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3 章 我好像有些新的灵感(1 / 1)

相比于幽州的暗流涌动,冀州南部开始陷入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恢复期。

恢复民生、增强商业,是董裕对冀州制定的计划。

古人并不重视商贸,认为商业一旦兴盛,粮食就会因为大量人口跑去经商而减产。

主要原因还是汉代的生产力不够以及人口的锐减。

当然,最主要的因素还有农具。

虽然汉代也开始逐渐转向牛拉铁犁,可是战乱导致耕牛也随之锐减。

犁地依旧是人力为主,这种现象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得以改善。

“主公,如今战事消停,你...你也该着手一些政务了。”

荀攸看着董裕,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一个只会打仗的人,是不可能当好君主的。

在荀攸看来,董裕虽然在军事能力上出类拔萃,可是一点都不插手内政,一天到晚就是玩...那可不行。

仅靠阴谋诡计成不了大事,只有学会如何理政,将治下的百姓治理的丰衣足食,那才是王道。

“嘶,啊,头疼啊。”

“我头有点痛,改天...改天吧,要不让荀彧过来?”

董裕听到荀攸开口,顿时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开玩笑,每天去阅读那么多简牍,他的头都要炸了。

前两天写信让荀彧过来,结果对方直接已读乱回。

并没有说什么来不来,仅仅是说雒阳有多么多么的艰难,他每天有多么多么的忙。

这不禁让想当甩手掌柜的董裕脑瓜疼。

“主公...你...你不能如此啊。”

荀攸走到董裕身边,然后跟着躺下,劝说道。

“你走开!”

“你走开,离我远点!”

“成何体统!”

董裕看到这厮竟然和自己躺一块了,顿时连推带踹的将荀攸踹出了一米远。

“哎哟,主公啊。”

“你不理政务是不行的。”

荀攸捂着略痛的腰子,苦口婆心的劝道。

他就不明白了,自家主公怎么就一直盯着他腰子踹。

这要是给踹坏了怎么办?

“呼!”

“好!”

“我去还不行吗?”

董裕抽冷子一嗓子,给荀攸都吓了一跳。

所谓的政务,简单来说就是各官员对各种事物处理的一些记录,同时还有一些无法处理、决策,需要上边人来进行处理、决策的事物。

“你看看,这写的是什么呀?”

“偷窃这种事情还需要上报,按照律令,该怎么罚就怎么罚。”

“还有这个,城门维护...怎么我一上任就得换门?”

董裕随手抽出两个简牍,一脸嫌弃的说道。

“门是咱们夺取邺城时造成的破损。”

“最主要是上面全都是血,需要重新刷漆,费用上面不是标了吗,你就批复一下就行了。”

荀攸一本正经的指了指落款。

“合着...这是你报的?”

董裕看到署名,顿时一阵头大。

“涉及到钱财,属下需要如实上报。”

“现在虽然看似是小问题,可以后官员多了起来,挪用公款可是大罪。”

“稍有不慎就会演变成大规模的贪腐问题。”

荀攸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旋即一本正经的解释了一下。

“啊对对对。”

“你说的都对。”

“但是你也说了,现在不需要这样。”

“有些时候需要化繁为简,这样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做些更有用的事情。”

董裕抬起头,看向站在一边的荀攸。

“譬如呢?”

“主公啊,这几天你...我不是看你一直。”

荀攸双手比划着,表情古怪的说道。

这几日,由于战后的工作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董裕准备给自己放放假,休息休息,看看妞、喝喝酒。

打过工的都知道,当你看到老板日常潇洒,而你却在苦哈哈的干活时,心里难免不平衡。

“那这样,我干些有用的事,这些活你来。”

“成不成?”

董裕深吸了口气,开始与荀攸谈判。

“那成。”

“只要主公不整日沉迷酒色,都好说。”

荀攸正色的点了点头。

“早这么说不就完了?”

“非得让我来看这些,你来吧。”

董裕一把将手中的简牍丢在案几上,大步离开书房。

“主公,你干嘛去?”

荀攸看着董裕离去的身影,询问道。

他是真的怕董裕继续沉迷下去。

君不见刚刚进入雒阳的董卓也并不是如今这模样。

结果一年不到的时间,成了一个走路都费劲的肉球。

董家的基因不好,荀攸觉得自己有必要时刻提醒。

“我找点我喜欢的事做。”

“正事。”

董裕脚步一顿,留下一句话后逃也似地离开了此地。

这一刻,小董同学是真的明白过来一件事。

为什么古代那么多帝王总喜欢打仗,不喜欢窝在宫里。

没意思啊。

眼睛一睁处理政务,除了吃吃饭、喝喝酒,然后就剩下和妃嫔们研究软件硬化工程。

那日子日复一日,谁都会觉得无聊。

以前董裕不明白,那是因为他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

如今闲暇下来,才彻底顿悟。

离开府衙,董裕动身返回了州牧府。

呃,不是为了回去搞软件硬化。

州牧府的书房内,董裕摊开了一张洁白的锦帛。

[赚钱大计]

拿出笔,在锦帛上书写下四个大字。

没错,董裕需要搞钱。

甄家的钱是甄家的钱,挪用、暂借都好说。

但你不能明目张胆往死里啃。

那不仅丢脸,同时也会使得自己欠的人情越来越大。

别人富不如自己富,这个道理从未变过。

“夫君,听闻你回来了?”

“妾身让人弄了一些解暑的糖食。”

甄姜款款走来,身后的侍女端着一个木托盘。

“解暑?”

董裕神色一凉。

虽然已经时至八月,但是天气还没有完全转凉。

胡天八月即飞雪,那是胡天,跟他汉家老天爷有啥关系?

哪怕是小冰河时期,十月之前,温度都不会太低。

“对啊,弄了些新鲜的梅子。”

“熬煮成汤后,放到井中一夜,才变得清凉可口。”

“夫君快尝尝。”

甄姜拿起汤碗,亲自给董裕投喂。

“等会...我好像有些新的灵感。”

董裕伸出手握住甄姜的手腕,目光一眨一眨的盯着对方。

“夫君...灵感...现在不好吧?”

甄姜脸色有些红,颇有些难以启齿。

“哎呀,不是那个灵感。”

董裕苦笑着摇了摇头。

(/34185/34185559/13472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