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头男子从地上慢慢站立起来,捂着肚子,他的身体承受了极大的痛苦,看着朱觉“果然厉害。看来测试通过了。我们这次的任务是……”
在炎炎的夏日,沙漠中间有一块绿色的东西,走近一看,那绿色的东西居然是一块田,这一田大约有两亩多三亩,种了密密麻麻的蔬菜。在菜田的中央站着一个人,他戴着草帽,穿着水鞋,看着天空,这时候的天空太阳光依然十分猛烈,但是远方已经开始飘过来了两朵乌云。“应该要下雨了吧?”那人自言自语,突然间。朱觉和4个人一起到达了老菜田的外面,朱觉好奇的看着那人。
那人看着主角和他身后的三个斗篷男子,轻轻点了点头说了“人就带过来了,这一次我想好好跟他聊一聊。”
朱觉“有什么想说呢?”
那人说“在下李时珍,来到这里也是偶然的机会,而朱家的后面和这菜田技术有相当大的关系,相信你已经知道了朱玉堂的事情,他对于灵魂的抽取得到众禄,而且朱家掌握着非常先进的农业技术,可以提供无数食物。在末世之中,食物是一个城的最后的力量,大部分的人只要能吃饱,都愿意投奔城镇。”他继续刷,等一等,让我上来跟你说说,他身体漂浮到了田的上方,手里冒出一股烟笼罩着那田地。
朱觉这时才发现,那人并不是实体,只是一个影子,而那些烟雾却变成巨大的盖子,盖住了整片的菜田,最近那个虚影慢慢的漂浮,然后消失,只是从他身后伸过来,一只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好,我是李时珍。”
朱觉回头看去,一个有点瘦弱头发花白的老人正看着自己,他不由得问“你?刚才?”
“这是灵魂的力量,大部分的人身体里面拥有的灵魂力量是很弱的,但是经过了适当的锻炼,这种灵魂力可以运用能量转为实物。”
“古人有一气化三清的说法,也有所谓的身。外化身,实际上只是运用灵魂的力量制造了多个幻影,然后给外来的人看来他们就拥有了多个身体,利用灵魂能力,对于生物体是很难控制的,不过对于无机体却能够达到指挥的作用;因此灵魂地大部分的用途是用来附身在相关的仿生机器人身上进行生产和活动。”
朱觉盯着李时珍,有些惊讶也有些困惑。他微微皱眉,开口道,“所以,这就是你想告诉我一直以来的秘密吗?”
李时珍微笑着点了点头,“是的,李家世代以来都在研究和控制灵魂的力量。这也是我们能够在这片荒芜的沙漠中种出满田的蔬菜的原因。”
“这怎么可能?”朱觉震惊,“灵魂的力量,只是一个传说,不是吗?”
“看来你需要更多的教育,朱觉。”李时珍轻声笑道,“灵魂的力量并非虚无缥缈,它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大部分人都无法理解和掌控它。就像你看到的,我可以运用这种力量控制天气,甚至生产食物。”
朱觉看着李时珍,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问道,“那么,你找我过来,是为了什么?”
李时珍看着他,眼神深邃,“我需要你帮我一个忙,朱觉。我需要你帮助我阻止朱玉堂的疯狂行为。”
“朱玉堂?”朱觉疑惑,“他不是已经死了多年吗?为什么要阻止他?”
“他被灵魂的力量所迷惑,失去了理智。”李时珍叹了口气,“他想要控制所有的灵魂力量,而不惜一切代价。我需要你帮我找到他,阻止他的行为。”
朱觉看着李时珍,深深地吸了口气,“好,我帮你。但是,我需要知道更多的事情,关于朱家,关于灵魂的力量。”
李时珍看着朱觉,微笑着点了点头,“当然,我会告诉你一切。但现在,让我们先下去,享受这些蔬菜吧。”
两人并肩走下了田埂,开始了他们新的旅程。而他们背后的菜田,仿佛在为他们送行,安静而神秘。
四人围在一张木桌,桌子中间放着一个大大的火锅,这火锅是金黄色的,黄铜打造分为三层,一层是滚烫的汤底,第2层是蔬菜,第3层则是几片肉;在末世之中能够有肉有菜吃上火锅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朱觉坐下,其他几个人也分别按坐次坐下,4个人坐下了,一张圆桌在圆桌之上,还摆着筷子碗,还有调羹。
李时珍这时候主动搓了搓手,拿起了茶壶,把热水倒在了碗中,在水手拿起了筷子,调羹在碗中慢慢搅拌,接着把碗里的热水往旁边一倒。
他拿出了一篮子菌类,只见到有圆锥形,表面有明显的纵向裂纹,皮质坚韧,呈现出深棕色的松茸。
他把松茸一个个拨到了锅里搅拌几下,只见那火锅底渐渐从青色变成了有限咖啡的颜色,接着他拿过一片肉,甩到锅里的几十秒后捞起来了。姜片、葱段浮动在锅底上,香菇、茶树菇、金针菇分开不断落下,浓烈味道飘在半空让几人不禁流下口水。
“不错。你们也吃吧?”李时珍津津有味吃起来。朱觉拿过一个鸡蛋,用筷子搅动打散,倒在锅里,顿时蛋花浮起。捞起了鸡蛋,他尝了一口,点点头。
李时珍继续说“朱觉,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会被追杀?明明朱家都灭了?”
朱觉摇了摇头。
李时珍笑着说“那是因为你们朱家掌握的搜魂技术,已经威胁到了城主的位置。朱玉堂的事相信你知道了。不过还有一件事你可能不知道,朱玉堂留下了只有朱家才能开启的宝藏。”
宝藏?朱觉感觉到奇怪。李时珍看着他的表情继续说“李家掌握的灵魂力量只是研究里的一部分,可以驱动亡魂种田而已,而朱家的研究,已经达到了附身。也就是说朱家的研究里,人可以不死不灭通过特定条件附身,甚至精神力转化他人变成自己的傀儡!当年我也只看过一次。”
“回想起来,已经有30多年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