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
正在这时,段易的身后传来了一声佛号。
紧接着,只听得吱呀一声,身后那禅房的大门,居然在这时候打开了。
智远和尚从里面走了出来。
看着满地的尸体,他的脸上流露出来了悲悯的神色:“冤冤相报何时了啊,段施主,没想到你居然杀了这么多人”
段易站在一边看着他,说道:“我不杀他们,他们就要杀了你我。大师,这个世界本就不如表面上看上去的那样太平,潜在的杀机实在是太多了。尤其是做我们这一行的,几乎都是刀口舔血。你那一套慈悲为怀的佛法,我们这里不顶用。”
智远和尚笑着摇摇头,没有说话。
然后,便开始静静地站在这里,给这些亡魂超度了起来。
他在超度的时候,段易并没有打扰他,而是在一边静静地看着。
待智远和尚超度完了,段易这才开口问道:“大师——这些人到底是什么人。我看他们不像是华夏人士,应该是来自日本。你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恩怨?”
此时,段易的目光也变得十分凌厉。
他虽然对这个智远和尚十分尊敬,也愿意帮助智远和尚抵挡这些来自日本的武士。
但他却不愿意无缘无故地帮助别人。
段易的原则,就是不管是什么事情,都需要搞清楚才行。
智远和尚似乎看出了段易的惊奇,说道:“段施主,这件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说着,他便开始对段易说起自己和这些人之间的恩怨。
原来,在几十年前,这城山寺还不是一个如此默默无闻的小寺庙。
那大概是在七十多年前的时候,城山寺一直都是远近闻名的大庙——虽然地方不大,但庙里的和尚很多,香火也是十分的旺盛。
那时候城山寺里面的主持,也不是智远和尚,而是智远和尚的师兄——智深和尚。
整个城山寺里面,除了住持智深和尚河师弟智远和尚之外,便是一堆小和尚小沙弥。
虽然没有什么高僧大德,但也是十分热闹的。
而每天前来烧香的信徒,总是络绎不绝,人来人往,香火十分旺盛。
只是,七十多年前的华夏大地,正处在一片战火之中。
由于科技、经济等原因上的落后,华夏国当时正被领近的一个小国——日本国所侵略。日本国地处海岛之中,领土狭小,但人口众多。再加上资源匮乏等一系列原因,开疆拓土就成为了日本国一千多年以来的首要大计。
历史上,日本国也曾经发动过几次入侵华夏国的战争,但都没有一个成功的先例。
不过,这一次,他们却成功了。
由于当时华夏国的执政者无能,才导致日本国的军队,肆无忌惮地在华夏国的领土上屠杀华夏人民,把饱经沧桑的华夏国几乎带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
然而,华夏国能够在世界上屹立千年而不倒,是有他的原因的。
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危急存亡的关头,华夏国人民,上到达官显贵、下到平民百姓,很快的就拧成了一股绳,前仆后继的以各种方式将外来侵略者赶出自己的国土。
那时候,满大街都是各种各样的灾民,到处都有人饿死。
也正因为如此,前来寺庙里面烧香拜佛的人也特别的多。
那时候,看到这么多可怜的百姓来到寺庙之中烧香拜佛,智深和尚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便毅然决然地丢下城山寺,还俗参军去了。
城山寺的两个大和尚,智深和智远,虽然是师兄弟二人,但他们的性格却是截然不同。
智深性格爆裂,而智远性格温和。
智远觉得,守着这一方古寺,竭尽自己所能来庇佑一方灾民,是在行善积德。而智深却认为,这种国家破败的关头,念佛也是无用之功,倒不如还俗,加入到抗战的队伍之中,这才才能早日将侵略者赶出去。
当时,师兄弟二人关于这个问题,还起了不小的争执。
那时候,智深和尚说过一句话:“既无法劝他人放下屠刀,倒不如让我以此身背负罪孽,以此身为地狱,换求一个太平盛世!”
