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追随太祖脚步!(1 / 1)

伴随着朱武响亮的两句话说出来,一瞬间,直接发生了变化。

赶超太祖,追逐太祖,做一个开疆扩土的皇帝!

这一番话,可以说完全说在了朱棣的心坎上,让朱棣心里很是激动。

身为皇帝,哪一个不想要开疆扩土?

那一个不想功成名就,名垂青史?

尤其是朱棣。

他本身就是经过靖难之役,这才登上了皇位,做了皇帝。

说白了,就是篡位,得位不正这四个字,一直是朱棣心里的一根刺。

无论做什么,朱棣都想要把这根刺给彻底拔除出来!

这才朱棣想做的。

所以他不停的北伐,想要解决北方的威胁,以求能达到功绩。

而朱武的这番话,更是让朱棣心里的火苗越来越旺盛了。

正是如此,朱棣对于朱武先前所说的事情,变得更加感兴趣了。

“朱武,既然你这么说,那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朱棣抬头,目光也是变得十分凌厉。

此刻的朱棣,显然心里边的想法已经出现了。

对于他来说,朱武所说的这些东西,都十分的诱人。

所以,朱棣很想知道,林南究竟会怎么办?

或者说,怎么做最合适?

见朱棣这么问,朱武就知道,他这是心动了,也算是妥协了。

既然已经妥协了,那自然一切好办了许多。

朱武也就不需要墨迹下去。

“皇上,这征讨的事儿,我觉得还是稍后再说吧。”

“毕竟很多事情都需要仔细商量清楚才行,总不能在这里一直站着说话。”

“刚才我也说了,折中,拿出一部分军费,先支持北伐,剩余的朝廷各部该用的用。”

“这样两不耽误。”

朱武说完,朱高炽也是赶忙上前。

拱手同意。

随着太子朱高炽亲自认同后,其余人自然也是有样学样,大臣们一个个都附和了起来。

先前他们和皇帝争吵不断,争执不休,就是为了这事儿。

大家都不愿意各退一步。

而现在,朱武把这个事儿给挑明了。

那所有人都不用再继续争执下去。

“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办,不过,夏原吉,你作为户部尚书,这军费的事儿你给朕弄好了,要是准备不足,耽误了大事,导致败仗,朕拿你试问!”

虽然已经确定下来,但不过,朱棣还是给夏原吉这个户部尚书上了压力。

这一下,可是把夏原吉搞成了个苦瓜脸。

这行军打仗的事儿,啥事儿能怪到自己一个户部来了?

这不就是纯纯的大冤种吗?

不过,夏原吉虽然心里委屈,但也只能忍耐下来。

谁让这老头是皇帝。

“好了,至于其他事情,你们跟太子商量。”

“记住,即便如此,这国库也别给朕掏空了。”

“朱武,张辅,几个武将,都去御书房侯着。”

朱棣发话,随后直接起身离开,剩下的政务事情,交给朱高炽去办。

这点上,朱棣当然是放心的。

所以,朱棣走的很干脆,朱高炽也是接任得很直接。

朱武晃晃悠悠的走出大殿,朱勇和张辅也是接连跟来。

“小弟,你这这么久不上朝,上来就弹劾。”

“虽然这矛盾什么的都解决了,可这样,那些文官可是会记恨你的。”

“毕竟,向来这种事,最终都是由他们和陛下商量好。”

朱勇开口说着。

实际上,很多事情,皇帝的决策权还没有这些文官集团的大。

这是正常现象。

这些文官集团,虽说没有权倾朝野的个体,可凝聚在一起,他们的能量依旧是不能忽视。

至少,在这里边,哪怕是皇帝也不敢跟着乱来。

只能选择最妥善的方式。

如今朱武一来,直接弹劾,又是批判皇帝,又是批判他们文官。

最终还直接把事情给敲定了下来。

这就让文官集团的价值一下就缩小了。

自然而然,也会因此而遭人嫉恨。

对此,朱武倒是有些明白过来。

“这个嘛,其实也不用这么紧张。”

“反正他们恨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恨我,却又干不掉我。”

“这不是挺好的吗?”

朱武对此可是一点儿也不担心。

甚至于还有些好笑。

这些个文人,心高气傲的。

虚伪得紧。

虽说他们都喜欢名垂青史,可现在这样不畏死的官员,可是少之又少了。

哪怕是三杨,也不是这种人。

“得,你真是一点儿也不担心。”

“不过,这次出征北伐,陛下可是打定了主意,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看陛下这意思,应该是要带你一起出征的。”

永乐一朝,虽然强盛,但实际上,经过这二十年来的蜕变,武将一方,其实没那么强盛了。

跟太祖时期,那是完全没法比的。

尤其是在老二朱高煦被囚禁之后,能够独当一面,能够领兵打仗的,已经不多了。

曾经追随朱棣南征北战的,死的死,退的退。

就剩下他们这些年轻一代了。

“到御书房再说吧,想要一劳永逸,可没有那么容易。”

“上次咱们弄了马疫过去,又点了不少草场,他们的生活环境不会太好,但想要一次性解决,也不容易。”

朱武其实脑子里还在罗列各种可行的办法。

之前他在朝堂上说的那些,并非是空穴来风。

而是想要货真价实的做到这一步!

曾经的成吉思汗就能征服整个亚洲,如今的大明,朱武也希望能够做到!

所以,这战争不会停止,只会不停的继续!

彼时。

御书房。

随着一众武将走进,朱瞻基也在其中。

基本上只要有战事,朱棣都会把他待在身边。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磨砺朱瞻基,同时帮助他在军队中建立威望。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截至目前为止,朱棣这点做的很不错,很有效果。

毕竟,六边形战士的成长,的确是离不开朱棣的功劳。

“都到齐了。”

“这次呢,依旧是北伐,这些年,你们跟着朕出生入死,朕都明白,话就不多说了。”

“拿下这一仗,朕无有不允!”

朱棣叉着腰,声音浑厚而扎实

不怒自威,说出的话,也是让一众武将很是高兴。

而朱武看着他们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样子,心里边也是好笑。

这些人啊,都是已经被朱棣这个饼师傅彻底拿捏了。

www.mbeoge.cc。m.mbe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