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李世民低头?(1 / 1)

早朝之事。

很快就传遍了长安城内。

顿时引来无数人的讨论。

太子的思想,魏王的思想,还有陛下的思想,三者之间不断的冲突。

自然也有各方的支持者。

而今的舆论已经不是一边倒的情况了。

李承乾一直都有自己的支持者。

李泰也同样收拢了一批民心。

李世民不必多言,声望就没低过。

“在我看来,太子殿下所言才是对的,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

“你看刘家村,进村就给钱给地给房子,另外孩子能够免费读书,太子所言,他都做到了。”

“是啊,我也是站在太子这边的,太子客气大方,他要让所有人都能过上富足的生活,他正在做。”

“不,我还是觉得魏王对,人家书生想要继续学习,你让人家别干了,让他们回乡去教书,这不是断人前路?”

“对啊,人家就想拼一拼,魏王给予机会,魏王错了吗?”

“魏王无错,他只是想要帮助真正困苦的人罢了。”

“得了吧,真要帮助,你看看太子殿下,给房,给地,给钱,免费读书。”

“魏王呢?就用一堆臭饭来敷衍一下?”

“这是忆苦思甜,懂不懂,唯有如今经历苦难了,才会更加的奋发向上!”

“你看刘家村的人,他们能免费读书,他们有钱有地有宅子,那他们如何再拼搏呢?”

“不是我说兄弟,你在开什么玩笑?”

“太子殿下给他们的只是普通的生活,又不是富足的生活,他们依旧是要努力啊。”

“咋个,凭借着太子给的东西,当真就能吃上一辈子了?”

“不不不,太子只是给了他们一次跨越阶级的机会,只是这个机会更加简单一些。”

“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去充分准备跨越这个阶级。”

“但是魏王呢,只是给他们一口饭,就不管了,剩下的就是他们自己挣扎出来。”

“他们只是不挨饿,但会受冻,但会受苦,没有那般多时间去学习,这就是区别!”

争论者无数。

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有人觉得唯有吃苦之后,才会更加奋斗。

有人觉得不必那般吃苦,同样也会奋斗。

此番言论争论不休。

只是百姓们聊着聊着,却也聊到了李承乾所言养蛊之事。

“陛下其实错了,太子殿下足够优秀了,他全力培养太子,未来的太子必定更加优秀啊!”

“不哦,太子若是地位稳固,谁能说得准未来的太子会不会变呢?”

“是啊,如今魏王和吴王也都不错,有他们给予压力,这才会不一样。”

“俺也是站在陛下这边的,陛下只是想传出一个更好的皇帝出来。”

“得了吧,长幼有序,太子就该继承大宝!”

“是的,太子是最好的!”

“魏王和吴王也不差啊,魏王搞出来的纸张价格低廉,让多少人能读得起书。”

“吴王殿下为我们百姓伸冤,这是真心在帮助我们百姓。”

“唉,我突然有点理解陛下了,这三个皇子都这般好,确实有点难以选择啊。”

“谁说不是呢,有时候儿子太优秀也是个问题。”

“不过,这一次的事情会如何解决呢,那些书生是走还是留呢?”

突然有个百姓提出了一个问题。

倒是让所有人都沉默下来。

是啊,不管他们如何站队魏王还是太子,书生的问题才是如今的问题。

“其实,太子殿下所言也不错,都已经两次小科举了,他们都没能够选上,机会不多了。”

“有才之人,在小科举之前就已经被挑了一边了,而今算下来其实已经三次了。”

“唉,是啊。”

“何苦来哉,家中父母多累啊。”

“太子殿下所言其实才是对的。”

“只是,太子这般阴阳了陛下,陛下应当不会下旨了。”

“谁说不是呢,最好的办法,其实如太子所言,一道旨意下来,让他们回家开设私塾。”

“这样,也算是荣归故里,这些年的辛劳也没有白费。”

“哪怕挣的不多,至少不会让老父亲再辛劳了。”

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的,都是感觉到了一阵的悲哀。

原本以为读书是一条出路,实际上,读书是一场赌博,输了,家破人亡。

只是。

在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时候。

一道圣旨却从皇宫内发了出来。

“陛下有旨,凡是长安城学子,愿意回归家乡建设私塾者,可获得当地补贴,各地官府配合建立私塾!”

“陛下有旨,凡是回乡建设私塾有成者,有教出学子有利于大唐者,赏银五十两!”

“陛下有旨,凡是回乡建设私塾,桃李满天下,有数名学子有利于大唐者,可封赏官职!”

“陛下有旨...”

圣旨内容一声声的在长安城各处响起。

无数学子眼眶一红,跪拜在地上,朝着皇宫的方向磕了一个头。

他们是为陛下容人之度量而磕头。

他们是为了太子殿下的仗义执言而磕头。

多少书生来到长安城之后,颇受打击,这里聚集了五湖四海的天才。

在这里,谁都不敢称自己是第一,因为永远有人比你更加的优秀。

这里聚集了大唐无数勋贵世家培养出来的顶尖人才,读书比不过,阅历比不过,琴棋书画,君子六艺同样比不过。

若是能回去。

他们早就回去了。

只是他们身上实在是背负了太多的责任。

家中的一切都用来供养他们了,若没读出个黄金屋,谁又敢回去呢。

而今。

终于他们等到了希望。

“呜呜呜呜,多谢陛下,多谢太子殿下!”

有李世民的这一道圣旨,他们也算是荣归故里,开设私塾不丢人,反而极有面子。

失败而归,和奉旨而归,其中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李世民这一道圣旨。

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朝中大臣们听闻这道圣旨,整个人都是懵了。

“挖槽,陛下居然愿意发布圣旨?”

“不是吧,陛下向来是最爱面子之人,怎么会愿意低头啊。”

“这圣旨一发,岂不是给太子低头吗?”

“挖槽?该不会陛下又要改变心意了吧,日后就确定太子了?”

“呜呜呜呜,尼玛啊,我才刚投靠魏王啊。”

【昨晚泡了个澡,一起来头晕乎乎的,想着躺床上缓一下然后码字,一躺下,人就失去意识了QAQ,救命,顺便求一下打赏和催更,让作者挣点补补血。】

(/45353/45353501/14342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