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将功补过(1 / 1)

过了一会儿,周阳和母亲依依不舍地告别。他走出屋外,准备跟随李靖阁返回大理寺。

就在他迈出脚步的那一刻,李靖阁却突然叫住了他:“周阳,你等等。”

周阳心中一紧,难道李大人反悔了?还是说他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他忐忑不安地转过身,看着李靖阁,等待着对方的指示。

只见李靖阁微微一笑,眼神中充满了鼓励:“周阳,我知道你心中有所顾虑。但我要告诉你的是,过去的错误已经无法改变,重要的是你如何面对未来。”

“你愿意配合我们,将功补过,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我相信你,只要你真心悔改,朝廷一定会给你一个公正的评价。”

周阳闻言,心中顿时释然。他明白,李靖阁这是在给他吃定心丸,也是在鼓励他勇敢地面对未来。

他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李大人,您放心,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我会把知道的一切都告诉您,真挚地配合您的工作。”

“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弥补过去的错误,也让自己有一个新的开始。”

李靖阁看着眼前低头认错的周阳,心中五味杂陈。他不得不承认,周阳的态度确实让他感到意外。

这个曾经误入歧途的年轻人,如今却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勇气,愿意为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

律法无情,纵使他有心想要帮周阳一把,也必须要按照规矩办事。

“周阳,你的态度我很欣赏,但放火是大罪,按照律法,你必须要接受相应的惩罚。”李靖阁的声音沉稳而严肃,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打在周阳的心上。

周阳闻言,身体微微一颤,但他很快便稳住了自己的情绪。他抬头看向李靖阁,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李大人,我知道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我愿意接受任何惩罚。只是……只是我放心不下家中的老母亲,她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我怕……”

说到这里,周阳的声音有些哽咽,眼眶也微微泛红。他深知,自己这一去,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到母亲。

这份担忧和牵挂,让他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痛苦。

李靖阁看着周阳这副模样,心中也不免有些动容。他深知,周阳虽然犯了错,但他对母亲的孝心却是真挚的。

他轻轻拍了拍周阳的肩膀,安慰道:“周阳,你放心,你的母亲我会想办法照顾的。我会尽量帮你争取缓刑,让你有机会在外面照顾她。”

周阳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感激的光芒。他紧紧握住李靖阁的手,声音颤抖地说:“李大人,谢谢您!您的大恩大德,我周阳永生难忘!”

这件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当李靖阁将周阳的情况上报给女帝时,女帝却皱起了眉头。她看着手中的奏折,语气严厉地说:“这种人,放火烧毁考试场,危害普通考生安全。”

“甚至都会伤及无辜,就该死!怎么能轻易放过他?”

李靖阁闻言,心中一紧。他知道女帝向来铁面无私,对犯罪分子绝不手软。

但他也深知,周阳并非无可救药之人,他有着一颗善良孝顺的心,只是一时误入歧途而已。

他鼓起勇气,向女帝进言:“陛下,周阳虽然犯了错,但他也有他的苦衷。而且,他愿意接受惩罚,也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

“臣认为,我们可以给他一个机会,让他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女帝闻言,目光锐利地看向李靖阁。她似乎想要从李靖阁的眼神中看出什么端倪来。

李靖阁的眼神坚定而坦诚,没有丝毫的躲闪。

女帝见状,不禁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李靖阁,你向来公正无私,今日为何会对这个周阳如此上心?”

“陛下,周阳此人,虽曾犯下大错,但臣观其言行,觉得他并非无可救药之徒。”李靖阁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女帝的耳中。

夏珏清微微挑眉,目光锐利地看向李靖阁:“哦?爱卿此言何意?”

李靖阁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臣想利用周阳,找出朝廷中那些顽固不化的老臣,搞清楚到底是谁在暗中阻挠我们的改革。”

“这些人隐藏极深,平日里道貌岸然,实则心怀鬼胎,若不将他们揪出,我们的改革将难以推进。”

女帝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她深知,朝廷中的确存在这样一股势力,他们固守陈规,对新政持反对态度,是改革路上的巨大绊脚石。

这些人行事谨慎,极难捉摸,想要将他们一网打尽,谈何容易。

“爱卿此计虽妙,但周阳此人,能否担此重任?”女帝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疑虑。

李靖阁微微一笑,信心满满地说道:“陛下放心,周阳虽然曾误入歧途,但他对朝廷的忠心却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他如今已洗心革面,愿意为朝廷效力。臣相信,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一定能够不负所望。”

女帝点了点头,但眉头依然紧锁:“即便如此,想要找出那些顽固派,也绝非易事。你是否有更具体的计划?”

李靖阁心中早有打算,他凑近女帝,低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女帝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她看着李靖阁,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赏:“爱卿此计,果然高明。不过,此事风险极大,你可有十足的把握?”

李靖阁摇了摇头,坦诚地说道:“臣并无十足的把握,但此事关乎朝廷的未来,臣愿意冒险一试。”

女帝沉默片刻,突然说道:“爱卿,你似乎对现行的律法颇有微词,曾多次提及要修改律法。你觉得,我们的律法真的不合适吗?”

李靖阁闻言,心中一凛。他知道,修改律法是一件极其敏感的事情,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朝野的动荡。

但他还是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陛下,臣的确觉得现行的律法存在诸多不妥之处。它过于严苛,对百姓的束缚太多。”

“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臣认为,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律法进行适当的修改,使其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

(/10295/10295968/10100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