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成立德钧社(1 / 1)

苏楠为郭得冈在京城买了一套房。

此时的京城,房价远不如后世那么夸张。

苏楠也没有花多少钱。

但有了房,郭得冈就在京城有了立脚的地方。

郭得冈对苏楠也很是感激。

他不是一个矫情的人。

知道自己最好报答苏楠的办法就是干出一番大事。

早点将德钧社办起来!

随后郭得冈就按苏楠的介绍找到了在京城电影学院找到了于签。

郭得冈是一个很自负的人。

他看到于签后并没有太当回事。

毕竟于签其貌不扬,气质很正,没有什么喜感,这对相声演员来说是大忌。

郭得冈只是碍于苏楠的情面,想着走一下流程,说断相声试一试,然后一拍两散。

然而让郭得冈没有想到的是,两个人这一试可不要紧,那是天雷勾地火,效果出奇的好!

于签的捧哏,每句话,每个字都是恰到好处,极大的提升了郭得冈演出的效果。

郭得冈很兴奋,他当时就认定了,这个于签,就是自己最好的搭档!

哪怕再过几十年,自己也未必能找到比于签更好的搭档!

而于签对于郭得冈深厚的功底,强大的控场能力也很是佩服。

二人一拍即合,自此,这对统治华国相声界数十年的传奇组合正式成立。

接下来的时间,郭得冈开始招兵买马,不断招揽相声人才。

然而,郭得冈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青年,而且不属于相声传统门派。

相声是极讲究师承的。

其中京派以侯派为首,津派以马派为首。

如果没门没派,得不到主流相声界的认可。

所以,郭得冈虽然有剧场,有资金,但就是找不到合适的相声演员。

苏楠就对郭得冈说,你可以自己培养一批相声演员。

招几批徒弟,选出优秀的进行培养。

当然,相声演员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悟性和灵性。

培养一个优秀的相声演员最少也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

长时间看,收徒弟,培养核心班底是必走的路。

但近期来看,还是要能招到好的相声演员才成。

所以,郭得冈必须有一个师承,拜入京门大的相声门派。

苏楠通过自己的关系,帮郭得冈联系了京城侯派当代最有名的大师侯小文大师。

侯小文大师是侯派前任掌门侯老先生的儿子,也是现在整个大华最知道的相声大师之一。

每年的春晚几乎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只是侯小文大师十分高傲。

虽然苏楠托了好多关系联系上他,但他还是有些犹豫。

在侯大师看来,收徒是件大事,资质第二,人品第一。

他对郭得冈并不了解,所以,想着先了解一个郭得冈的为人再说。

由于现在德钧社演员很少,所以郭得冈只开了位于大栅栏的剧场。

这天,苏楠亲自派人去请侯大师听郭得冈的相声。

现在的苏楠可是华国著名的爱国商人,有很高的声望。

苏楠请侯大师,侯大师也不好不给面子。

于是侯大师来到了德钧社的剧场,与苏楠坐在了一起。

苏楠与侯大师之前在出席活动时见过几次,也算是熟悉。

二人就在最前排,苏楠让人上了水果和瓜子,以及一壶好茶。

苏楠就对侯大师说:“郭得冈不但相声说得好,而且人品正。”

“为人仗义,知道感恩,绝对是一个值得信任的。”

听苏楠这么说,侯大师点了点头,显然苏楠的话对他有所触动。

由于剧场里没什么演员,所以,前面垫场的只有一两对演员。

相声说得只能说过得去。

侯大师就有些不耐烦了,一个劲儿说,我这还有事儿,他们什么时候上场?

苏楠就说:“马上就来了!”

果然,郭得冈与于签很快就上了场。

一看郭得冈和于签搭档,侯大师就乐了。

于签是他师弟石大师的弟子,侯大师从小看着长大的。

于签说相声不是为了钱,纯粹是喜爱。

而且为人也很高傲,一般人他都瞧不上。

侯大师是看着于签长大的,很了解他。

见于签竟然成了郭得冈的搭档,虽然还没听相声,但已经对郭得冈刮目相看了。

郭得冈和于签一登场,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叫好声。

就听一旁的几个观众在那里聊天。

“这周我已经来三回了。”

“你怎么总来?”

“郭得冈的相声说得太好了,我就没听过这么好的相声。”

“每次听都特开心,这个场必须得捧。”

侯大师听到观众的话,更是期待郭得冈和于签的演出。

此时,郭得冈与于签开始了表演。

二人在台上嬉笑怒骂,引来观众一阵阵喝彩,苏楠和侯大师也听得不时大笑。

特别是那句,从山西拉煤到鹤岗卖,让苏楠和侯大师笑得肚子都痛,给二人卖力的鼓掌。

一段相声说完,郭得冈和于签想下台,但是观众不让。

二人只好返场。

返场说完还想下去,观众就是不让,非要再听一段。

就这样,郭得冈和于签一共返了十一次场!

侯大师彻底震惊了!

这种小剧场的演出,侯大师也来过几次。

他还从来没有见到过观众对哪对演员这么认可。

就连他自己都把巴掌拍红了。

这个郭得冈,这功底也太扎实了!

而且他搞笑控场的能力真是太强了!

侯大师从艺数十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有天赋,功底这么扎实的相声演员。

台上,郭得冈最后累得嗓子都哑了,观众虽余兴未尽,但也只能作罢。

郭得冈和于签刚下台,侯大师就对苏楠说:“苏老板,咱们到后台看看去。”

苏楠说好啊,咱们一起去。

二人来到了后台,看见郭得冈累得不行,坐在椅子上喝水。

于签一看侯大师来了,连忙站起。

“师伯来了!”

郭得冈虽然没有见过侯大师真人,但却在电视上看到过侯大师表演的段子。

侯大师可是当代相声界的泰山北斗,郭得冈只是一个新生代,当然不敢怠慢。

郭得冈一下子站起来,向侯大师行了一礼。

侯大师直接走到郭得冈面前拉住了他的手。

“小郭,你功底扎实,人品又正,真是人才啊。”

“之前我不了解你,所以不愿收你为徒。”

“现在,我只想问你一句话,愿意做我的关门弟子吗?”

(/41918/41918276/14510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