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儿说完话,便提起食盒离开了房间,有些事情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楚的,特别是对于像林乾毅这样的人。
她留给林乾毅一个难题,一个只对于林乾毅而言是难题的人,他有独立的一套哲学理念,是从书籍和自我升华过程中形成的,和林成平脉冲式自我升华不同,林乾毅的升华是一种缓慢平稳性的。因为他有书籍作为理论,亲自动手作为实践的平台阶梯。
林乾毅的行事风格背后拥有条理清晰的逻辑思维,所以林婉儿更加看重他成为朝廷的肱骨之臣,不仅仅是因为他沉稳内敛、一丝不苟的性格,更是因为他对为人处世有一个更加清晰、基本的理念。
比如经史子集中说到的“经世济民”,林翰林潜意识中认为作一首好文章、写一篇好文章,抒发爱国情怀,就能够展现自己的“经世济民”,林乾毅却能够放下自己的身份和架子,从工农商中看到经世济民的根本所在。
两者无好坏之分,正是因为这种不同,纪昀大学士更加偏爱林翰林,而宰相潘春伟更加看重林乾毅,文采无双、德才兼备的大学士陈贤两者都很看好,若不是诺诺和林婉儿之间的关系,陈贤都想将林乾毅和林翰林收为关门弟子。
林翰林行为爽朗,不遵规矩,可是他从来没从根本上对封建礼教有过怀疑和反对,只是觉得某些礼节实在繁琐。、
林乾毅恪守礼仪,为人本分,可是对于封建礼教,他有过全方位、根本性的否定,骨子里他才是那个真正叛逆、不守规矩的人。
正是因为如此,科举之后,他皱着眉头审视以往,蓦然发现其中妙玄,于是辞去了翰林院的工作,进入了国子监。专门研究工农商的书籍。
多年以后,举世伐魏,那个凌冽的秋天,林翰林写出了那首振奋人心的《大魏秋杀歌》。以“大魏参差千万户,多少铁衣埋枯骨”开头,以“铁剑磨枯骨,血染秋杀图”结尾,共一千零八字。和大魏皇帝赵廷的那句“犯我大魏者,虽远必诛”成为最振奋人心的口号。
而接替潘春伟的林乾毅不但稳固朝廷内部,以一手之力和饱满的精神面貌维护着朝廷团结,而且凭空铸建十座千万级别的大粮仓,他那铁血无情略显严酷的手段让大魏国在动乱的年代围成了一个铁桶,为前线士兵提供了足够的精神和物质上面的支持。
取得举世伐魏胜利之后,林乾毅在大姐林婉儿的影响下,朦胧之中摸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致力于将大魏国推向“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社会,直到受到迫害。辞官回乡,恨他的政敌、敬他的学生结伴出城,送至三十里之外,拱手作揖。
可是如今年轻的林乾毅面临着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妍儿和燕儿在他心中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妍儿到底是不是燕儿的替代品?
