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本将决不追究(1 / 1)

女郎骑着马来 甭加慧 1230 字 2个月前

谢元从地上站了起来,打开了圣旨看了看,见是小皇帝亲笔御批还有私印,心中充满了无力感,又凉了半截。

这是又听了马国公或者是马皇后的谗言,临时写得吗?

一个国家的皇帝,如同提线木偶一样,别人说什么是什么,没有自己的主意,这国如何能长久得下去?!

她恨得咬牙,“啪”地一下合上了圣旨,丹凤眼中满是火光。

章青对着何公公说道:

“公公,案子还没有定论,圣上就罢免了解将军的职位,这不等于告诉天下人,凶手就是他吗?!”

何公公脸色也不好看,但是为了维护小皇帝的威严,给他找个借口,顺便也宽慰宽慰自己,说:

“圣旨不是说了么,暂时的。等案子查清楚了就会恢复到原样了。”

谢元突然冷声说道:

“恢复不到原样了,城防营是我的人,他要夺权,势必要抓紧时间,进行一次清洗更换,换成能听他差遣的人。”

何公公嘴唇动了动,再也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来。

这件事情不是小事,马国公掌控着宫里的禁卫军,如果连城防营也换成他的人。

那除非外头的边军攻进京城,否则,这京城大小事,都得马家说了算了。

半晌他沉沉地叹了口气,说道:

“……我现在就进宫,劝陛下收回成命。”

那个来宣旨的小太监见此情况,有些慌了。他转而对着何公公说道:

“这个……公公,我这差事怎么办啊,按照规矩,解将军的官印我得带回去。”

“你先等一等……”何公公刚开口。

眸光中闪着寒光的谢元,突然转身砸了一下身后的牢房栏杆,“咚”地一声闷响,震得房顶上的灰尘扑簌簌地往下掉。

何公公和章青都吓了一跳,看向了她。

只见谢元攸的转过身,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将圣旨卷在手里,垂着的眼眸掩去了她的心思,冷声说道:

“不用了,官印我没带在身上,待我回去取。还请何公公行个方便,容我回去一趟。”

“你……你等我去宫中一趟再……”何公公有些结巴了,因为谢元已经雷厉风行的往外走了。

前来宣读旨意的小太监自觉地选择了跟在谢元的身后。

何公公觉得无奈至极,一方面是圣上的圣旨。按理说,不能这么明着违抗,谢元选择上交官印才是对的。

可是另一边……要是听了小皇帝的,这刘宋的江山,马上就不姓刘了……

就这么一个犹豫的瞬间,谢元就已经利落的走远了,只留下了一个潇洒决绝的背影。

那个宣旨太监跟在她的身后一路小跑,就像是一个被主人溜着的小狗似的。

何公公揪着脸,念叨道:

“真是跟催命鬼似的……她怎么性子就这么急?这……这急得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快快快,先进宫去。”

这个时候,一个衙役小跑着进来,交给了章青一封信,章青打开一看,是沈留祯送来的消息。

信上正是沈留祯从易容大师那里得来的证言。

“公公,你先看看这个!”章青连忙追上了何公公说。

何公公见他这么着急,就伸手将信件抽了过来,一边往外走,一边看。

看着看着,他的脚步就停了。

章青看着他的脸色越发的严峻,劝说道:

“……这证言有理有据,当是真的。如今解将军被夺了兵权,他们马家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动机、证人都有,只要将这个脸颊骨有道疤,身形与解将军相近的将领找到,这个案子就能破了。

公公……这回不能再忍让了。怀真公主他们都敢杀,等他们掌握了大权,估计咱们都得完蛋。”

何公公的脸色已经黑成了一坨炭,眸光闪动心思百转,但是依旧没有接章青的话。

他将信纸折好塞进了自己的袖筒里头,说道:

“这封信来得正好,我拿进宫去给陛下,也能当个筹码,让他改主意,防着些马家的人!”

说罢人就急匆匆地走了。

章青在后头看着,糟心至极。

这马家的人杀公主陷害解将军,现在都明目张胆的夺权,哪是防着他们就能过去的事情?

沈留祯说得对,这种人就应该直接按死了了事!

章青越想越气,在地牢里头抱着手臂乱转……

他本来还觉得何公公有道理。

可是经此一事之后,他算是看明白了:何公公光想着一碗水端平,保持着朝堂的平衡。

可是有小皇帝这么个不懂事的。光你会端有什么用?人家随随便便一道圣旨就全给你打翻了!!

……

……

监察司出了两个衙役,装摸做样的跟在谢元身后去了将军府,做了一个押送的样子。

还有一个宣旨太监,和他带来的五六个禁军步兵。

一行人骑着马很快就到了谢元的将军府门前。

门房的亲兵见谢元回来了,以为谢元的冤屈洗清了,顿时欣喜若狂,连忙通知将军府的人都出来迎接。

谢元一言不发,面容冷峻的带着人进了门,见孙田他们迎面过来,突然一个转身朗声下令道:

“来人!将他们给我捆起来!”

孙田他们看着对面的那个小太监,还有那些禁军步兵,懵了。

可是这犹豫也只是一瞬,他们便迅速地听从了谢元的命令,拔刀相向,迅速地将那些人围了起来。

刚刚合围,两个亲兵就眼疾手快地冲了过去,一起将前头没有武器的小太监给拖了出来。

宣旨太监见状,整个的吓懵了,哆哆嗦嗦地软着腿喊道:

“……你们敢抗旨?你们敢抗旨?我是陛下的人!”

谢元看了看左右,除了原先跟着她的十来个老人,其余的人全是新补上来的,跟她相处的时日不多,感情不深。

如今下意识地听了她的命令,被裹挟着做出了挟持宫中禁卫的事情,肯定有不少人心里头直打鼓。

于是她朗声说道:

“跟着我的人,都是几个月前,城外那场战乱的亲历者。自是知道,那官司结的不清不楚,该抓的该杀的全放了!如今,我要替他们讨回公道!……你们之中若是有不愿意的,此刻便退出去,本将绝不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