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一战暴富(1 / 1)

持续血战数个时辰,对于体力以及精神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

纵然是开挂的董裕都有些吃不消,何况是赵云、张绣这些尚未成长至巅峰的武将。

这一战虽然勉强打赢了,但无论是对飞熊军还是其他将士而言,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飞熊军虽然有铠甲防护,但并不是无限体力。

具体的伤亡,还需要经过一番清点。

“少主,清点战场的事情,就交给末将吧。”

王方等人匆匆赶来,对着董裕抱拳道。

“好。”

董裕点了点头。

如今也只有王方的部曲保存了实力,他不负责后续的收尾工作,其他人也做不了啊。

“来人,先护送兄弟们出城休整。”

王方大手一挥,对着麾下士兵们吩咐道。

“诺!”

士兵们纷纷应声,赶忙上去搀扶那些脱力的将士。

离开永安城后,董裕等人很快就扛不住体力的流失,沉沉地睡了过去。

等到再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

睡眠是人类的一种保护机制,在睡眠的过程中,人的身体开始修复、恢复。

而一次性睡了如此之久,可见这场大战使他们身体已经进入了高负荷状态。

“唉,腰酸背痛。”

董裕叹了口气,躺在榻上不愿起来。

这种感觉,比他和貂蝉她们大战三天三夜都要酸痛、劳累。

缓了一会后,董裕才起身离开床榻。

披上一件外袍,走出军帐之外。

由于城内存在太多的尸体,王方他们将营寨设立在永安城外。

营寨内此刻已经有不少士兵在巡逻。

“少主!”

见到董裕,路过的士兵立即恭敬地对其施礼。

“嗯,王方将军呢?”

董裕微微颔首,开口询问道。

“回少主,将军应该在军帐内,我带少主前去吧。”

士兵拱了拱手,回道。

“带路。”

董裕伸出手,对着士兵说道。

王方的营帐在西凉军驻扎的营内。

飞熊军、西凉军、河北军、白波军以及西园军五座大营,将董裕的主营拱卫在中央。

作为保存实力最为完整的西凉军,不仅仅接过了巡防的责任,同时也在镇守着永安城,以防止鲜卑人卷土重来。

经过连番的大战,这支原本如同兵匪一样的士兵,在这一刻得到了蜕变。

或者说,他们找回了曾经的自己。

“少主!”

沿途所过之处,西凉兵见到董裕,都是自发的恭敬施礼。

可见,他们已经从心里敬畏这个武勇不输当年董卓的新主。

来到军帐后,王方此时正在与军中主簿记录着此次的战损。

“王将军。”

董裕看着坐着的王方,开口说道。

“少主?”

“少主,你可算是醒了。”

王方赶忙起身,看到董裕无恙,不由松了口气。

跟随董卓多年,他是打心眼里畏惧董卓。

如果少主出了问题,那他可以安排后事了。

“我没什么大碍,就是有些疲惫。”

“此战的战损可曾清点完毕?”

董裕笑着点了点头,旋即声音温和的问道。

“已经统计在册。”

“许主簿,将军报拿来给少主阅览。”

王方目光看向一旁的主簿,吩咐道。

“诺!”

许主簿应了一声,立刻将刚刚记录在册的军报呈递给董裕。

翻开简牍,上面是刻好的文字。

“飞熊军阵亡五百一十三人,伤四十八人。”

入眼的第一份记录,就是飞熊军的死伤情况。

死的这五百余人,大多是累倒在乱军之中,然后被踩踏致死。

由于有着铠甲防护,所以伤者并不多,仅有四十余人。

这也能够看出具装骑兵的好处,在死伤占比之中,伤员会很少,不像寻常军队死者少而伤者多。

很多人都以为一场战争中,当场战死的士兵会很多。

其实不然,伤员才是最多的。

只不过伤员因为得不到良好的救治,在后续的休养中会出现大量死亡情况。

破伤风、伤口感染等等都是致死的关键。

“河北军阵亡七百二十一人,伤一千七百八十二人。”

“西园军阵亡五百七十三人,伤一千五百二十八人。”

“白波军阵亡两千五百六十六人,伤四千八百二十九人。”

参战的四支军队,死伤最重的就是白波军。

由于白波军的整体素质较弱,装备也差,所以伤亡最大。

不过四支军队,都达到了近半的伤亡。

伤亡近半而未崩溃,这已经算是战争的奇迹了。

或许这和战争开始时,董裕的豪气宣言有着很大的联系。

人在面临生死困境之时,如果吊着一口气,大多人都会咬牙坚持下去。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大多数的情况,都是兵力少的一方被逼入绝境才会咬牙坚持,然后扭转败局。

无论是背水一战,还是破釜沉舟。

只有坚持的信念,才能够反败为胜。

“阵亡士兵的遗体,就葬在这片山岭之上吧。”

“伤员要好生照料。”

董裕将简牍重新卷上,叹息的安排道。

“诺!”

王方拱手应诺。

为何董裕不提战后抚恤一事,这源于如今的募兵制度。

如今的兵员制度是募兵制,朝廷或是诸侯以金钱买断一名士兵,而不像西汉时期的征兵制。

由于一开始就交付了募兵的钱,并且每月都有军饷可拿,所以士兵战死是没有抚恤的。

董裕自然也不会为了所谓的同情,就去破坏这个规则。

至少目前来说,他不能去改,否则会再次让董家成为众矢之的。

董家如今的情况,无法承受第二次诸侯讨董,尽管上一次诸侯讨董并没有对董卓的军队造成什么实质性的打击。

“少主,则是我军此战的缴获。”

“请过目。”

许主簿将另一份简牍递给董裕。

“嗯。”

董裕接过简牍,摊开查看了起来。

此次的斩获,除了人头之外,就是战马、武器。

鲜卑人的武器因为铁器的不发达,汉军是不能拿来直接用的,因为质量上大部分都属于残次品。

相比于兵器的斩获,董裕最感兴趣的应该就是战马了。

随着中原进入诸侯混战时期,战马的价格一路飙升,现在一匹优良战马的价格高达数十万钱,而且还是有价无市。

因为掌控着产马区的诸侯,不会为了一点钱而将战争利器战马交易给对手。

就像董卓,也不会将自己的战马售卖给袁绍他们,这无异于在资敌。

“战马...一万六百二十一匹!!”

董裕看着记录在册的战马数量,不由张大了嘴巴。

一战暴富!!

果然,风险和机遇并存。

鲜卑人简直就是大自然给予的馈赠。

(/34185/34185559/14714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