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 算计(1 / 1)

第二日秋丫和程筱青带人分头行动,不过让她感动的是今日的百姓好像比昨日要多了许多。

宫里,皇帝起来时已日山三竿,好在今日不用早朝,等他从寝殿出来,发现赵荣棠已经在等着他用早膳。

两人似兄弟似兄妹,更像是朋友,坐在一起用了早膳。

“可去看过母后?”皇帝问道。

赵荣棠颔首:“早上请过安了。”

皇帝这才放心点头。

“母后很担心你,又不敢多问,怕提起你的伤心事。”

赵荣棠笑笑,什么也没说。

用完早饭两人手谈,许是坐累了,赵荣棠打了一个哈欠。

“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皇兄心系国家大事也要注意身子,瞧着都瘦了。”

皇帝起身相送:“云朵的事……你节哀。”

“不然我还能如何,逝者如斯,活着的人更该珍重生命。”

像是算好了一般,正要转身殿外的小黄门急匆匆进来了,附耳在盛安面前说了什么。

盛安面色变了变,朝着皇上的方向看去,像是在征询他的意见。

皇帝蹙眉:“小五不是外人,但说无妨。”

盛安这才说道:“国子监和京中许多学院门前被贴满纸条,京中凡是消遣玩乐的场所关门歇业,拒绝男客,还有……五大军营的钱粮官来报,正在殿外等着要见陛下。”

虽说皇上如今已经收回兵权,可乍一听此话任谁都会脊背发凉,二十几年前五大将军是齐聚京城的混乱可不要再来一次了,想想都吓人。

皇帝面色也阴沉了几分,先吩咐了他给林平传口谕,快速缉拿打砸国子监的乱贼,这才让盛安把五大军营来的人请进来。

五人进来还未行礼,皇帝便挥手免了他们的礼:“直接禀明要事。”

“回圣上,微臣乃是中部军营的钱粮小官,此次面圣是向陛下讨要原本预定给中部军营的那二十万石粮食。”

“微臣也是为了此事,原本春后就该到的粮食现如今还没见个影子。”

“还有我西北,如今和突厥战事吃紧,粮草和兵器供应不及,已经连吃好几场败战。”

“边疆的战士等不了啊陛下。”

皇帝的脸色已经铁黑。

所有事都如此巧合,这都是计划好的。

班妱的粮食,岭南梅家的兵器,原来早就预谋好了。

“先退下,陛下调查清楚必然会给你们一个交代。”

“等不及了,微臣晚回去一日将士们的性命就多几分危险啊。”

赵荣棠看着脸色难看的皇帝,说道:“盛安公公好好把几位将军安排在宫中歇息,今晚之前陛下给他们答复。”

几人交换了眼神,这才跟着盛安出去。

“他们这是在逼朕!”

赵荣棠收回视线:“军队一事妱儿和正午做得确实过分,可京中那些被煽动的女人陛下却控制不了。”

“皇兄可知道我昨日进宫时宫外跪了多少求情的女人?”

皇帝看他。

“数以千计,人都排到了两条街外。”

“那些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关乎繁衍的一类人,武力能镇压得了一时,却镇压不住她们已经觉醒的内心,即便今日让她们安静了,日后势必会有千万万个宋正午站起来。”

皇帝看着她,好一会儿才说道:“你果然是来替她求情的。”

赵荣棠:“求不求情还有必要吗,妱儿和梅家就是大夏两个最致命的命脉,如今筹码都在宋正午手中。”

皇帝沉默,颈部的青筋乍起。

“她们伟大正义,她们是在为百姓谋福,你们都替她求情,可我呢。”

“自从坐上这个位子我就没睡过好觉,我生怕行差踏错成了大夏的罪人,当真以为我冷血无情薄情寡义吗,你以为我看不见那些女官的才能吗,可她们要做的是改变祖宗制度的大事。”

“若此举造福百世,世人只会称赞宋正午是如何排除万难兴女子科举,若因此举使祖宗基业毁于一旦,世人却要把这罪名安在我这昏君头上,无论怎样都是我的错。”

赵荣棠:“当初的太子哥哥在意的是造福百姓,而非史官笔下单薄的只言片语。”

皇帝沉默。

赵荣棠:“大哥继位后收回五大兵符,使大夏成为完全稳固的整体,这是祖宗几辈都不曾完成的丰功伟绩。”

“但是所谓的皇权也不过是基于百信的信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哥身为帝王想必比我更能明白其中道理。”

赵荣棠倒了一杯茶递到他的跟前,皇帝许久没有接。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久到赵荣棠的胳膊都发酸了,皇帝才闷声说了一句:“外祖说反无论做什么都会被骂。”

“最后结果却只有朕一个人抗。”

“你走吧,朕想静会儿。”

赵荣棠:“那五大军营的粮草……”

皇帝直直看着她,像是看透了一般:“此事有劳五妹了。”

赵荣棠愣了一下,拱手:“臣妹告退。”

出了大殿,五位钱粮官正在外面等着,见她出来齐齐行礼。

“有劳五位将军大老远跑一趟了,替我与封地几位王爷道声谢。”

其中一位笑道:“举手之劳,我家王妃说甚是想念殿下,让属下势必把这份思念传达。”

赵荣华含笑应下,带着几人出了宫。

荣国公田潜听说了今日宫中发生的事,赵荣棠一回来便迫不及待问道:“你何时跟五大军营的人联络的?”

“父亲知道了?”

“猜出来的。”如今看她的态度更加确定。

“当时替考一事初见端倪我便察觉到了不对劲,提前和五大军营的几位朋友互通了书信罢了。”

“你就不怕皇上知道?”

“他知道了。”赵荣棠说道,“他让我解决粮草问题,显然知道这一切是我安排的了。”

荣国公沉默了一会儿:“那几个孩子带头在京中搞事也是你出的主意?”

赵荣棠颔首:“软的不行只能来硬的了。”

“可你明知他吃软不吃硬,越是这般逼迫他越不会妥协。”

赵荣棠笑了笑:“不试试如何知道,他坐上那个位子这么多年,早就不是您了解中的太子了。”

荣国公捋着胡须,许久没有说话。

赵荣棠说回去休息了,他才突然想起来什么:“云朵为何没跟穆清秦骁一起回京?”

(/77649/77649455/2638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