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1 / 1)

活的太潇洒了。”

“唉!”

“老娘一天还要为了把这个逼日子过下去。

不得不提着篮子挖个野菜。”

突然!

她旁边快速闪过一个人影。

“大婶!”

“别在这儿伤春悲秋了,去的晚了,野菜都被别人挖光了。”

大婶被天幕的内容迷的忘了挖野菜,今天晚上注定要饿肚子了。

……

【命好归命好,我承认我羡慕了,但是,一想到他的闭关锁国,导致华夏近代100多年的耻辱和苦难。

就觉得他是除五胡乱华之外最大的罪人。】

这位网友是咬着牙说的这句话。

【他是靠着他爷爷和他爹,享了一辈子福。】

【事实再一次证明,有一个好家业,就不要想着再创业。

他能躺着吃一辈子。

就好比万达太子爷,这辈子吃喝不愁了。】

【虽然看不上隆子,但命确实好,这一点无可辩驳。】

【……】

……

刚刚还沉浸在喜悦中的乾隆。

看到天幕上飘过的弹幕,瞬间不淡定了。

还没完了。

不就是朕不愿意跟外邦蛮夷开放交易口岸吗?

不愿意跟他们进行学术交流吗?

这事过不去了,是吧?

还真是。

每当天幕上有他出现的时候。

他就能看到网友们对他的批评。

可能是安逸的生活过得久了,也可能是担心开放口岸后引狼入室。

动摇国之根本。

所以,朕才不愿意跟国外进行学术交流。

历史不做假设。

假设开放口岸,跟国际接轨,也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话。

大清或许早就亡了。

世界思潮一旦打开,老百姓们接触到了新鲜事物。

底下的官员们就嚷嚷着要改革。

改革就要动根本。

麻烦事儿就会一茬接着一茬,最重要的是,他们所推行的那一套奴役老百姓的政策,好像再也不管用了。

“只能说,朕的格局没那么大。”

“不能说朕做错了。”

“作为一国的皇帝,而且还是家天下的皇帝。”

“更应该多为爱新觉罗家族,以及小地主阶级考虑。”

“不能想当然啊,国情不一样,所走的路也不一样。”

“朕可没有像野史中所传的嬴政那么大的气度。”

“家都被偷了,还担心华夏族群灭亡,下密诏令赵佗死守南华夏,不用回来勤王救驾。”

“朕没有那么大的格局。”

所以,

活该就被后世人骂。

骂得好啊!

站着骂人不腰疼的事,他也能做到。

把任何一个人放在他的位置上,相信都会做出跟他一模一样的选择。

人的本性都是相通的。

谁也不愿意把到手的利益分配出去。

“你行,你来!”

乾隆忍不住对着天幕上的弹幕发泄着。

……

【乾隆不仅是命最好的皇帝,而且还是最适合做皇帝的皇帝。】

【华夏历史上的很多皇帝,就其本身而言,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

根本不具备做皇帝的能力。】

【是命运把他们推到了皇帝这个位置上,

而他们本来的宿命应该是一位诗人、一位木匠、一个道长、或者是社会帮派大哥之类的。】

【而乾隆则不同。】

【他天生就是做皇帝的材料,从小就受到了皇帝的职业训练。】

【甚至在年老的时候,提前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做了一个快乐的太上皇。】

【不过。】

【他的继任者嘉庆,直到乾隆驾崩之后,才真正得以亲政。】

【毕竟!】

【历史的教训就摆在那儿,儿子杀老子夺权的事例实在是太多了。】

……

这一条天幕。

给了朱元璋无限遐想。

好像他的大明朝,就是被建奴夺取了政权。

(/25472/25472981/15131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