看着大姐林婉儿渐渐远去的背影,林乾毅陷入了沉思,他和燕儿自小便是相识的,似乎有记忆之后他便和燕儿没有离开过,他去哪,她便去哪。她去哪,他便跟着去哪。
虽然已经过去好多年,他依旧记得燕儿的音容相貌和举手投足,虽然燕儿没了。但是在他心中燕儿一直都活着,和自己一同长大,在梦里与她相会,说说话,聊聊天,两人一同走在澶州的海风中。牵着手,拾捡着海边的贝壳。他很明白这只是一个梦,在梦里的都是我们希望存在但是是假的东西,于是燕儿的音容相貌开始模糊不清,开始随风飘散,只留下孤零零的他独自站在大海边,任凭风浪击打,将拾捡的贝壳放在耳边,能听到风声穿过贝壳的呜咽声,像是一首悲伤的歌。
他知道梦里都是假的,可是依旧忍不住去做,就像每年清明时节,他忍不住去折一支柳枝,做成哨子,吹一首燕儿最爱听的他胡编的歌曲。
有时候,林乾毅痛恨自己,若不是当年贪玩,也许就不会发生那场大火,也不会有悲剧,燕儿也就不会死。他有一个毛病,谁都没有告诉过,大姐也不知道,他有时候会幻听,会听到一个声音在大火中呼喊自己的名字,所以他有时候说话做事情会慢半拍,因为他总会被那个声音吸引着他部分注意力,和他说话看着他似乎有些呆傻。
他记得澶州的那场大火,是二哥死死抱住挣扎的自己,自己才没有冲进大火里,只能看着大火染红了半边天,像是血一般的殷红。
他颓废的跪在地上,看着已经小脸乌黑的大姐,回头看了一眼抱着玉宝的林翰林,说了一句“你我都该死”,自此之后他便再也没提过那晚上的事情,只是一股劲头的读书、读书、再读书,以及和自己的幻听做斗争。
在静安王府看到妍儿的第一眼,他还以为自己在梦里,使劲儿拧了拧自己的大腿,钻心刺骨的疼,他才知道不是梦,而是真实的世界,那个在场间翩翩起舞的璧人是活生生站在自己面前的。
他的思念和委屈一下子如同洪水一般涌向双眼,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开始向下落,他胡乱用袖子擦了擦眼泪,颤颤巍巍的伸出手,张开怀抱,想要抱住她。
他这样想了,于是便这样做了,缓缓的走到场间,每向前一步,他都觉得脚下虚浮,像是踩在棉花上一般,直到抱住了场间的她,他才确确实实的了解到,这就是最真的真实。
和妍儿小郡主相处,林乾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安心,古板无情的脸上流露出些许微笑,他像是一个孩子一般单纯的感激着生活赏赐给她的美好。
林乾毅从沉思中醒过来,恍然发现自己已经流下了泪水,伸手擦擦眼泪,关上房间的门,他无从反驳大姐的问题,他必须弄明白妍儿和燕儿的关系,不然这会是一种最大的不公。
摇摇头,揉揉脸面,林乾毅拿起墨笔,继续在图纸上写画。自己落笔的地方是上京城城南处的一座小阁楼,他和妍儿一起去的,阁楼造型奇特,丈量比较麻烦。是妍儿拿着墨线铅垂一口气跑到阁楼的顶层,将墨线铅垂丢落下来,他才知道这座阁楼的实际高度。
然后两人又拿着软尺测量了阁楼各个细节上长度和高度,等完全测量完毕,日头已经爬上了阁楼的顶端。林乾毅笑着说:“吃饭去吧!”妍儿拿出手绢给他擦了擦汗水,点点头。
林乾毅肩膀上扛着、腋下夹着测量工具,妍儿小郡主手里抱着图纸,两人并肩走在上京城的街道上,街道向前延伸,直到尽头的蓝天白云。
路过一个豆花小摊,妍儿的脚步再也走不动了,眼神中蹦跳着小星星,好想吃豆花啊。林乾毅笑着摇摇头,他曾经给妍儿带过一根冰糖葫芦。妍儿眼睛瞪得大大的,开口问道:“这是什么?”林乾毅微微一愣:“冰糖葫芦。”妍儿围着冰糖葫芦转了几遭,啧啧说道:“在书上听说过,这是第一次见真的。”林乾毅哑然失笑,递给妍儿,妍儿美美吃了一口,说了一句让林乾毅更加哭笑不得的话:“原来山楂是有核的!”
