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堵着门,骂街(1 / 1)

任阗确实是冒着风险下药的。

他也确实保住了朱家老三的性命。

而且在之前,都已经对朱见深说过了,可能写不了字,读不了书,虽然现在看来,问题比他说的严重一些。

可朱见深也不能以德报怨,直接砍了这个任阗泄愤。

歪嘴皇子,日后的歪嘴亲王,这总归是皇家的不体面,甚至会成为某些人攻击朝廷,诋毁自己的一种理由。

朱见深之所以难受,并不是为了自己的体面,也并不怕别人拿此做文章。

这种事情,本来就难受,谁拿自己的孩子做文章,他就送他的孩子下地狱……

他之所以难受,只是一个父亲,单纯的痛惜自己的孩子,就这样错失了美好的人生。

两岁,对这个世界还没有什么深刻印象的时候,就彻底改变了人生的运转规律。

现在是知道半边身子不协调,小脑受损,口齿不清,可还有没有更坏的结果,是现在看不出来的。

万一,一辈子都是两三岁的智商,天天只知道傻笑,对女人不感兴趣,只对小木马感兴趣,那该怎么办。

想到这里朱见深就更加难受了。

唉,以前都说地主家的傻儿子,地主家的傻儿子,这不会成皇帝家的傻儿子了吧。

朱见深胡思乱想中,忽然就想到了自己给老三起的名字,朱佑榇。

朱是姓氏,不能改,佑是朱元璋留下的,也不能改,只有最后的一个字是朱见深给取得。

梓。

难道真的有镇不住的含义在里面吗?

在朱见深上一世当小学老师的时候,班里面的孩子,很多人的名字中都带着这个字。

有人叫梓轩,梓熙,梓豪,有人认为这都是没文化父母给起的名字,因为什么呢,因为皇室的棺材就叫梓宫。

朱见深也明白,这样说的人,家里面肯定没有带梓的孩子,没有深刻的研究过这个字。

在古时候用梓木的,都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而给他们打造家具或者建房子的师傅,被称为梓匠,而且古人喜欢在房子周围种植桑梓树,每当看到梓树,就会想起自己的故乡,所以梓里又指故里。

梓代表着尊贵,高贵之意,健壮之意。

因为梓树的生长特性,梓字还是非常适合用于人名的,通常有生机勃勃、茁壮成长、自强不息、生命力顽强等含义……

难道是因为太尊贵了,压不住。

没道理啊,皇子,亲王还有压不住的名字吗?

朱见深忧愁的都开始胡思乱想了。

他一个人在乾清宫中待了一个多时辰后,也算是想通了一些。

歪嘴儿子怎么了,傻儿子又怎么了。

在后世有梗,嘴歪的幅度越大,越牛b,弄不好自己这儿子特殊的特点,还能让他成为后世诸多穿越小说最佳穿越男主呢,魂穿痴傻皇子,只用三年,震惊我的父皇,父皇他老人家哭着把皇位传给我……

皇帝的儿子,不用为吃喝发愁,不用为生计奔波劳作,傻了又如何,这是后天烧傻了,又不会传给下一代,什么,痴傻之人还会有下一代,若是普通百姓,那肯定有些难度,可若是有一个亲王的爵位等着继承,一定会有下一代,而且老三还永远处在童年,没有太大的欲望,只想着玩闹,无忧无虑的。

当然,这些也只是朱见深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

活着就是好的。

而这个时候的朱见深也下定决心,若是老三真的变成了歪嘴的痴傻之人,对待这样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孩子,朱见深也不忍让他外出就藩了,就让他留在京师,无忧无虑的生活……

虽然朱见深给自己找到了一点心理安慰,可心还是揪着的……

接连数日,朱见深一有空就去陪着朱佑榇,密切观察着他身体的变化,朱见深看着也越来越心疼,老三的嘴却有了轻微的不自然,经常瞅着朱见深傻笑,憋着一个父,总是喊不出皇字……

看着粉雕玉琢的儿子,朱见深就越发难受。

而这个时候朱佑榇的母亲吴嫔,更是觉得天都塌下来了,终日以泪洗面,人也憔悴了许多,而朱见深也经常安慰吴嫔。

也是因为这件事情,朱见深对太医院就更加的不满了,他将第一个给三皇子医治的太医赶出了太医院,并且将其迁至流放到了安南。

朱见深也让赵化农在民间多找一找名医,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到京师来发展,特别是那些治理孩童的。

虽然朱见深没有追究任阗,可已经对他不放心了,当然,这也是人之常情,再怎么说,他儿子后遗症确实挺严重的,心里面有些情绪也正常。

以后任阗就是个备胎,不时之需而用,轻益不动用他,不然每一个皇子生病,他过来药到病除,却都留下后遗症,那大明的明天该怎么办……

而朱佑榇的事情,周太后也知道了,做奶奶的心疼孙子,便将他接到了自己的宫殿中,亲自看护。

这对于吴嫔来说,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朱见深看着吴嫔的状态一日不如一日,连跑了数次,才把老三给要回来。

就这样,众人慢慢的接受了老三不健全的事实,吴嫔也随之接受了这个事实,不管如何,孩子还是要长大的,她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然这深宫之中,要是她也垮了,那自己的儿子该多么的无助……

朱见深下令,宫中任何人不能议论三皇子,若是有谁敢多说一句,便直接打杀了事。

宫里面的人,虽然不敢乱嚼舌根,可孙太医被流放的事情,在前朝还是传开了,三皇子生病的事情,也随之传开,并且越传越邪乎。

什么三皇子小小年龄,烧坏了脑子,这是不是上天对陛下的警示啊。

三皇子的魂魄都丢失了,现在啊,活着的只是一具躯体,想来啊,也难成人了。

这些私下的言语,都被东厂的人得知,

而后便将这些事情,全部禀告在了朱见深。

朱见深听完之后,非常生气,他从未这样生气过。

孩子是无辜的吧,你们说的这叫什么话。

立马下旨将这些臣子,贬到安南,云南,朝鲜去了,一点都没有留情,一点都不含糊。

接连数十名官员遭到了贬斥。

而朝中的官员谁求情,朱见深就立即安排高义登门去骂。

一天的时候,高义骂街嗓子都哑了,跑了十几个臣子的家。

其中不乏重臣,比如刚刚升了职的闵元,以及有大功劳傍身的韩雍。

高义可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两个尚书也跟其他人一样,都是被指着鼻子骂的,而且很是难听。

就差说不为人子,狗娘养的了。

对于这件事情朱见深可是零容忍,这一次不震住他们,以后拿老三为由头的人也会多起来,所以即便是尚书,即便是韩雍,他们求情,也被无情的驳回,还让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带着人前去,堵着门骂一顿……

皇帝的反应,让前朝的官员立即察觉到了这是一个禁忌话题,你不瞅瞅,韩雍韩尚书,这可是陛下面前的重臣啊,就为了被贬斥的官员说了一句话,便被骂的,几天都不来上朝了,估摸着正在思考着还有没有脸在端大明朝的饭碗呢……

考虑到大明朝日渐兴盛的话本事业,朱见深怕那些落魄文人拿着自己的儿子开玩笑,写小说赚银子,第一次对江南的官员下旨,若是发现谁在话本小说中嘲讽三皇子,立马封号抓人……这是他的老父亲都未曾有过的待遇。

而吴嫔的娘家,家中父兄听闻女儿,妹妹生下的皇子变成了痴傻之人,都是失望至极,吴家也难以一步登天了,也只有吴嫔的母亲,在心里面挂念着自己柔弱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