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嫉能妒功(1 / 1)

潜伏在大清 好梦留君 1189 字 9个月前

“皇上许久没有如此开心的笑过了!”弘晓满脸笑容的在一旁凑趣道:“臣弟昨夜也是高兴的一整晚没睡。”

“躺在榻上翻来覆去的烙烧饼,硬是睡意全无,满脑子里都是大军得胜的事,越想心里越欢喜!”

“皇上驻跸在科布多,真宛如御驾亲征,三军鼓舞,将士用命,甫一开战就全线告捷!”

“打从立国之初就存在的北境边患,眼看着就要彻底解决了!”

“可不是!”讷亲也笑着奉迎道:“奴才说句该掌嘴的话,圣祖爷英明神武,御驾亲征噶尔丹,那仗也打得颇费周折。”

“不然也不会有三次御驾亲征,连孝康章皇后的兄长都阵亡在了乌兰布通。”

“哪像皇上这样,身在京师高居九重,运筹帷幄,谈笑风生间就灭了准噶尔部的凶顽恶逆。”

“如今圣驾亲临科布多,这第一战就大获全胜,歼敌十万众,敌军的东部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荡然无存!”

“依着奴才看,用不了多少时日,俄国乌拉尔山以东的地方就都划入我大清版图了!”

(注:康熙的亲舅舅佟国纲,康熙二十九年随驾征讨噶尔丹,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中弹身亡。)

他说的话虽然有奉迎之嫌,但说的却也都是实情,对战事的估计也在情理之中。

有道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奉承话任谁听了都受用。

君臣又笑过了一回,乾隆换了正色道:“策棱在折子里奏请封赏游击赵扬,并保举他任参将,暂统兵驻守原要塞,你们怎么看?”

“皇上,”弘晓道:“凭心说,策棱这一场仗要比岳钟琪那边难打得多。”

“他却抱定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想头,也不肯放一人突围出去,浴血苦战,最终全歼了敌军,战果与岳钟琪不相上下。”

“他的折子,似乎不该驳了才好。”

听弘晓如此说,讷亲心里却是另一番想法。

弘晓是宗室子弟,世袭罔替的怡亲王,他当然不会晓得讷亲的心思。

讷亲的曾祖是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祖父是是康熙初年的辅政四大臣之一的遏必隆,姑母是康熙帝的孝昭仁皇后。

他钮祜??一门可谓是世代勋戚,然而他本人却只承袭了二等公的爵位。

眼见着策棱不过是个蒙古人,只因为有了军功,又沾了朝廷羁縻笼络蒙古贵族国策的光。

不仅获封为和硕亲王,晋封为固伦额驸,朝廷还从土谢图汗部划出十九旗赐予他。

无论是爵秩位份,还是在皇上心中的份量,都比自己这个正牌子的满州勋臣之后要强了不知道多少!

正因为如此,自打中俄两国开战之后,他几次向皇上奏请,想以军机大臣的身份去前敌领兵,也挣一份自己的体面和功名回来,一改自己袭爵的名声。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折子到了皇上那里都如同泥牛入海,没有半点儿回音。

显然是皇上不相信自己统兵的能力,这让心高气傲的他心中着实有些不服。

可是他哪里知道,眼前的这个皇帝不是弘历,而是另有其人。这个人对他的了解,比他本人对自己的了解更透彻些!

乾隆之所以对讷亲领兵出征的请求置之不理,除了不想拿兵士的性命和国家的库银让他去祸害外,也是不想他年轻轻的就死于非命。

讷亲为官虽然勤谨廉洁,但他根本不懂军事,毫无统军之才。又因出身勋贵之家,养成了刚愎自用,骄矜自负的性子。

在乾隆跟前办差,因时时存着畏惧之心,克制着自己,这些性格不敢表现出来。

一旦放他出去,手握专阃之权,高居众人之上,他就会变得盛气凌人,专横跋扈。

自己无统兵之才,又不能折节下士,笼络人心,事前独断专行,败后又百般推诿。

让他去领兵打仗,定然会落得个劳师靡饷,兵败身死的结局。

讷亲哪里知道乾隆对他的体察入微?

因自己没有机会前敌立功,愤懑之余,他对策棱的圣眷之隆颇有妒意。此时见是一个机会,便想撺掇着乾隆驳了策棱的奏请。

见皇上用征询的目光看向自己,遂顺着自己的心思说道:“主子,策棱大军此战中,赵扬虽然有功,但将领带兵作战本是职份内的事。”

“策棱在奏折中也言明,是岳钟琪有军令给赵扬,命其不计代价,全力助策棱的大军杀敌,可见他也是奉命行事。”

“国家有成例,历来都是战事结束,奏凯而还时由统军将帅开列有功将佐名册,向朝廷奏请议叙封赏。”

“前线有四路大军作战,游击将军不下数百人,其中有功者想也不在少数。”

“去年岳钟琪军中一个游击杀敌护粮有功,蒙皇上恩典,特旨擢升为参将。”

“现时又出来一个,还是岳钟琪的属下,倘若再有破例擢升之事,不仅其他几路军中的将佐会心有不甘,就是岳钟琪自己军中的将领恐也难以信服。”

“幸进之风不可轻开,奴才只有这点想头,请主子留意。”

这就是讷亲的机敏过人之处,他明明是对策棱心怀妒意,却绝口不提策棱,只拿其他将领来说事。

只是他这阴微的心思,又怎能瞒得过乾隆?

自己对他数次领兵出征的请求置之不理,他却不能体谅自己的苦心,满心里都以为自己一个杰出的将才生生的被埋没了,心中少不得生出怨望。

他自己没有立战功的机会,保不齐就会眼红立了战功的人。

前些日子,他曾在私底下没头没尾的说过什么“饭量虽强,奈何赏无可赏”的话头。

他以为说这话时身边都是自己最信任的心腹,这话断然不能传了出去,所以就借此发泄自己的满腹委屈。

他哪里会知道,仅隔了一夜,第二天这话就传到了乾隆的耳朵里。

任谁都能听明白,“饭量虽强”明明就是从“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而来。

而前敌领军挂帅的四个人中,只有策棱是亲王爵位,已经是到了头,确是“赏无可赏”。

他这话中夹枪带棒又酸溜溜的意思除了针对策棱,还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