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扬眉吐气(1 / 1)

他还有些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后脑勺。

沈伟忽然来了一句,“那也就是说小时候长得好看的,长大之后会变丑?”

这句话成功的让现场静了下来。

肖朝良抱着甜甜颠了颠,“小时候好看的,长大后肯定更好看,哪里有丑的,你小时候长得丑还是好看?”

直接怼了沈伟,这家伙就是不会说话。

沈伟也不急,还是那吊儿郎当的模样,“我小时候长得可好看了,比朗朗好看。”

牛大壮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朗朗,“你没有朗朗好看。”

噗嗤!

其他人都笑了起来。

这是一个老实人。

福婶见有人带孩子,也去灶屋帮忙。

做了一份麻辣水煮肉,还有一些凉菜小菜等。

吃得这些人看胃口大开,两条五六斤的大鱼,吃得干干净净。

沈伟吃了很多次丁玉晴的手艺,还是感叹,“嫂子的厨艺就是好,这麻辣微儿,多一分不多少一分不少。”

牛大壮就算不怎么吃麻辣的,也是嘴都没有停下来过。

“对,嫂子的厨艺太好了,我在食堂吃那些麻辣鱼,不是太辣下不了口,就是太麻,不敢下口,嫂子这个好吃,吃了回味无穷还想吃。”

他老家那边不怎么吃辣的,还是来了这里读书才学会了麻辣。

不敢食堂的饭菜都很极端,平时打菜也是打一些不怎么辣的吃。

只有偶尔聚会什么的,才会吃一些辣的。

“那以后常来,我做好吃的给你们吃。”

沈伟,“嫂子,你不说我们也会常来。”

他们吃了午饭就回学校去了,开学的第一天还是有很多准备工作。

而肖朝秀也跟着回了学校,她也要去和同学打好关系。

丁玉晴给了她不少小吃,什么豆干儿啊,还有一些瓜子花生之类的。

而丁玉晴本人是没有再去学校,明天开始上课,她已经拿到了课表,直接去上课就是。

很快福婶还真的帮她问道了门面的事情。

“玉晴,这是一个工厂的门面,有两层,四个面门,有些大,你要不要?”

福婶觉得她不会要,这个门面太大了,她也是听街道说的。

说是现在工厂发工资困难,想把这个门面卖了。

“去看看才知道,他们负责人准备要价多少?”这样工厂的门面是有些麻烦,但是现在私人的门面也很少。

“这个不知道,不过我可以帮你问问街道那边的人。”

福婶看她还真的想买,就不由得惊讶,这么大的门面起码是上万。

他们也买得起?

那得多有钱啊。

她们去了街道处咨询这个门面,街道处那边也很诧异,没有想到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来买。

不过她还是问了那边的负责人。

这四个门面和二楼全部买下来的话,一共十万块。

这点钱对于丁玉晴来说,那也不算少,但也不算多。

她还是能拿得出来的。

所以当即就决定要买,因为她是私人买,跑手续什么的都陆陆续续的跑了一个月左右。

在放假前夕,才终于办妥。

这一个月,丁玉晴那是陆陆续续的加大了给张明他们的货。

这对于张明他们来说,那也是跟着赚钱,合作非常的愉快。

放假,肖朝良和丁玉晴就准备回乡下了,而肖朝秀不打算回去。

她觉得自己的身份现在很尴尬,回去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还要住哥哥家里。

而且现在玉晴家里,住着她爹娘还要姐姐外甥女等等,她总觉得自己太多余。

所以还是决定不回去了,在学校更好。

丁玉晴知道她的想法,但是这个也很难改变。

肖家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

他们回到南山沟,南山沟的人都很热情,因为这是他们村里出去的大学生啊。

特别是程大福,脸上有光一样,现在他去镇上开会,都格外有脸。

赵大红看着他们回来,那是抱着丁玉晴好久,“终于回来了,这个月我和你爹都不习惯。”

说着说着眼睛就红了起来。

“娘,快看朗朗和甜甜,他们都天天喊着外婆呢。”

“哎哟,我的宝贝,来外面抱抱……”注意力马上就到了孩子身上。

丁玉娟生了,现在正在做月子,生的是一个儿子。

看到儿子的那一瞬间,她的情绪变好了好多,整个人容光焕发一样。

她坐月子是在丁卫国这边的泥土房子这边。

因为乡下有风俗,坐月子不能去别人家里,不然会影响到别人的运势。

非常忌讳这个。

就算丁玉晴不介意,但是赵大红也坚持她回家。

所以赵大红和丁卫国还有乐乐都搬回去住了。

现在只有肖朝良一家四口住在这边新屋。

丁玉晴带了两罐奶粉回来,知道她姐差不多这个时候该生了。

“姐,怎么样?”

丁玉娟的状态不错,脸颊有肉,就是起色不怎么好,但是应该养一养就回来了。

“玉晴回来了,我很好,没事,这次生孩子特别顺利,就是你们帮我养得好。”

“你是我姐,还说那些做什么,只要好就行,我看看外甥。”

“小娃看看你小姨来了。”

看了看这个小孩儿,和当初朗朗甜甜也差不多,皮肤都是红红的,还没有张开。

“玉晴,我生了儿子,以后咱爹就有孙子了,再也没有人说咱们家绝户了。”说着说着丁玉娟眼睛红了起来。

这样的闲言碎语,她们听到很多年。

村里人一直嘲笑他们家,都欺负他们家。

现在这一刻,她感觉扬眉吐气了。

“姐,你坐月子,可不兴哭的,咱们家小娃,长大以后肯定会特别能干。”

“嗯,我一定好好培养,像他小姨一样读书考大学。”

她擦了擦眼睛,“我就是太激动了,被人欺负怕了,现在那些人不会再欺负咱们了。”

她就是这样想的,只要有了儿子,那腰杆儿就硬了。

丁玉晴也很难改变这样的想法,这样的想法在农村根深蒂固。

只有以后随着时代的浪潮,才会渐渐的改变。

“你可不要激动,要保持愉悦,咱们小娃以后要靠你,你可要好好养身体。”

(/79153/79153067/2644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