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方腊等人拿下苏州城后,知道朝廷大军一定会南下,所以便花了很多人力财力,来修缮苏州城的城防。
在苏州城失守之后,方腊等人更是将大部分力量,都放在了苏州城,将苏州城打造的如铁桶一般。
方腊等人以为这般,就能靠着苏州城挡住朝廷大军。
在方腊等人的设想中,朝廷大军就算再厉害,拿下苏州城没有几个月时间,是做不到的。
可是,哪里想到,固若金汤的苏州城,失守总共才不到半日工夫。
当石宝被杀,厉天闰带着方貌逃走之后,苏州城便被东路军彻底拿下了。
大半年前,刚经历过一次战火的苏州城,再一次经历一次战火。
苏州城城内的百姓,都已经麻木了,前一次被方腊军抢掠,如今再被朝廷大军抢掠一次。
总之,只要有战火,不管是哪一方的军队,最后受伤的都是百姓。
等到苏州城四门都被东路军掌握之后,清扫完苏州城内的方腊残兵败卒,待到城内安全之后,童贯等人便进入了苏州城的府衙。
如今这苏州城也就府衙还算完整,毕竟府衙之前是方貌,厉天闰住的地方,因为跑的太快,也没有烧毁。
作为苏州城最完整的地方,童贯理所当然的要当做住所。
童贯住进府衙之后,处理了一番军务,之后,便在书房里面,亲自给宋徽宗书写苏州城这一战的军情。
这一次,童贯在军情内容中,着重写的是,东路军不到一日就拿下了苏州城,这份战功对于童贯来说,也是不小的功劳。
毕竟,战功谁又嫌多呢!
虽然小有遗憾,跑了一些贼军,但是瑕不掩瑜。
这一次的拿下苏州城这一战,不仅时间短,而且伤亡也很小。
拿下苏州城后,大大缩减了镇压方腊所需要的时间。
苏州城被收复后,那么下一步就是杭州府了,方腊贼军一众人等,都在杭州府中。
所以,拿下苏州城的战略意义无比重大。
可以说,苏州城收复之后,方腊贼军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虽然话有些糙,但是,事实就是如此,拿下苏州城,方腊等人的地盘一下子缩水了一大半,而且被堵死了,没有了转圜的余地。
东路军两战两胜,已经形成对方腊兵的碾压之势。
东南叛乱的战事已经到了尾声,方腊等人已经无力回天,灭亡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童贯写给宋徽宗的这封军情,其实就是一种邀功的意思在其内。
童贯除了重点突出自己领导有方之外,也在军情内容中,提了一次方世玉名字一次。
童贯比周广义,王友知等人要大度一点,对武将的态度,没有打压到底,还算有容人之度。
这一次,方世玉的夺城首功,童贯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上次拿了方世玉的润州城首功,还可以用时间差不多来糊弄下,如今可是众目睽睽之下。
东路军大部分士兵,都知道方世玉等人的壮举。
这要是再打压下去,那日后还有人为大宋尽忠吗?
所以,综合考虑之下,童贯送给宋徽宗的军情内容中,提了一笔方世玉的名字,当然既然提了方世玉,那么韩世忠也被童贯提了一笔,至于其他人,童贯就写了一个‘等人’二字。
方世玉从东京城南下那一刻起,拼死拼活,都快一年了。
终于快要在东南叛乱快要结束的时候,方世玉他的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送给宋徽宗的军情上。
童贯写完这封军情后,便让手下士兵,快马加鞭送往东京城。
东路军信使,带着军情来到东京城,东京城依旧繁华锦绣。
东京城就像一个温柔乡一般,和东南叛乱之地的残破不堪,完全就是两个天地。
东京城的高官们,丝毫感受不到东南叛乱的人间地狱,也感受不到东南叛乱所带来的影响。
每日夜间,汴河上的樊楼,日夜欢歌,灯火不灭,快活胜神仙。
高官们感受不到东南的战事,那么,在深宫大内的宋徽宗赵佶自然也感受不到东南战火。
赵佶丝毫也没有自省,正是因为他的搜刮,才是叛乱的根本原因。
宋徽宗赵佶作为赵宋皇帝,内心之中觉得,天下都是他老赵家的,所以他在自己家里拿点东西怎么了,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要说不对,那也是那些愚民贱民们,不知好歹,不能主动上献,非要逼着他这个做君父的,自己来动手抢。
宋徽宗非但没有自省,反而还要责怪百姓。
信使进入东京城,来到皇宫大内的城门口,然后,将童贯写的军情,送入了皇宫里面。
之后,这份军情到了宦官梁师成的手中,梁师成如今是宋徽宗的最亲信的宦官,深的赵佶的重用。
童贯和梁师成早就有私交,所以,当军情送到梁师成手中后,梁师成便立马带着军情找到宋徽宗。
此刻,宋徽宗不在万岁山了修道了,而是在延福宫内,搞他的书法创作。
宋徽宗赵佶皇帝当的不咋的,但是,除掉皇帝身份,赵佶可是瘦金体的开创者,赵佶本人也对他这一手字,也是感到自豪的。
如今,东京城内,宋徽宗赵佶的一幅字,可以说是千金难买。
梁师成找到宋徽宗的时候,宋徽宗正在书桌上奋笔起书。
梁师成看到宋徽宗正在兴头上,没有敢出声,而是蹑手蹑脚的来到宋徽宗身边,然后赶走了给宋徽宗研墨的小太监,自己来给宋徽宗研墨。
宋徽宗赵佶拿笔沾墨时,看到梁师成来了,也没有说些什么,而是继续奋笔疾书。
梁师成看到宋徽宗的模样,眼睛立刻看向纸上。
此刻,只见宋徽宗在纸上写道:异品殊葩共翠柯,嫩红拂拂醉金荷……
看到纸上牡丹诗后,梁师成立马明悟了。
梁师成心中已经有了主意,在一旁安静的等待宋徽宗赵佶写完。
当半盏茶时间后,宋徽宗赵佶写完最后一个字后,笔一收,看向自己的作品。
宋徽宗赵佶看向自己的作品,眼神中带着一丝丝的骄傲。
这个时候,就差一个给宋徽宗赵佶捧场的了。
毕竟,做人总不能孤芳自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