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线装古书(1 / 1)

见董大爷还在纠结,曹朝阳心中一乐,自顾自的去了废纸堆。

蹲下身,他扒拉了一会,找了一些还算完好的废旧报纸。

展开一瞧,他发现这些报纸杂得很,有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还有民国时期的。

他仔细再一看,发现一张报纸头版上,还写着小日子投降,那可都是一九四五年的事了,距今二十五年……

曹朝阳咂摸了一下嘴,突然发现时间也不是太久。

摇了摇头,他在废纸堆里,专门挑了些民国时期的报纸,接着用绳子一捆。

“小子,你干什么呢?”

董大爷瞧见他的动作,急忙走了过来。

“大爷,我家里的墙,一直掉土渣,我想拿些报纸糊墙,您放心,我出钱买,指定不占国家便宜。”

“用报纸糊墙啊……”

董大爷听到这话,心中松了一口气。

这事好办,也不违反原则。

废纸堆前,曹朝阳放下报纸,接着又扒拉了起来。

他拿了几本还算完好的书看了看,随即又扔了回去。

这些书都是外国翻译过来的小说,在这个年代,还有些犯忌讳,他可不敢要。

再说他现在,忙得很,也没工夫看。

又看了几本,他突然“咦”了一声。

这本书没有封皮,上边登的都是外文,他瞧着却觉得莫名的熟悉。

他皱着眉头想了想,突然明白了过来,这本外文书,和红宝书一样大小,连厚度都差不多。

翻了几页,他生硬的看着里边的外文,果然发现了领袖的名字。

再仔细找了找,他在书里,还发现了领袖的头像。

曹朝阳顿时懂了,这是一本外文版的红宝书。

唔……

他神色动了动,感觉这本书能有用处,便也放到了报纸里。

“哎呦,小子,这你可不能拿,我告诉你,这可都是资本国家的书,你看了会犯错误的!”

董大爷顿时急了。

这他说什么都不能让曹朝阳带走,万一出了什么事,他可受连累。

“董大爷,您可别胡说,这是红宝书,是刊登外文的红宝书!”

曹朝阳一脸严肃。

他翻到中间印着领袖头像的那一页,让董大爷瞧了一眼。

“董大爷,这上边全都是领袖的话,怎么能放到你们收购站呢?我请到家里去,也是为了你们收购站好,你们这是犯错误的。”

“啊……”

董大爷愣住了。

他翻开仔细看了看,发现真还是领袖的头像。

直到这时,他也发现这本书的规格,跟红宝书一模一样。

心里顿时没了怀疑,他怒道:“这哪个王八蛋送来的?这不是坑人嘛!”

曹朝阳笑了笑,又低头扒拉了起来。

废纸堆最里层,他突然瞧见了一堆线装书,心中一喜,他连忙凑过去,翻开看了起来。

唔……

“这不是西游记吗?”

“这是聊斋?咦?这是金……啊呸。”

看了几本,曹朝阳很是惊讶。

这些线装书,大多都是明清时期的小说,都是杂书,在这个破除封建迷信的年代,也怪不得会扔进垃圾堆里。

由于没啥保护,这些书籍好多都破损糊页了。

“这些线装书,至少也是清末时期的吧?”

曹朝阳暗自琢磨着,他心里升起了一股保护文物的责任感。

拿起金……

啊呸,拿起老书,他挑了些还算完好的,放到了一边。

抬头瞧了眼董大爷,他还在骂着卖红宝书的人,也没在意这边。

曹朝阳连忙又扒了一遍,找了些神神叨叨,像是道家医家的古书,也放在了一边。

这些书都有些犯忌讳,可他遇见了实在舍不得放弃。

倒不是为了以后升值,主要这些书里的东西,还挺有意思的,万一是孤本,当废纸打碎了那就太可惜了。

又翻找了一会,没瞧见什么好东西了,他拿起报纸,包在古书上,接着麻利的装进了麻袋里。

“大爷,您给我称称吧。”

“先别急,我得跟主任说说。”

董大爷立马伸手探进麻袋里。

在曹朝阳担心的目光中,他拿出外文红宝书,接着气冲冲的去了北边的屋子。

曹朝阳暗自松了口气。

他敞开袋口,急忙拿着报纸,又将线装书遮盖了一下。

半晌,见董大爷还没出来,他自顾自的又去了旁边的铜铁堆里,仔细翻找起来。

“曹朝阳同志?”

屋门口,一个中年男人和董大爷大步走了出来。

“嗯?”

曹朝阳刚回过身,就被抓住手,用力摇了摇。

“曹朝阳同志,可真是多亏了你,不然我们就犯大错误了。”

“这是我们赵主任。”

董大爷连忙向曹朝阳介绍。

“赵主任,我也是凑巧了。”

曹朝阳还有些惊讶,没想到赵主任反应这么大。

“不不不,该谢,该谢。”

赵主任笑容满面,他扭头道:“老董,这本领袖的红宝书,就当是咱收购站送给曹同志的,以后你多注意些。”

“对了,你再跟皮毛部的老刘说声,让他好好看看曹朝阳同志送来的皮毛,可别定错了级别,不能委屈了曹同志。”

曹朝阳一听这话,连忙感谢着。

很快,赵主任就笑容满面的回去了。

望着他的背影,曹朝阳一琢磨,突然发现这人说的都是场面话,脸上的笑容也是有点假。

唔……

曹朝阳拿着外文红宝书,笑着摇了摇头。

这赵主任说不定还嫌自己多事呢。

不过倒也无所谓,他赶忙抱起小半袋古书和报纸,催着董大爷赶紧称称。

“一共二十五斤,我们收购站收的时候,是按七分钱一斤收的,你拿一块七毛五分钱吧。”

“一块七毛五?”

四十多本古装书,加上一摞报纸,才一块七毛五,真是废纸价了。

曹朝阳连犹豫都没犹豫,立马拿出钱,递给了董大爷。

抱起小半袋书,他先绑在自行车上,这才拿着皮子去了皮毛部。

五张土拨鼠皮,全定了一级,连稍微破损的那一张土拨鼠,也定了一级,总共十七块五毛钱。。

剩下的小岩羊皮,定了三级,按照羊皮收的,价格才三块两毛五,比土拨鼠的皮子都低。

曹朝阳有些不明白,岩羊皮再小,也比土拨鼠皮大多了,价格却还低了。

他问了问营业员,这才知道,土拨鼠皮子都是出口商品,是赚外汇用的,所以收购价有补贴,这才价格高。

羊皮大是大了,可国内养羊的地方太多了,所以价格不高。

“那干脆以后专打土拨鼠算了,还省时省力。”

曹朝阳揣着二十块七毛五分钱,嘀咕着走出皮毛部。

望了眼铜铁堆里,也没瞧见什么好东西,他不敢再留了,跟董大爷打了个招呼,蹬着自行车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