王府奢华,山楂进府之后都是要削皮去核的。自此之后,妍儿小郡主便喜欢上了跑出王府,喜欢上了大街小巷的小吃。
两人在豆花地摊坐了下来。豆花便宜,三个铜板一碗,五个铜板三碗,两人要了五个铜板的豆花。妍儿小郡主双手捧着白瓷碗。浅浅喝了一口,眼睛弯弯的如同刚刚升起来的小月牙。
林乾毅在图纸上画着画着眼泪再次落了下来,他画不下去了,换了一张图纸。
图纸上是一处住宅区,需要挨家挨户的敲门拜访。林乾毅拿着朝廷颁发的文书,僵硬的敲开大门。僵硬的递上文书,僵硬的说道:“奉公行事,丈量土地。”开门的人很是冷淡,丢下一句话:“别弄坏了我家的鸡窝”,人便回屋去了。
但是自从有了妍儿之后,事情变得格外顺利,她轻轻敲开门,浅浅一笑,大眼睛忽闪忽闪:“请问您方便吗,我们需要丈量一下土地。”开门的人通常会乐呵呵的将妍儿请进家,有时候还会递上茶水。
林乾毅知道这处的排水系统需要充分利用的每家每户的小排水渠道,而且要考虑各家各户如何连接,相互之间如何配合。可是他再也画不下去了,像是一个无助的人抓不住一丝可以依靠的东西,颓然坐在座位上,林翰林双手捂住脸面,无声哭泣。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林乾毅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窗前,从床铺下取出另一封文书,那是宰相潘春伟给他的。
在宰相潘春伟知道林乾毅接手了上京城排水系统的工作之后,他冷眼旁观了林乾毅三个月,然后在宰相府接见了林乾毅,他进府的时候和潘仁美擦肩而过,潘仁美明显看到了对方眼中毫不掩饰的阵阵精光。
那天,宰相潘春伟给了林乾毅一封文书,让他考虑,文书上写的是人员调任,一个小小的县令,在湘北一带,穷山恶水之处。林乾毅弯腰作揖:“请宰相大人准许乾毅做完排水系统。”潘春伟点点头,没有再多言。
宰相潘春伟自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磨练新人,当初他曾经让一个书生去西凉,以十年为限,只是这个书生还没入西凉,只在雪拥关便被西凉五虎中司马尺杀死了。
林乾毅将那封文书又看了一遍,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从新回到座位上,拿起墨笔,快速在图纸上写写画画,他控制不住的眼泪一滴滴的落在图纸上,像是一个回光返照的人抓住最后的时光,双手的速度越来越快,直快到落笔如飞一般。
最后,他累的虚脱在椅子上,满脸尽是泪痕,平复一下心神,从怀里取出两个小包裹,一个里面存放的是干枯的柳树哨子,另一个存放的是一把小勺子。有一次和妍儿在路边吃小吃,她看着那小勺子可爱,问老板卖不卖,老板说不卖。她便咬咬牙,便悄悄的偷了出来,拉着林乾毅快步离去,等走出好远,她才心有余悸将偷勺子的事情说了出来,然后很不好意思问道:“我是不是很坏啊?”林乾毅微微愣神,将都是汗水的手颤颤巍巍递了出去:“其实我也偷了一把。”
妍儿小郡主笑的前仰后合,于是两人将勺子换了换,他便一直戴在身上。
左右看了看两件东西,林乾毅的泪水再次涌了出来,他将画好的图纸整理好,又将两个包裹轻轻放在桌子上,轻轻抚摸了一下,铺开一张宣纸,写下“大姐,你说得对,我需要静一静,我走了。”
简单收拾一下包袱,用麻绳捆好那个被摔了一个大坑的脸盆,将文书放在怀里,又拿起几本书,他轻轻离开房间,走出林家小院,走在上京城略显空寂的街道上。
他一边走,一边哭,黑暗里,他一个人,孤零零的,深夜的夜色开始变淡,已经能够看到周围一些事物,露珠挂在街道两旁的小草上,晶莹剔透,像是燕儿,也像妍儿的眼睛。
来到静安王府,他远远的看了一眼,然后扭头折步向南,那里是湘北的方向,他需要一个地方好好静一静,想一想。
他不知道远处等着自己的是什么,也不知道留下的是什么,他不知道妍儿是不是会伤心,会不会哭泣,可是他知道他必须明明白一件事情,这关乎到一些对他很重要的事情。
哦,我走了,别了,上京城,妍儿,在清晨的微光里,这个固执的青年一个人孤独的离开。
(兰英想说一句话,林乾毅没有在瞎折腾,他必须明白爱的到底是谁,这才是爱情的公平,《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也提及过,兰英也要给出自己的答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