,直捣乌孙巢穴!
此刻的秦军,同仇敌忾,士气高昂,只待一声令下,便可踏平乌孙,一雪前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