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深环视一周后,高声说道:“太祖高皇帝,起于微末,进入南京城后相继击败陈友谅和张士诚,北逐元朝,恢复汉家天下,太宗文皇帝为定北疆,顺应天时,迁都顺天,此时,朕南巡而是,亦是寻祖问根,孝陵祭祀,必诚敬清洁以裕祖先,不敢纤毫怠忽,玉毁椟中,也望诸位爱卿能够随同朕一起前往祭拜,抱虔诚之心,敬畏之心随驾……”
听到朱见深的话后,众多官员赶忙颔首齐声应道:”臣等不敢懈怠……“
朱见深点了点头,而后看向徐有贞:“徐爱卿,筹备如何啊?”
站在文官首列的徐有贞听到皇帝的话后,看了一眼身旁的李贤,而后立即出列道:“陛下,所需已准备妥当,礼部,太常寺都已经定下后日为期。”
凤阳的皇陵,泗水的祖陵,乃至永乐大帝的长陵,可都比不上在南京的孝陵。
因为孝陵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与孝慈高皇后马皇后的合葬陵寝,对于大明来说,意义非凡,也是此时大明祭拜最为频繁,规格最高的陵寝。
每年“五小祭”“三大祭”,都在进行,由主管祭祀的太常寺具体操办负责。“五小祭”里包括太祖高皇帝、马皇后两人忌日,“三大祭”,就是指清明、中元、冬至三大节气。
其中,清明祭陵为“三大祭”之第一祭。
每到清明之时,皇帝便会差遣祭祀官员前来孝陵,而皇帝本身也要在北京皇宫之内斋戒三日,为祖先祈福,南京大小官员也都得参加。
朱见深听完徐有贞的话后,看着满殿的大员,公侯,悠悠然叹了口气:“朕从顺天一路南下,经济南,曲阜,凤阳等地,再此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诸位爱卿也都清楚,现在贼首被拿,诸位爱卿也不必害怕,之后绝不会轻起波澜,连带追捕之责,朕此来南京,是为祭拜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而来,为祖宗安宁,不愿多做杀孽……”
说完之后,朱见深又是叹了口气:“贼人谋反,是朕德行不端,怎能让祖宗蒙羞啊……”
皇帝说自己不修德行,可官员们不能真的认为皇帝说的是实话,并且还要反驳,玩命的反驳……
这些奉天殿的官员都是三品之上,人老成精,果不其然,再听到朱见深的这番话,殿中的官员乌泱泱跪倒一片,这个时候,都是敏捷之极,谁也不想最后一个跪下去。
徐有贞率先高呼:“陛下登基以来,广施仁政,灭女真,助朝鲜,推新政,定西南,勤勤恳恳啊,那些贼子谋反,全是他们狼心狗肺,与陛下何干,陛下万万不可妄自菲薄,揣测自身啊……陛下……”说完之后,徐有贞只能强迫心中想着自己儿子是孙子的悲痛遭遇,好让自己能够挤出几滴泪水。
“是啊,陛下,陆贼,杨贼等人泯灭天良,妄图对陛下不利,是他们犯下了天诛地灭的重罪……”
“陛下德行兼备,世人皆知,岂能如此作践自己,陛下如此说来,臣等无地自容啊……”
虽然大家都跪下了,可说话的人全是京师来的官员,南京的大员们,一时之间还不太习惯,竟是跟不上节奏,反应过来刚想说话的时候,却被皇帝出言制止:“诸位爱卿,快些平身,你们不必如此,朕也只是一时心痛,说错了话……”
被召入殿中的官员,都是南京三品之上的官员。
济南城的人意图谋反,可锦衣卫门达,徐有贞,韩雍等人却在南京,苏杭等地抓人,说白了就是这次谋反的根子在南方。
这件事情也让南京的这些官老爷们胆战心惊,被抓的这些大族在当地声望如此之高,在南京城内各个衙门都有着一些微妙的关系,即便没深交,可也在一张桌子上吃过饭,喝过酒,吹过牛。
这些事情是不难调查的。
若是陛下生气,决定严查,他们都会被受到牵扯。
在南京的官员看来,皇帝陛下少年天子,眼中哪里会能容得下沙子,亲政以来,都是雷厉风行,众人也是因此惶惶不安。
可这个时候,皇帝却直接说,以后不再追究,这让官员们略略失神,心中也是陷入了狂喜。
而站起身的李贤心中不由叹了口气,暗暗想到:“陛下的帝王心术不下于我大明仁宗皇帝,可他现在还那么年轻,对以后的大明不知是福是祸……”
大明开国至今,太祖太宗,宣宗这些皇帝虽然都有帝王术,可玩权谋那是副业,人家主业是打仗,主打一个铁血硬汉人设,也只有仁宗皇帝朱高炽这个棉花球,偏科有点严重,帝王心术远超太宗宣宗,人们都觉得仁宗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实际上人家当了二十年零十个月的话事人,要是没有心眼,怎么把国家治理的井然有序。
当然,太上皇并不在李贤的考量之中,这家伙两门都不及格,跟前面的帝王相比,多少有些贬低我大明列为君主。
南京的局势太过紧张。
局势的紧张,就会让部分“有心人”更加谨慎,所以他需要将南京的局势放平缓一些,当然,安抚官员的内心,也是极为重要的。
眼下祭祀孝陵才是此时大明朝最为重要的事情。
自宣宗皇帝以皇太子的身份祭拜孝陵之后,四十年未有后世帝王亲至孝陵,祭拜太祖高皇帝,而朱见深来了,这次的规格要远超历年大祭,也是因为如此,门达在南京城抓的主谋都是送到了苏州杀…………
朱见深又在奉天殿中,听取了徐有贞对后日祭拜祖陵的流程讲述,而后收下了记录详细的奏章后,便让官员们离开奉天殿,而自己也同样回到了寝宫。
皇帝陛下在奉天殿说的不予追究的话,也在半日的时间,在南京各部院官署传开了,而那些心生忐忑的官员也都是送了一口气,继而各司官员都开始准备祭祖的事情了。
京师来的官员要办公,而南京的各部官员跟随皇帝祭奠孝陵,这是再之前就定下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