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分没有保存好。”唐牧之看着木箱上叠放的画布,有些遗憾地想到,在无根生那个时代,国内在油画画工上有他这样造诣的人恐怕没有几个,他幅画的主题都是人,画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跃然纸上,栩栩如真,可谓是相当传神,这是在细节方面下了相当的工夫。
无根生留在这里的油画只有一种风格,那就是现实主义的画作。
现代品鉴油画的方法有不少,系统地说,首先要看油画的色彩和光影。洞内绷钉了画布内框的二十九幅油画保存都很完好,从这些画的色彩和光影中可以看出无根生作画时的情感和氛围。
这些画多数和幼年冯宝宝像一样,色彩柔和明亮,人物逼真,这得益于无根生对颜色艺术化的调制,整幅油画色调统一和谐,在人物和环境的边缘,色块的过渡变化平滑自然,整幅画新鲜又淳朴,画中小女孩天真烂漫的情绪十分饱满生动。
再看构图和画面比例,这些油画主题清晰,比例协调,国画讲究“疏可跑马、密不透风”,油画也是一样。
无根生的画多数绘制的都是国人,也有几幅画外国人的,奇怪的是,就算让不懂油画的国人细细品鉴,也能发现画外国人的那几幅画有一种独特的亲和力,或者说从构图、色彩、光影、笔触中就可以察觉画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
画中的人物与身前身后的建筑,大自然融为一体,这得益于无根生独特的笔触,笔触是一幅画的根本,也是分析作者创作时情感取向的重要依据。通过油画材料和工具在画面上创造丰富的肌理痕迹,都是画家自己的艺术观念、审美观念及价值取向。无根生的笔触自然而奔放,使得其画面看起来一气呵成,非常整体。
可以说无根生有着印象派对光影变化极度敏感的捕捉能力,整体基调又确立在现实主义上不动摇,尤其是对一些少数民族人物的油画,这种感觉尤其强烈。
唐牧之仔细品鉴了一番,有几幅画的真是极好,而且其中的画面故事感非常强烈,也就是很耐看,他斟酌了一番,最终还是只把冯宝宝那幅单独取出来了,打算离开的时候顺便带走。
唐牧之从这些画上得到的信息还不少,有一副油画上绘制的是几个身穿民党军服的男子,他们身处一个阴暗的洞穴当中,两个为首的官正指挥几个背着1924式毛瑟步枪的军人费力地将几个木头箱子搬进另一个隐蔽的山洞隧道里。
画布左侧末端可以看到一些细节,一个官兵侧着身子查看末端的箱子,从木架的缝隙中能够看到,这些箱子里装的居然是黄金!
“有点意思……”唐牧之按照透视的比例算了一下,黄金的密度非常大,一吨的黄金大概也就半个拉杆行李箱的大小,即使这些箱子中只有十分之一是黄金,那其中的价值放到现在来看,至少也在五亿人民币以上了。
这点让唐牧之稍有留意,但遗憾的是画中细节虽多,却没有真正指向具体某地的线索。
还有一幅画上,背景蓝天白云,主体是一个站在烟云环绕的庙宇门前的女人背影,她身穿白色长袍,一头柔顺的黑发披到腰背,有些像是古代女人。这个女子是谁唐牧之并不知晓,但看那庙宇的风格样式,像极了唐牧之和叶可馨去过,疑似残留有《永乐大典》残卷或者藤山秘法副本的智妙庵。
这副画中的天色风景也可看出画中地点正是江南,只是画上的智庙庵还没有遭到破坏……唐牧之很怀疑画中的女子就是三十六贼中的方莹。
看来和杨曼所知道的一样,方莹是去过智妙庵的,而且当时无根生也在场,或许方莹就是在离开藤山前去阳澄湖镇的路上和无根生结识也说不定。
接着唐牧之又绕着山洞走了一周,这里存放的确实都只有一些杂物,都是无根生私人收藏的一些东西:泥人张、海螺、蝉蜕、风琴、怀表、墨锭、画布、宣纸、照相机……还有石头。
不只是那块河边普通的石头,还有刻着“黃河奇石”的景观石,色彩斑驳奇特的玉等等,其中有些东西现在放到外边算是很有收藏价值的物件,但对多数异人来说都是没什么用的东西。一来是花钱就能置办到,而来也没有什么炼炁秘籍或者无根生的日记随笔。
唐牧之扯下绢布,将许多拿起看了一阵又放下,无根生收藏的相机有两台,一台是禄来双反相机,有些重,但普通人也能拿得起;还有一台是美国产的Argus A型胶片相机,小巧精美,都非常有年代感。
还有一枚胸针怀表,虽然其中的零件早已停止转动,表盘和指针都有氧化锈蚀的痕迹,但在清理好发条附近的积灰之后,轻轻拧动,随着“咔咔”的响动,那块怀表跨越近一个世纪,指针居然还能走动,白色的表盘被氧化成灰黄,银质的指针也已经发黑,但看上去却依然非常漂亮……只是走时有些不准,还比不上唐牧之自己默记的时间准时。
绕山洞一周,唐牧之停停走走,大多东西都是只看不动,这毕竟是别人的藏品,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他要带走冯宝宝的画像,也只是不想让这个长生之人的秘密暴露而已。
山洞一圈看完,接着唐牧之跨过十九级石阶,登上中央有巨大八卦图刻的亭台,亭台面积不小,却是没有什么物品堆放,唐牧之走近地下八卦图上一双“脚印”存在的地方。
那“脚印”从地下的八卦图上凹陷下去寸许,因为洞内黑暗的关系并没有显得很突兀,唐牧之走上前半蹲身体,他伸出双手顶在脚印“涌泉穴”的位置,心念一动,他双手指尖冒出一道蓝色的炁柱通入地下,那脚印涌泉穴中冒出冰蓝的炁光。
嗡——
仿佛远古的机关被触动,随着石块摩擦时产生的“咔咔”响,巨大的八卦图豁然从中间分开,露出亭台正中一个深不见底的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