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见解独到(1 / 1)

看到荷花开得正好,又让人摘了好些,拿到屋子里插瓶。

选了两支插在白瓷花瓶里,放在书房,倒是格外合适。

李越泽晚上回来进了书房,笑道:“这两枝荷花选的倒是不错。”

“就是要这样含苞待放的样子,才能多放几日。”徐嘉云道。

“今日看见那荷花池里还有鲤鱼,倒是有趣。”

“这修建府衙后宅的倒是颇会享受的。”

李越泽笑笑:“我们在京城的新宅也有一个湖,夏日也种上荷花。”

“明年回去,想来宅子的花木也都成活了。”

徐嘉云笑道:“种荷花好啊,荷叶用来做成茶叶,莲蓬和莲藕都能吃。”

“大家种荷花,求的可是风雅。”李越泽失笑。

“夫人倒是不一样,求的是有莲蓬和莲藕可以吃。”

徐嘉云道:“若是每日都吃不饱,哪里来的精力附庸风雅?”

“夫人果然是见解独到。”李越泽说着,打开了一本公文。

徐嘉云问道:“近来你似乎忙碌了些,商行的事情有进展了吗?”

李越泽道:“前些日子是春耕,商行的事情便放了放。”

“如今几个县都在准备了,不过他们都只熟悉自己的辖下。”

“我少不得也要看一看。”

“遥州的境况今年好些了吗?”徐嘉云问道。

李越泽点点头:“免了两年的赋税,也足够遥州的百姓休养生息。”

“等到这两年过去,想来商行也已经有一定规模了。”

“他们能用山货和三个县城的粮食交换,也就解了粮食的困难。”

京城安远侯府。

如今清棠已经会走路了,屋子里是关不住的,早上和傍晚都要带出去走走。

徐嘉雪也会跟着出去散散步,远远见到韩氏和江姨娘走在一处。

既然在一条长廊上相遇,江姨娘给徐嘉雪行礼:“给少夫人请安。”

徐嘉雪淡淡一笑:“大嫂一向不与姨娘们接触的,倒是很喜欢江姨娘。”

韩氏道:“江姨娘知书达理,性情又温和,我自然喜欢。”

“不像是徐姨娘,有些传说中书香门第出来的姑娘,半点儿规矩也没有。”

徐嘉雪道:“徐姨娘没有规矩,但也不算是心机深沉的人。”

“大嫂好好调教着就是了,不过却不要被别人表面上温柔小意打动了才是。”

韩氏道:“我自有分寸,还不劳你费心。”

两人各自走开,徐嘉雪问到:“如今韩氏和江姨娘时常走动?”

闲书回道:“是,自从上回江姨娘见过世子夫人之后。”

“两人便时常走动,不过也没闹出什么事情来。”

徐嘉雪皱眉道:“韩氏最是厌恶徐家,连带着也厌恶我。”

“难不成交好江姨娘是为了对付我?”

闲书问道:“奴婢瞧着不像呢,你儿女双全,是二少爷的结发夫妻。”

“不管江姨娘如何,都是越不过您去的,又怎么能对付您呢?”

徐嘉雪还是觉得奇怪:“韩氏一向直来直去,如今竟也摸不准她了。”

“好好盯着,我就不相信她们能一点儿消息都不露出来。”

落霞苑。

徐嘉曼给徐嘉云去了信,却只收到轻描淡写的回复。

徐嘉云连一句多余的问候都不愿意写,想来更不可能告诉自己什么消息了。

知道自己无力和韩氏抗衡,若是闹事,更加得不到沈蕴容的心了。

着实安静了几个月,沈蕴容也来了几次。

近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天气太热,徐嘉曼觉得没什么胃口。

让人传话,找了个大夫进来,原来是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

徐嘉曼高兴起来,连忙让玉香去禀告给沈蕴容。

玉香想了想劝道:“您若是直接告诉世子爷了,只怕世子爷后面就不怎么来落霞苑了。”

徐嘉曼道:“你知道什么?世子爷被韩氏管得严,就只有一个儿子,哪里能不盼着?”

“本来世子就不经常来了,说不得说了这个消息,他还能多过来。”

“可是......”玉香还是有些犹豫,“世子夫人要是知道了这个消息,想要害您怎么办?”

徐嘉曼道:“这几个月我实在是闷得慌,就算是瞒着,韩氏迟早也要知道。”

“快去告诉世子爷去。”

沈蕴容听到这个消息,也是高兴,赏了些东西给徐嘉曼,晚间也来到了落霞苑。

韩氏自然也知道了这个消息,咬牙切齿道:“如今世子爷不大往那边去了,徐嘉曼这个贱人却怀孕了。”

“这下子又把蕴容的心笼络住了。”

丫鬟出主意道:“近来江姨娘不是想要拉拢您吗?”

“对于徐姨娘您不好动手,倒不如叫江姨娘帮忙。”

韩氏想了想:“不错,在蒋家翻案一事上,我帮她。”

“她自然也要拿出回报来才是。”

“可不是吗?”丫鬟附和道,“您动手除去徐姨娘的孩子难免刻意了些。”

“江姨娘和徐姨娘没什么冲突,动起手来不会让人怀疑。”

韩氏道:“去拿纸笔来,我要给爹得写一封信。”

崇山郡高平府。

盛夏已过,秋高气爽。

徐嘉云轻轻梳理着阿泽的毛发,阿泽时不时翻个身,很是享受的模样。

绮月笑道:“阿泽似乎又胖了一圈儿。”

“夏天的时候懒怠,不爱动弹,也难怪会长胖。”徐嘉云道。

“说来已经是秋天了,山里的果子估摸着都成熟了,咱们空了去商行里逛逛。”

“看看是不是多了许多山货。”

绮月应下:“是,少夫人什么时候出门?”

徐嘉云想了想:“早膳后就出门吧,晚了说不定还好些日头。”

今年李越泽已经是知府,不再是从前的县令,回到京城准备的各种礼品也要丰盛些才是。

来到福州的商行,是两层的商铺。

一楼是福州本地的东西,还有遥州的土产山货。

福州产的的甘蔗和甘蔗制成的各类糖果,这样的东西京城也不少,徐嘉云并没有挑多少。

倒是遥州的山货外面确实不多见。

这个季节好好些山柿子,虽然只有拳头大小,但是内里柔软,滋味甘甜。

(/35259/35259940/2610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