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三章:五两银子(1 / 1)

粮田 风和知了 747 字 9个月前

“穿了新衣裳,以后可得好好读书,多用功啊。”

她娘自从意识到两个儿子读书有了功名,可以给姑娘说一门好亲之后,每每都要嘱咐一通,从不曾落下过。

“娘,我知道的。”二小乖,脆生生的应下,还不忘自己加一句,“等我考了功名,姐姐就能找个有大本事的姐夫了。”

???

啥?

“你这听谁说的?”年纪不大,知道的倒是多。她赶忙拉过二小,问个究竟。

“娘和我说的呀,”二小一脸正经,“娘还说,我和哥哥以后有本事,姐姐你在婆家就有地位,别人得高看呢。”

她扶额,“娘,你也真是,咋和小孩子说这些。”

她娘倒是不慌忙,二小穿好衣裳打发了去书房背书,转身坐下,拿起针线,“也不小了,该知道事了。”

“你两个兄弟都是你带大的,和你亲,”书房传来朗朗读书声,她娘回头看一眼,笑,“我和二小一说,他就来劲了。”

“你没看着,这几日可是用功了,在小院子都不爱回来,一直跟着先生读书呢。往常哪能坐的住?”

她娘也真是煞费苦心了。

于景从乡下祭祖回来,忙了几日,又走亲串友了一番,事情也多交代给了几个管事,自己得闲不少。

一有空,家人相聚的时间就多了起来。

早晚能一处吃饭了,有时候中午,于景也能外头赶回来。晚上更是,吃过饭,也不急着回书房忙碌,能一起赏个月,唠会嗑。

“以后成了亲,媳妇娶进门,可不能喝以前那般忙了。”她娘得空就嘱咐于景,生怕于景忘了,“多抽空陪陪媳妇,说个知心话。”

“二姐,我知道。”

每每这时候,于景就笑,乖乖应下。

“你马上要成亲,以后啊,凡事要多体贴粱家二小姐。”她娘还是一通嘱咐,“人家金枝玉叶长大的,没吃过苦,不比咱们。”

她听着,看着于景,就嘻嘻笑。

于景挠挠头,打断不得,只得听着,偶尔还要表个态,脸泛着红,甚是有趣。

“你别笑你小舅,”她娘逮着她,“你也老大不小,等你小舅的亲事一办完,就张罗你的。”

说到这,她娘转头对于景,“我早就让你撒摸着,这些年了,府城可是有合适咱丫丫的人家?”

早,早就撒摸??

啥情况???于景一听话头转了,松了一口气,笑,点点头,“合适的人家是有几个,适龄上进的公子也不少,但到底还是要看丫丫。”

说到这,于景安慰自家二姐,“丫丫还小,人品相貌都不差,咱家底也有,珩哥和书哥又读书识字,往后啊二姐,丫丫好嫁人的。”

她娘半信半疑,但终究耐不过说起于景小舅成亲的事,里里外外、大大小小又从头捋了一遍,这才安心睡下。

离小舅成亲还有十来日,她爹和小小就来了,大舅和几个姨、姨夫陆陆续续也都到了,甚是热闹。

下院老太太倒是有些意外,不但捎了信,还带了礼。

亲手绣的几幅多子多孙的枕巾,还有用红布包了妥妥的五两银子,她娘看了都不敢相信。

“咱娘给的?”

“咱娘当着我的面亲手包的,”她爹点头,“还说府城是大地方,少了拿不出手。”

“真的假的?可不是你拿自己私房钱替咱娘包的?”

怪不得她娘奇怪,五两银子啊。在乡下,可是一家老小一年的口粮,能置办上一亩上好的地。

乡下写礼,也多是带点喜庆的物件,或是几个铜钱,哪有上来就五两银子的,何况是个抠门的老太太。

“老太太这些年自己攒了不少,哪里用得上我,”她爹笑着收起来,“再说,这几年,老太太明里暗里也说了你不少好话,又喜欢景哥这孩子,这不,就多包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