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赵常顺(1 / 1)

顾笙很无语的看着笑得前仰后合的父母和小妹,没良心的一家子。

哼!

她赶紧抬手,把头发顺下来,她的头发并不长,还有些枯黄,即使扎了两个小辫子,碎发也被电竖起来。

顾建军三人怕她一根筋的毛病又犯,笑了一会儿后,就恢复正常。

顾家住在大队的尾部,她们要去城里,必须穿过大半个大队。

所以,顾建军一家四口又被议论了。

果然懒根出懒种,两闺女也是懒骨头。

顾笙并不知道自己的懒名已经传了出去,不过知道也不会介意。

谁愿意做那么多事,她还小呢,这辈子坚决不那么辛苦,她现在有爸妈,爸妈的手段养活她们绰绰有余。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一家人再次出现在县城里,他们所在的这个县城,是南阳省下偏西面的黔北县,七十年代的县城,根本看不到高楼,最好的,就是零零散散的几栋二三层楼房。

其他的,全部都是砖瓦房,只是县城的人穿着比乡下好得多,至少补丁没那么多,其中一部分还穿着新棉袄。

顾笙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已经洗得发白的碎花棉袄,上面还有几个补丁,在心里叹了口气。

她想到自己系统里的积分,兑换布匹倒是没问题,只是没有借口拿出来。

“建军,布票今天能拿到吗?”夏秋月看但顾笙的眼神,以为她羡慕别人有新棉袄穿。

低声和顾建军说了一句。

“去问问吧,布票数量比较少,应该不好弄。”顾建军眉头微皱。

他看了看两闺女和自家媳妇儿,身上的棉袄都打着补丁,洗得发白。

这些年他们弄来的钱,都花在小玖吃药和看病上了。

虽说平时每个月固定四块钱,但她的身子先天就弱,时常生病,一次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也是为什么他经常拿肉回去,那几兄弟还是看他们不顺眼的原因。

哪怕看病的钱他们自己拿了大头。

顾建军叹了口气,他凑到夏秋月的耳边,继续说道:“你放心,这次没有,下次也肯定有的,我会让两闺女和你穿上新棉袄过年的。”

他心里愧疚,媳妇儿是城里人,自从跟了他后,吃穿都变得抠搜起来。

“嗯,我的不急,先紧着笙笙和小玖。”夏秋月温柔一笑。

眉目舒展,满脸温柔,根本看不出力大无穷的样子。

顾笙默默吐槽,怪不得别人相信她妈肩不能挑,瞧她那白净的样子,手脚纤细,一看就是弱柳扶风的弱女子。

一家人依旧去国营饭店吃了一顿红烧肉,然后才去顾建军说的朋友家。

顾建军和夏秋月一人牵着一个闺女,七拐八拐的在巷子里绕起来。

二十分钟后,他们在一座宽敞的砖瓦房面前停下来。

顾建军上前很有节奏的敲了敲院门,然后就停下来等着。

顾笙眼眸微垂,这是暗号?

她耳朵很尖,几乎是在敲门声落下的瞬间,院子里就传来了脚步声。

随后,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从门缝里传出来:“顾老弟?”

“是我!”顾建军凑过去。

门内的人松了松气,“吱呀”一声拉开院门。

是一个板寸头的男人,面容方正,三十左右的样子。

他看到顾建军身后的母女三人,惊讶的瞪了瞪眼。

“快进来!”他侧身让人进去,谨慎的关上门。

“顾老弟,你让我说你什么好?你怎么……把弟妹和小侄女也带来了。”赵常顺忍不住翻白眼。

顾建军嘿嘿一笑:“这不,打掩护嘛,对了,我托你的事怎么样?”

他上次弄东西来,就没有拿钱,让赵常顺按照单子给他弄东西呢!

顾笙看着前面和她爸勾肩搭背的人,心想,这就是倒爷了吧!

怪不得她爸这么谨慎。

现在这个年月,不允许私下交易,一但被抓到,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投机倒把的后果,不是一般的严重。

顾笙眼睛转了转,不动声色的观察起院子里的情况来。

又竖起耳朵听她爸和那人的谈话。

别说,还真有点收获。

“笙笙小玖,过来和赵伯伯打声招呼。”顾笙正在想事情,突然听到顾建军的声音。

她赶紧回神,和顾玖一起上前,乖巧的叫了一声:“赵伯伯。”

赵常顺看着两个乖巧的侄女,眼里闪过对顾建军的嫉妒。

果然,面容俊逸的顾建军生的女儿就是不一般。

“喏,拿着买糖吃。”赵常顺原本准备拿出来的一毛钱变成了三毛。

顾笙两人并没有接过,而是看向顾建军,见他点头后,才接过钱。

“谢谢赵伯伯。”两人乖巧的道谢。

赵常顺羡慕死了,他家就两个又臭又硬的臭小子,这样软糯乖巧的女儿,当真让人稀罕。

顾笙摸着她来到这个世界拿到的第一笔钱,三毛!

有种微妙的感觉。

七十年代的三毛钱,可以买六个鸡蛋,当然,这是副食店收的价格。

如果你去黑市,那肯定要翻倍的,翻一倍是常事,很多时候还买不到。

“喏,这就是你要的东西,课本不好弄,我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搞到一套,这是布票和糖票,还有几张工业券,数量不多,我补了点钱在里面。”赵常顺进了屋,然后提出了一个包裹。

里面装着的是小学课本。

顾建军见他真的弄到,脸上都笑开了花。

至于票据数量少都没在意了。

“你这是要送闺女去读书?”赵常顺问道。

他和顾建军打交道几年了,知道他的情况。

没有儿子!

两个闺女他却不肯再生,直接自己去结扎了。

这勇气,这想法,让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嗯,开年后,公社小学复课,附近的几个大队商量,把以前的小学再开起来,我闺女也去上学。”顾建军单手提着包裹,把票据和剩余的几块钱一卷,收进棉袄口袋。

“你的想法不错,大侄女也十一岁了,去学几年挺好的。”

“不是,我两个闺女都去。”顾建军说道。

赵常顺愣了愣:“两闺女?”

“那学费和书本文具需要的钱可不老少。”赵常顺瞪着眼睛。

他是真的佩服了。

顾建军的心里,闺女果然是个宝,这年月,能送闺女去读书的,十个里面都没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