说着,他便将主持的禅杖丢给智远,孤身一人下山去了。
这就是师兄和智远所说的最后一句话。
而在此之后,那些小和尚也纷纷深受智深和尚的感染,接二连三地下山还俗去了。
就此,偌大一个城山寺,便生下了智远和尚一人。
不过,智远和尚并没有因此和师兄生气。
他知道,自己的师兄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智远和尚只是觉得,自己和师兄这一别,可能将是永别。而他们最后,甚至连一句好好的道别都没有说。
因此,在智远和尚的内心深处,一直都有这样的遗憾。
在后来的岁月之中,智远和尚也确实没有辜负自己的信念,他一直在默默地庇佑这一方灾民。
反正师兄不在了,寺庙里面只剩下了他一个人,他就把多余的房子空出来,收留无家可归的人,还把寺庙中那些善男信女捐赠的粮食、钱财拿出来分发给灾民。
甚至,在他的倡导之下,很多信徒们也纷纷组织起来,赈灾救灾,在当地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智远和尚的这个做法,也正如他自己所说——为这个国家贡献出来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一直到侵略者被赶出了华夏,智远和尚也没有停止自己的行动。
而那时候候,距离战争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
这时候,原本下山参军的小和尚之中,有三两个又回到了山上。
他们身上穿着破破烂烂的军装,手中,还紧紧地攥着一片沾满血的袈裟残片。
他们回到山上之后,告诉智远,智深下山还俗之后,便投入到了抗战的战场之中。智深本就是武功高强之人,在战场上也格外拼命,一路奋勇杀敌,立下了种种汗马功劳。
当时举国皆兵,很多这样的能人异士也都从参加了战争。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在敌人的部队之中,也有这样的能人异士。在一次战争之中,对方的那些能人异士,设下埋伏,将智深和尚和他的部队围杀在一座峡谷之中。
这些小和尚们找事发现场的时候,由于尸体实在是太多了,敌我双方的都有。因此,他们并没有找到智深和尚的尸体,只是在战场上找到了一片残破的袈裟。
他们知道,这就是智深和尚的遗物。
存活下来的小和尚们,不忍看到智深和尚的遗物就这样暴尸荒野,便带着这片血衣,回到了城山寺。
在带回智深和尚的遗物之后,小和尚们又下山去了。他们说,战争还没有结束。仅仅是把侵略者赶出去了而已,他们还要为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而奋斗。
偌大的城山寺,又剩下了智远和尚一个人。
后来,智远和尚将这片血衣葬在了后面一片不远处的山脉上。
如今,那里也一个革命烈士的陵园。陪伴着他的,有无数的革命烈士。每到清明节,总有人来给他们祭扫鲜花,以缅怀他们给这个国家所作出的贡献。
往后的日子里面,智远和尚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心结没有解开——那就是,他要找出杀死自己师兄的凶手,将他们碎尸万段!
虽然已经一把年纪了,但复仇之火一旦点燃,也是不容易熄灭的。
几经追查,智远终于知道了那些人的来历——那些人是来自日本国的某个武士团体。
那些武士团体,在战场上以多欺少,并且施展奸计,将智深和尚的部队杀死。
这样的仇恨,又焉有不报之理?
一怒之下,智远和尚远赴日本,单枪匹马找上门去,以一己之力,力挑这个团伙之中的十多名高手,并且,将当年参与围杀智深和尚的武士——如今该团体之中的首脑给斩于禅杖之下。
不过,智远和尚并没有继续将这一门尽数屠杀。
对于他而言,只要杀了当年的罪魁祸首就已经足够了。
毕竟佛法慈悲,他也不想多造杀孽。除了必不可以的出手,他不会轻易的伤人分毫。
经此一战之后,加上年事已高,智远和尚也大损真元,受了很重的伤。再加上心结已解,便放弃了一身功夫,甘愿做一个寻常之人,安度晚年。
从此之后,他便孤身一人居住在城山寺中,默默无闻。每日便以青灯为伴、古寺为友,倒也是有了一份难得的安宁。
不过,谁曾料到,那些被智远和尚所打败的日本武士,并没有就此善罢甘休。
很快的,智远和尚便从日本那边的友人口中得知,那些人最近正准备重整旗鼓,前来报了当年的仇。
对于武士而言,一个团体的高手都被一个和尚给打败,首领还被杀死,无疑是天大的耻辱。
因此,这样的耻辱如果不洗刷干净的话,他们这个团体,将在日本的武士界没有脸面再生存下去。
所以,这一次他们可谓是倾巢出动,派出了大量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