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齐郡大动静,开始造船只(1 / 1)

大隋,齐郡一带。

制造战船的地方,就在此地。

宇文恺和何稠站在岸边眺望海面,心中感慨万分。

原因无他,曾几何时这样的场景也有过。

那就是当初远征高句丽之时。

在筹备阶段,杨广集结无数人力和财力,在此地打造无数船只。

宇文恺还记得,当初整个江面全部都是战船。

密密麻麻数量繁多,仿佛铺满了大海似的。

“这一次陛下要造的船只,个头都不小。”

何稠声音稍显沙哑。

毕竟两人站在岸边,已经沉默了许久。

“可不是嘛,大型船只和中大型船只,都要比以往的大。”

宇文恺附和道。

“关键在于,要将三弓床弩都添加上去。”

何稠说着,眼皮子还狂跳起来。

一旦将三弓床弩也加上去,就意味着战船的攻击力将会可怕万分。

两人都想不出来,这样的战船,有什么势力的水师会是对手?

“大人。”

就在两人思绪间,立马有官员匆忙赶了过来。

“嗯?”

二人收回思绪回头看来。

“咱们的人手全部来了!”

官员回道。

两人同时回身看去,就见后方密密麻麻,全部都是人。

这种感觉,颇有一众大军来袭,即将打仗的错觉。

然而实际上,这些人全部都是来修建战船的。

人数估摸着在一万有余,毕竟和当初远征不同。

杨傲不急着使用这些战船,只是提前布置而已。

所以有那么多人,其实已经足够了。

这些工匠和劳力抵达之后,立马按方阵站定,等着宇文恺等人吩咐。

“尔等没有强征劳力吗?”

虽然觉得不大可能,但宇文恺还是问了一句。

若他们征了劳力,事情可就麻烦了。

“大人放心,咱们怎么敢明知故犯呢?”

官员连忙回道。

听了这话,宇文恺和何稠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些。

“恳请大人吩咐,咱们都是来为殿下出力的!”

这些劳力纷纷开口。

“为殿下?”

何稠和宇文恺一听,都是愣了一下。

“是啊,不是殿下要建战船吗?”

劳力愣了一下问道。

“就是殿下要造战船。”

何稠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就没问题了。”

劳力又回道。

何稠和宇文恺,一时间深受震撼。

两人都没有想到,他们的陛下居然会有如此号召力。

不需要强行征讨劳力,也不需要给出太多的好处。

众多百姓,就会自发的参与进来,帮助完成相关攻城。

“需要我们作甚,两位大人尽请吩咐!”

众多劳力齐声说道。

当然,这些百姓虽是自愿,不过该给的工钱还是要给。

现在的大隋不比以往,钱财还算多,支付这些百姓的工资不成问题。

“一些工匠自会告诉你们该怎么做,现在就可以开始了。”

宇文恺深吸了一口气道。

他们两位为整个建造工程的管理者,详细怎么做,有将作监负责。

其他的就不用多管。

吩咐下去之后,各个劳力在将作监的带领下,立马就开始动了起来。

众人纷纷开始采集木材,开始为打造战船做准备。

宇文恺和何稠二人,则是带着一众工匠,开始研究设计图。

什么地方需要多加注意,应当如何打造等等。

总而言之,整个过程显得十分详细。

一众工匠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同时赞叹这设计图的巧妙之处。

他们不得不赞叹,因为许多技艺都是现在不曾拥有的。

而且技艺巧妙万分,很好的避免了大型船只的许多问题。

一些工匠甚至忍不住发问:“为何陛下会想出这等设计图?”

“是啊,陛下也精通?”

“若是如此,陛下也太可怕了。”

“可不是嘛,几乎什么都会。”

放眼天下,这样的人能有几个?

而且杨傲这设计图,已经远远超过许多工匠。

若杨傲真会,还真不是一般的会。

“这就不用我们操心了,我们只管做好便是。”

宇文恺和何稠对视一眼,便相继苦笑道。

其实两人已经习以为常,毕竟许多操作放在杨傲身上,简直太常见不过。

现在是船只,之前就是陌刀亦或者三弓床弩等等。

包含那些火箭之内的,以及改善的明光铠。

算上这些,现在的吃惊算得了什么?

......

就在齐郡这边大张旗鼓,开始建造船只之际,京都方向。

杨傲一如既往,主持朝会。

众文武相继到齐,当然除了宇文恺这类的大臣之外。

毕竟他们有事在外,怎能参与朝会?

“可有何事启奏?”

杨广扫视众人一眼便问。

“启禀陛下,新春将至,家家百姓都有粮食,并无任何大事。”

樊子盖率先出列。

“嗯。”

杨傲闻言,微微颔首。

今年的大隋丰收不断,家家都有余粮,杨傲不觉奇怪。

而且他决定,等土豆也开始丰收之后,可以减少一些粮食税收。

毕竟日后行军,可以用土豆当做主要的行军物资。

“启禀陛下,风调雨顺并无大事,东瀛郡等地的渔业发展也不错。”

之后便是房玄龄和杜如晦。

两人都对近日发生的事,做了一些总结。

总体而言,无大事发生,而且许多政策都在完美执行。

“很好。”

杨傲微微颔首。

国内一片安宁,远征军又势如破竹,能有什么国事可言?

“都护府呢,可有消息?”

杨傲又问

“回陛下,都护府情况不错,大部分地区都已建造完毕,即将前往东斯拉夫建造。”

房玄龄回道。

足以可见,都护府的建造速度也不慢。

短短几年时间,就从草原和吐蕃一带,延伸到东斯拉夫一带。

可见参与进的人力,究竟有多么庞大。

不过这也不奇怪,主要用的还是战俘,以及一些游牧民充当的劳力。

“好。”

杨傲收回思绪,直接宣布朝会结束。

“臣恭送陛下!”

一众文武纷纷拱手。

杨傲在众人高呼声中,从御用通道离去。

等他走了,众文武这才相继起身,相继从大殿离去。

离开之时,免不了闲聊,有的便是国事之类的事。

每个人的神情都十分放松,不用操劳政务。

这等景象放在以往,众人都不敢想象啊!

(/33055/33055637/10606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