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发江南,肯定会有很多影响的。首先,这些官员大多数都是江北人,如果开发江南,那就意味着将来的经济中心逐渐向南方转移。而经济中心转移,那他们这些故乡恐怕都要被面临没落了。故乡没落,这个恐怕是任何人都不愿意接受的。而且,如果把江南大开发,那江南籍贯的官员,或者说是曾经在江南任职的官员,都会形成一个朝廷上的大派系。如果之前江南不开发,江南只是一个“流放”官员的地方,可是一旦实现了江南大开发的策略,那恐怕这些官员的政治影响力都会大增。甚至他们会趁着这个江南大开发的机会抱团团结,成为一个新的政治派系。甚至,朝廷的官吏会以长江为界限,江南作为一派,江北作为一党,结果双方都只能够互相争斗。这个是关系到未来的命运的,甚至关系到未来的前途。
房玄龄闭目思考了一下,然后说:“皇上,臣提议目前还是不要开发江南为好。”
“哦?房爱卿,难道你不希望大唐能够长治久安吗?”李世民首先问道。
而房玄龄马上说:“皇上,臣的意思不是现在开发江南,而是以后的条件更成熟时候才开发江南。现在开发江南,我们国家一切都是百废待兴,各方面都需要资金。而朝廷的资金是有限的,不可能能够提供来开发江南。军队改革,职业化军队,甚至火器化军队都提升到了计划。这些都是要花钱,可是我们大唐国库都非常危急。而我们不可能加税,如果加税那对于百姓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负担。而这个开发江南,恐怕是比起当年隋炀帝修建大运河还要花费高。”
房玄龄还是以财政作为理由,这个显然是一个致命的原因。因为开发江南的财政根本不是大唐现在能够承受得了的,所以想要开发江南,那几乎不可能实现。如果真的要开发江南,那恐怕国家就危险了。当年隋炀帝修建了大运河,不也是因为消耗过多的民力,结果纷纷起义造反吗?而很多官员也都点头,显然对于房玄龄这个说法表明了认可。
“杜爱卿,你的意思呢?”李世民问道。
杜如晦却说:“皇上,老臣的建议是,开发,马上开发,不惜一切代价在我们这这代人开发完成!”
“什么?”“杜相爷疯了吗?”“是啊!杜相这是怎么了?”……
李世民也是一阵惊讶,杜如晦这是怎么了?虽然李世民也有开发江南的想法,可是没有想到杜如晦的言辞比李世民还要激烈?而房玄龄也是一阵惊讶的看着杜如晦这个老搭档,显然没有想到自己这个老搭档居然和自己如此唱反调,居然直接的说出这种话?
“皇上,老臣……咳咳咳……”杜如晦开始咳嗽了,显然这段时间身体很虚弱。
李世民恶狠狠的看了长孙无忌一眼,因为这一切都是长孙无忌造成的,而长孙无忌也一阵心惊胆颤。
“杜相下去休息吧!”李世民说道。
而杜如晦说下去了之后,景文主动说:“皇上,臣斗胆猜测一下杜相的意思。”
“说!”李世民说道。
而景文马上说:“皇上,臣猜测杜相的意思是现在虽然财政情况不好,可是有一个优势是后世时代无法具备的。”
“哦?什么优势?”李世民问道。
“人!”景文只是说了一个字,就停顿了一下。
“皇上,我大唐刚刚开国,从上至皇帝到普通臣子,都是魄力十足,并且能力超群。而虽然后世也许财政条件好很多,可是他们却不具备这个人的优势。后世的君王和臣子,在太平时代生活成长,自然也就会造成魄力严重不足。而开发江南,不管是在任何时代,都是耗费巨大的。这种事情没有大魄力,是无法开始的。后世的皇帝大臣也许他们会想要开发,可是这么巨大的财力他们愿意拿出来投入这个短时间看不到好处的无底洞吗?开发江南没有十余年,不可能初见成效,这个还是在顺利的情况下。后世的人能够有魄力去投入吗?”
李世民也一时有些语滞,显然他也认为后世的太平皇帝太平宰相未必有这个魄力了。生活在太平时期的人,魄力肯定是比起开国时期的皇帝宰相要弱。到时候,他们能够有魄力把大笔财政资金投入到这个无底洞吗?恐怕,这个谁都没底啊!
可是眼前这些大臣,都是开国的大臣,皇帝也是从战场上杀出来的皇帝,他们都是勇气能力魄力十足。只要他们决定了,那就会一往无前的去做,不会像是后世的皇帝大臣那样犹犹豫豫,畏首畏尾。虽然现在房玄龄也许会因为财政原因而反对,可是一旦真的下定了决心,那房玄龄也会拼尽全力去做,不会有什么回头的想法。如果后世的皇帝大臣是在不忍心那大量财政投入,或者是投入了长时间不见回报,他们“撤资”了怎么办?这样还不是白搭了吗?而开国的皇帝大臣也就不会有这个想法,他们恐怕反而会一往无前的投入。
而且,开发江南不亚于开拓,而这些官员需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而开国时期,是开拓进取的精神最强大的时期,如果不趁着这个时候整个国家开拓进取的风气没有散掉,那到时候再想着开拓那就晚了。所以,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候,不能够掉以轻心啊!
“好了,朕决定,开拓大唐开发江南,让江南成为我大唐鱼米之乡。朕,要在十五年内,初见成效。大家马上准备,拿出一个条陈,准备开发江南。而且,朕打算成立江南开发衙门,负责统一协调开发江南的事情。”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听了景文的话,已经开始下定决心,那就是要赶紧开发江南。如果后世的皇帝,恐怕根本不可能有魄力。所以,必须要这代人内完成。一万年太久,现在大家只争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