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大明这是怎么了?(1 / 1)

回到明朝做仁君 纣胄 1189 字 9个月前

“时兵部尚书毛伯温出征安南,上书陈作战方略,请求从军出战,未允。

“嘉靖二十一年,蒙古略山西,帝下诏选天下勇士。自荐于御史,兵部尚书送于宣大总督翟鹏那里。翟鹏与之讨论军事,每每被俞大猷折服。

“翟鹏内疚地说:‘我不该以对待武卒的态度接待你。’并离开自己的座位上前施礼致意。此举使全军震惊,然而翟鹏终究也未重用俞大猷,俞大猷告辞而归。”

俞大猷坐在椅子上,吃惊地看着朱翊钧,更看着朱翊钧手里面的那本卷子。

这是自己的生平。

很多事情自己都已经忘记了,年深日久谁还有空记这些东西?

当时的人都已经不在了,可是随着皇帝的念诵,那些场景又一幕一幕的浮现在了俞大猷的脑海里。

“讨平范子仪叛乱后,严嵩却将俞大猷的战功压下来不上报朝廷,只给了俞大猷五十两银子。”

朱翊钧端起茶水喝了一口,抬起头看着俞大猷问道:“爱卿,这件事情是真的吗?”

听到皇帝的问话,俞大猷一个激灵,这才回过神,连忙站起身子说道:“回陛下,这件事情的确是真的,当时臣的确只得了五十两银子。”

朱翊钧想了想说道:“此事不公。”

俞大猷没说话。

这件事情的确不公,可那又能怎么样呢?

那个时候,朝廷上下谁敢忤逆严嵩?

严嵩是什么权势和地位?当时朝廷里面是什么样一个环境?谁敢乱跳?

陛下沉迷于炼丹,是道宗皇帝。

朝堂上下斗得不可开交,逢迎拍马成为了风气,送礼求官是正途。

那个时候,哪有什么公平与不公平?

朱翊钧一笑,继续念道:“嘉靖三十一年,倭寇进浙东,俞大猷为宁波、台州诸府参将。时倭寇破宁波昌国卫,俞大猷率兵击退。倭寇又陷绍兴临山卫,转攻至松阳。知县罗拱辰奋力抗倭,俞大猷海上阻倭寇,伏杀者众,被朝廷以失事停俸。”

念到这里,朱翊钧又放下了手中的卷轴,问道:“爱卿,这件事情也是真的吗?”

“是。”俞大猷脸色有些难看。

这些破事实在是太多了,他已经都不愿意去回想了。只是没想到皇帝这里居然都有记载,这是要做什么?

“算了,不念了。”朱翊钧放下手中的卷轴,缓缓地说道:“爱卿功劳颇多,这些年南征北战吃了不少苦。按照道理来说,爱卿的官职至少应该和戚继光差不多。”

“让朕看看戚继光的官职,太子少保,右都督,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地。”

朱翊钧说到这里,抬起了头,看着俞大猷说道:“爱卿与戚继光所差之何?”

“为何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屡立战功、为人称颂,一个屡立战功、却身遭不公?”

俞大猷脸都红了。

打人不打脸,说话不揭短。何况说这话的还是皇帝?

怎么回事,你们家不清楚吗?

我们都是为了你们家卖命,看看你们家干的破事,你还好意思问?

当然了,这话在心里想都不能想。俞大猷很快就平复了下来。

年纪这么大了,经历这么多,什么破事没见过?

生死都多少次了,早就无所谓了。

俞大猷躬身说道:“回陛下,臣南征北战,只为保境安民,使百姓不受兵灾战祸之苦!官职大小,臣并不是很在意,无非保境安民而已。”

闻言,朱翊钧就笑了,看着俞大猷说道:“有人和朕说你不会说话、不会做人,看来还真是不假。合着你南征北战,不是为朕尽忠,也不是为朝廷尽忠,只为天下百姓是不是?”

“马屁都不会拍,怪不得你升官升不上来。这要是换成戚继光,你觉得他会怎么说?”

“他会和朕说,只要能为陛下尽忠作事,官职大小都无所谓。只要能为陛下尽忠,他在什么位置上都会尽心尽力。”

俞大猷听了这话,满嘴的苦涩。他心中已经开始有些厌烦了。

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我都想回家了,你把我找来,说的是什么话?这都什么玩意?

“爱卿,你觉得武将什么最重要?”朱翊钧的声音忽然低沉了。

俞大猷很想告诉皇帝,武将最重要的是能打胜仗,其他的都不重要。

可是想到皇帝刚刚说的那些话,俞大猷这话就堵在了嗓子里,几次想要开口,但几次都没有说出来。

看着俞大猷的样子,朱翊钧笑着说道:“武将能打胜仗最重要,多么简单却又朴素的道理,但却又那么难说出口。”

“为什么?为什么一个这么简单的道理却说不出口?”

“因为有人歪曲了道理,让最简单的道理成不了道理。爱卿和戚继光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说白了就一句话,朝中有人好做官。戚继光会说话、会办事、会阿谀奉承,朝廷的人愿意提拔他,所以他能够飞黄腾达。反观爱卿你,说话直、不会做人,才落得今时今日的下场。”

“陛下,”俞大猷向前走了一步,抬起头说道:“戚继光为国立功颇多,他的功劳配得上今时今日的地位。他的官职,并不是只靠阿谀奉承得来的,请陛下明察!”

闻言,朱翊钧歪着头看了一眼俞大猷,随即就笑了,笑得很开心。

这把俞大猷笑愣了。

有那么好笑吗?

从刚刚开始,陛下就对戚继光的行为很不满,说起戚继光的时候也颇多不屑。

俞大猷原本以为自己为戚继光求情,陛下应该会生气。这怎么还笑了?

朱翊钧笑着说道:“爱卿以为朕厌烦戚继光的所作所为?觉得他德不配位?”

俞大猷没说话。

他就是这么想的,只不过不能说而已。

朱翊钧缓缓地说道:“朕不但不觉得戚继光的地位高了,反而低了。”

“朕只是觉得悲凉,戚继光为国立下如此功劳、南征北战、刀尖上打滚、生死搏杀,可最后依靠的是阿谀拍马升官,而不是战功。”

“爱卿同样的战功,处处被针对、处处被打压,大明这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