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收税的重要性和公平性(1 / 1)

周平帝和顾邵听到这话,都是一愣。

对啊,按人口收税,的确存在很多弊端,但每个县的土地是有数的,不管是否兼并,但只要种地,都要缴税,那才合理。

顾邵也非常吃惊,但很快也意识到推行起来,也困难重重。

“李将军,推行这样的税收,也困难重重。”

李元青哈哈一笑,“想从别人口袋里面掏钱,别人当然不乐意呀!”

李元青的这句玩笑,顿时逗笑了周平帝和顾邵。

周平帝指了指李元青,“我最喜欢听李爱卿说话,话糙理不糙的,一下子就能说到问题的重点。”

“朕现在千方百计地就是想从那些勋贵世家大族甚至官员的身上掏钱,然后用在修桥铺路,兴修水利,用在老百姓的身上。”

“现在很多田产,尤其是官员的,很多都没有交税。只收老百姓的税,让朕觉得也不公平。”

“李爱卿,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件事情吗?最好是能解决,但付出代价小的,影响也小一点。”

顾邵看向李元青,“这里就陛下和顾某,李将军,你畅所欲言。”

“如果你的办法好,陛下自然会记得你的功劳。同时还不往外说这是你的主意,对你也没有多大影响。”

周平帝也连连点头,“对,所有影响,朕承担。”

李元青笑笑,“既然陛下和顾大人都这么说了,那微臣畅所欲言。”

“其实这件事情不能够一概而论。收税,分为收税者,以及纳税者。”

“只要负责收税的人,能够管理,甚至控制被收税的人,那这事情就算有影响,也翻不起风浪。”

“以朝廷主导,先保证官员的一部分利益。那么对官员的税收,可以减少,但不能没有限制。”

“比如考上秀才,可以免税二十亩,超过二十亩地,超出的部分,那就要收税。”

“比如有举人功名,可以免税一百亩或者两百亩,当然了,这个数量陛下和大臣自己商量,超出的部分按照一定比例收税。”

“考上进士,免税的田地数量更多。这是针对我们文官,考上武举,军中立功,这些都可以免税。”

“虽然很繁琐,但具体的操作规范下来之后,后续的阻力就会相应少一些。”

“只要能够安抚住官员和军队,勋贵和世家大族,就算想反对,他们也站不住脚。”

“如果不纳税,一个世家大族,有上万亩地,甚至几万亩地,朝廷对其没有管辖权,也没有收税的权力,那岂不是相当于国中之国?”

国中之国?

周平帝听到这四个字的时候,震惊不已。

是啊!

那些世家大族不交税,收的粮食赚的钱都在自己腰包里,对朝廷,对社稷,又有什么好处呢?

没有。

反倒是朝廷兴修水利,派兵打仗,保护边疆和农田,和百姓,当然也保护了这些世家大族,花费很多。

顾邵想想自家的地,的确有很多,没交税。

如果交税的话,的确是相当大的一笔开支。

顾邵回答“我们顾家在江南有六千亩地,名下的店铺也很多。平时收三成的田租,如果再交两成的是赋税,那么佃户手里只能有五成的收入。”

“如果这样计算的话,就存在一块地,收了两次赋税。这样对老百姓来说,也是不好的。”

周平帝想了想,然后说:“那就按照田产登记的数量。没有登记在册的土地,一经发现,立即收归国有。”

李元青心里赞叹,周平帝果然雄才大略。

之后就是周平帝和顾邵一起商谈各种细节,李元青就不便插嘴了。

以前鼓励生育,但老百姓也未必敢生。

按人头收税,生得多,交的税就多。

取消人头税之后,按照田产收税。不用交人头税,就能刺激生育。

到时候,人口自然就多了。

好一个时辰之后,周平帝和顾邵才停下来,看向悠闲自在喝茶吃点心的李元青,“李爱卿,你觉得如何?”

李元青有种上课的时候,被老师抓到吃东西开小差了。

不过李元青脸皮厚,咽下嘴里的点心,慢悠悠说:“微臣出点主意还行,但要说具体怎么操作,就不行了。”

“陛下有那么多的能臣,大家集思广益,想必能够查漏补缺。这事情功在千秋,利在万千百姓。”

“即使有一部分官员反对,但阻力应该不会很大。现在陛下威望正隆,也是推行变法的关键。”

“现在国泰民安,朝臣对于各种变动,接受度也变强了。另外,这些世家大族现在开始从事手工业作坊,从事商业,赚取的钱财更多。”

“对了,陛下,商税,三十税一,太少了。农户两成税收,至少十税一。要不然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大量的钱财聚集在商人手里。”

想到后世,农民不交税了,国家还给发补贴,就是工商业发展迅速,繁荣之后,农业的税收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再加上农业人口收入低,国家就不收农业税了。

周平帝眨眨眼睛,“我怎么没想到增加商税啊?现在商人很有钱吗?”

李元青挑了挑眉,“别人家,我不太清楚,我家做生意挺赚钱的。”

“我听阿蓉说,金陵侯做生意,赚得也不少,税收才三十税一,也就是说三十两银子,才交一两银子的税收。”

“顾大人,你顾家也做生意,想必也知道一二吧?”

顾邵笑了笑,“不才,顾家开了几家美味楼,还有一些其他的生意,的确不错,收入相当可观。一家美味楼,一年能赚好几千两银子,相当于数千亩地的产出。”

听到这话,周平帝顿时羡慕了,看看李元青,又看看顾邵,“原来爱卿都是有钱人啊!”

李元青嘿嘿笑笑,“陛下过奖了。还行,够家里丰衣足食的。要说有钱,金陵侯生财有道,当真是有钱。”

“他听说陛下兴修河渠,就表示到时候,会捐赠银子。”

周平帝哑然失笑,又问:“金陵侯是个妙人,果然生财有道。其实在定下阿蓉为大皇子妃之前,朕就命人调查金陵侯。”

“那么大的摊子,那么多的铺子,当真没有欺男霸女,为非作歹的事情。即使有,也被金陵侯及时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