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物资交流大会(1 / 1)

“行!我以后就不打你!”

东子拍了拍狗蛋的肩膀笑道。

果然,从此以后,东子再没有动过狗蛋一指头。

他虽然有时候也斥责狗蛋,却不再动手打他。

不过,狗蛋对东子的训斥,也是恭恭敬敬,从来不敢违背他的“旨意”。

这种状态,一直保持到了现在......

即便狗蛋现在四十多岁了,在东子跟前,还是个小弟弟。

家里的大事小情,东子拥有“一票否决权”!

只要东子决定的事情,狗蛋完全不敢反驳......

期末考试的时候,狗蛋和李燕,又是并列第一名。

狗蛋现在,必须考第一!

不然,他这个班长,就没有办法服众。

其次,母亲也会失望,东子也会看不起他......

还有,狗蛋也不能让李燕这个小丫头片子,考到自己前头去,那可就太没面子了!

秋去冬来,一年又要结束了,东子和狗蛋就放了寒假。

东子整天和小兵在外面玩,狗蛋却躺在炕上,看着东子的课本。

他急于想知道,明年开学后,老师会教什么有趣的内容......

他现在已经学会了拼音,可以查字典。

所以,他完全可以自学......

为了不被刘明他们笑话自己跳不过去木马,狗蛋必须保证每次都考第一名!

不然,李燕也会看不起他的......

这天,青湖镇要召开第一次物资交流大会。

包产到户才只一年,农民们不仅吃饱了肚子,还有余粮卖钱。

他们现在吃饱了肚子,自然就有了其他的需求。

男人们想买一包“大前门”,尝尝领导们抽的纸烟到底是个啥滋味。

女人们当然是想买一顶新方巾,扯二尺红头绳……

孩子们最关心的,却是交流会上有什么好吃的!

母亲让东子牵出了温顺的小黑,架上了水鞍和傭子,套好了驴车。

母子三人,就赶着驴车去镇上转交流会。

平常每逢初一十五,镇上也会有集。

集上也有一些卖各种东西的人。

不过,初一十五的集,比起交流会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交流会上,不仅有四乡八镇卖东西的农民,还有县里供销社组织的摊位,卖的都是城里才有的东西……

这些其实都不是重点。

最最关键的是,交流会上,还请了县剧团的人,来唱秦腔呢!

沙城旧名“镇番”,顾名思义,就是威震番邦的意思。

所以,沙城人的先祖,多是明清之际戍边的将士。

这些将士大多来自山西陕西,所以,沙城人的文化饮食风俗,就和山西陕西略同。

尤其是住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人,他们喜欢吃醋,吃裤带面,听秦腔……

每家每户夏秋之际,都要“办醋”。

也就是自己酿醋。

谁家的婆姨醋香,在队里的地位就高,其他女人,就去她家讨“醋头子”……

每逢腊月初八,沙城人不吃什么腊八粥,他们要吃“腊八宽面”。

这种宽面和陕西人的裤带面差不多,拌了油泼辣子和蒜,大人娃娃都咥好几碗!

至于秦腔,那更是每个男人都能吼两句。

他们唱不了大的折子戏,就拉着二胡,唱一些眉户小调。

《钉缸》,《拾黄金》,《张连卖布》……

所以,听说这次的交流会上有秦腔,所有的人都套上驴车来了。

镇上的戏台,这几年都用来开大会了,现在终于回归了它本来的职能……

小黑慢悠悠地拉着车,还没有到镇上,就发生了“交通拥堵”。

四乡八村的人,都赶了车来转交流会,把不大的清湖镇,围得水泄不通。

到处人喊驴叫,比沙城县里还热闹。

母亲就只好下了车,像其他人一样,找了个地方,把小黑栓在了树上,随着人流,进了镇子。

镇子里,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有卖衣服的,卖吃食的,卖日用百货的……

每个摊位前,都围满了人。

买东西的人,全都不讨价还价,付了钱拿着东西就费力地挤出了人群。

母亲紧张地拉着东子和狗蛋的手,生怕他们走失……

狗蛋却看着油锅里的糖油糕,迈不开腿……

母亲只好费力地挤进人群里,买了四个糖油糕。

这是腾格里沙漠边,最具特色的小吃。

糖油糕炸得焦黄,里面包着滚烫的红糖,烫得嘴馋的狗蛋直吸溜。

“妈,您怎么不吃?”

东子也吃着糖油糕问道。

“我不饿,你们俩吃吧,一家两个油糕!”

母亲一向节俭,虽然只是几分钱的糖油糕,她也舍不得吃。

“你吃一个吧,甜得很!”

东子却把一个油糕,硬塞给了母亲。

母亲就只好接过来吃了。

狗蛋却毫不客气地吃了两个油糕。

母子三人,就被人流推搡着,在交流会上随波逐流……

母亲买了一些日用品,又扯了几尺布,准备给一家人缝制冬衣。

狗蛋的眼球,却被那些漂亮的文具盒吸引。

文具盒上面画着各式各样的图案,比李燕的还好看!

可惜,母亲没有多少钱,只给狗蛋和东子,买了几个铅笔和橡皮。

交流会上的铅笔橡皮,不仅质量好,价格还比支书老婆小卖部里的便宜一分钱……

“外婆!”

眼尖的狗蛋,在人山人海中,居然看到了踮着小脚,被挤得颤颤巍巍的外婆!

母亲拉着东子狗蛋,奋力地挤了过去。

就见,外婆一大家子都来了!

“狗蛋!”

外婆想和往常一样把狗蛋抱起来亲他的小脸蛋,却踮着小脚,没有抱起来。

“狗蛋,你上了学可就真的长大了,我都抱不动你了!”

外婆低头亲了亲狗蛋的额头。

“我还考了一百分呢!”

狗蛋扬起了脖子,得意洋洋地显摆,仿佛立了什么大功劳。

“真的?”

外公外婆吃惊地问道。

“没错!狗蛋是考了一百分,还当了班长,我们都听说了!”大表姐金萍笑道。

“是啊!他的学名王谦己是李校长给取的,他和李校长的丫头李燕还是同桌呢!”二姐小红也笑道。

她们俩的岁数比狗蛋大三四岁,也都在阳曹小学里念书。

(/31848/31848120/3102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