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贝利考特,忠右卫门收到了列强同清朝廷签订新的《京师条约》的消息。列强对清的侵略程度大大加强,触角完全深入清国的北方。
大事!
可能是因为忠右卫门这个小小的蝴蝶翅膀扇动,如今的《京师条约》比历史上签订稍晚几天,同时也多出了一部分内容。
比如英国方面,除了割让,注意嗷,是割让九龙司地方以外,还强行向清政府租借了威海卫地区。英国人掌控清国沿海的野心完全彰显,侵略的势力范围从长江中下游地区,逐步扩充至清国全国。
威海卫的租借期,以条约签订日期为始,共计九十九年。且租约到期之后,仍旧可以续约。至于所谓的租金,想得美吧。
法国方面则专门提出,要求允许法国商人,在清招募劳工出洋务工,清国不得阻拦。同时正式允许法国传教士,大举进入清国。地方有司,听其自便,一众传教士皆有治外法权,租房买地,照用官价。
美国且不提,俄国那更是嚣张万分,强占清国东北西北一百余万平方公里土地,获得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借口也非常的可笑,居然是因为俄国使臣普廷雅前来调停,遭到清军横加攻击,死伤枕籍。
所以除了割地以外,还索取了白银六百万两的赔偿和军费。
列强一致强开天津为商埠,但是天津港口情况相对较差,不适合屯驻海军。是以英国人租借威海卫,而俄国普廷雅发现天津不行之后,也在积极另寻他处。
俄国割占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虽然是首屈一指的深水良港,但是他一年还是有四到五个月的封冻期,并非是温水不冻港,这一点令普廷雅很是不满意。现成的天津不行,现成的威海卫被英国人租借去了。
那我咋办?
五海通航的大目标还没有实现呢!
跟着列强的军队自天津撤退的普廷雅考察了威海卫,心中暗暗感叹英国人真是会挑地方,又随意的去旅顺口瞧了一眼。此时的东北地方,因为满清的长时间封禁,人口并不多,满打满算也就小几百万人,而旅顺口更是一座小城,甚至比不上威海卫。
但是普廷雅发现旅顺真乃天赠我沙皇之远东第一良港啊!
此时忠右卫门煽动的翅膀,再度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因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兵败,俄国在远东的兵力损失了八百余人,而且是败在沙俄看不起的满清手里。所以圣彼得堡方面的亚历山大二世,下达了命令,调派了三千多俄军,准备加强尼古拉耶夫斯克的防御。同时瞧瞧能不能够从清朝廷身上再咬下一块肉来。
俄国没有英法两国那么多的殖民地,而且俄国的黑海海军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已经全局覆没。国内的海军实力较差,才刚开始恢复。
于是等到俄国赶到上海时,英法联军都打进京师了,等于白来。
可有了这三千多俄兵,普廷雅就觉得不算是白来啦。他完全可以强迫清朝廷将旅顺口租借给沙俄,作为沙俄在远东的不冻港。
或许有人要说了,这时候沙俄还没有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中长路也没有修到旅顺口,内东北地区还是广阔的无人区,沙俄的势力尚未进入。他单单租借一个旅顺口,那不就是一个死地嘛,是四面重围的孤岛啊。
你想到,普廷雅自然也想到了。他必须要把旅顺同沙俄的远东督军区联系到一起,建立从旅顺直航尼古拉耶夫斯克的安全航线。
怎么建?有办法!
对马岛!
普廷雅在派遣了五百俄军进占旅顺口之后,立刻鼓动俄军,准备攻打对马岛,并且设法将对马岛占据。
注意了,这里咱们要注意。对马岛不完全是德川幕府的领地,而是日本和朝鲜共有的一个藩属,这一点只有德川幕府和朝鲜李氏王朝两边心知肚明。
在事实上,对马岛就是一个半独立的存在!
按理说外人是不应该知道的,可是在远东好生研究了多年,而且还经过对马岛补给的普廷雅,偶然从日本商人口中得知了这一事实。还发现有朝鲜的商船,正在对马岛进行贸易。这也与朝鲜王国自称的闭关锁国,藩臣无外交说法相违背。
一經調查,普廷雅驚讶的发现,对马岛居然还真就是一个半独立的两属小国家。既接受朝鲜李氏王朝的册封,也接受日本德川幕府的册封。
真就是一个完美的悬而未决之土地啊!
只要夺占了对马岛,到时候就可以建立完美的尼古拉耶夫斯克——对马——旅顺航线,沙皇陛下将正式获得一个沟通太平洋的温水不冻港。
而且这样建立了一个军事防线之后,在整条线路中包裹着的内东北,以及朝鲜地区,就将成为俄国的囊中之物,不要太美嗷。
德川幕府本身,普廷雅自始至终就没有看得起过,但是德川幕府身后的带英帝国,普廷雅還是忌惮的。所以普廷雅始终没有出手,除了等待法军从旅顺口撤退之后,派兵五百抢占旅顺口之外,一直只是以修养俄军,同时催逼清朝廷六百万两白银赔款的原因,停在上海而已。
他需要等,等候同德川幕府亲善的额尔金伯爵,和法国的葛罗特使离开上海,带走他们麾下的上万英法联军。使得整个东亚,他手中的三千余俄军,成为最强的一股战力之后,再开始行动。
额尔金伯爵和葛罗特使在上海稍微修整了一番之后,便准备带领军队离开了上海。看样子是准备回转欧陆了,而且两边是一道走的,亲密无间的样子。像极了两个满载而归的强盗,勾肩搭背的模样。
英法联合舰队,战舰辅助船百数十只,舳舻连江,旌旗蔽空,威风赫赫。只要这支联军在,那就是打遍远东无敌手的存在,任是谁也不敢造次。
可是,哈哈,今天中午,英法联合舰队终于满载着士兵,离开了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