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1 / 1)

杨广继位作死不断,隋朝必乱。

倭国,又何尝不能翻身做主?

“诸位说的有理,再观望些时日。”

推古天皇打消了向隋朝遣使的想法,一旦向隋朝认输,她再出兵攻打新罗,百济,就等于是单方面与隋朝宣战。

这对于倭国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若隋朝不惦记倭国,等隋朝的大军散去后,她再攻打新罗,百济也不迟。

“隋朝水军从新罗出兵,已经向我们的九州岛而来。”

正当殿内的人商议之时,九州岛的将领派人前来送信。

“什么!”

听闻此事,推古天皇猛地从皇位上站起身。

隋朝,竟然真的来了。

堂堂大国,为何如此小气,竟然因为一句日落天子,就要灭了她的国家。

“隋朝有多少人?”

摄政王圣德太子较为冷静,并未像推古天皇那般惊讶。

隋朝人未到,急有何用?

当先搞清楚对方人数,以作图谋。

“据说此次隋朝出征主要战船为黄龙舰,此舰船可载一百余人,约有一百余艘。”

“那就是大约一万人左右了。”

圣德太子目光逐渐锐利起来,先前他派遣人入隋朝示好,却被杨广歪曲了好意。

这次隋朝兵马一万余人,实在是太少了。

在海上,谁输谁赢还不一定。

“才这点人,实在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境部臣大将军抓住腰间的佩刀,对于这万余人相当不屑。

“杨广征讨周边国家从未失利,就让他们在征讨我们国家的时候,狠狠摔一个跟头!”

穗积臣副将军言语中充满了自信,他们生活在岛上,水战最为熟悉。

真打起来,不怵那隋国。

“不止,还有五艘五牙舰,每舰可承载八百余人。”

传令的人十分头疼,这些人就不会听他一口气说完?

“你不早放屁!”

“这世上真有承载八百人的大船?”

“岂不是比我们的住宅还大?”

殿内文武得知五牙舰的存在,一个个瞪大了双眼。

能装八百人,那得多大?

他们就算最大的战船,也无法与黄龙舰相比。

“此时求和还不算晚吧?”

推古天皇的舅舅苏我马子难以想象,他们国家与隋朝水军交战失利的后果。

不如早点认输,不至于和那高句丽一样,被人给灭了族。

“笑话,尚未开战便已经认输,敌国虽来势汹汹,我国岂能甘愿俯首?”

圣德太子瞪了一眼苏我马子,隋国既然铁了心要打,你求和又有何用?

“此言有理,那五牙舰虽大,海面却极为难调动,我国船只虽小,却灵便无比,这便是我们的优势。”

“即使打不过,到时候我们再投降即是。”

境部臣大将军接连说道,他是拒绝直接投降的人。

“臣愿意打首战!”

一鹤立鸡群,身长五尺五的高大汉子走出人群。

他便是人称倭国摸着天,长得最为高大之人,看起来极为勇猛。

“好,那便打!”

推广天皇见还有人附和圣德太子,境部臣大将军,这相当于人心所向。

她若是关键时刻怂了,又岂能服众。

当即,倭国开始调动水军,向着九州岛以西的海域集结。

除了水军,陆地上的调动也十分频繁。

从九州岛到四国岛,沿途皆是倭国的步卒。

又设置了各类关卡,就算海战打输了,他们还能再陆地上一站。

……

济州岛以东,大隋舰队。

“侯爷唉,您把俺老程绑着干啥?”

程咬金被捆在五牙舰的船头,神情是相当的无奈。

不是说好了要依靠他吗?

还说有他是福气,您就这么对待福气的吗?

武信看着程咬金笑着说道:“别急,到时候会帮你解开的。”

有了程咬金这个福将,你还别说,这一路上可谓是风平浪静。

就连从南边来的水军将领,也是啧啧称奇。

一直说这里的海龙王和南边的不一样,吃了祭品都办起人事来了。

武信倒是不这么觉得,都是大海,有什么不一样的?

能够风平浪静,程咬金这个福将可以居首功了。

只是这一趟下来,不知道会不会把老程的福气给消耗个干净。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经在暗中标好了价码。

老程,你自求多福吧。

(/61483/61483922/14971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