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罪(1 / 1)

清晨在一片鸡鸣声之中慢慢地从东边升起。

点点红光普照大地,照着一个个匆忙的身影。

和昨日相比,安渠县多了几分热闹。

一个个身影朝着县衙门的方向而去,争先恐后。

往日里赖床的人今日也起了个大早,跟着大伙一起赶着去凑热闹。

姜姒脸上带着面纱,正随着人流一起走动。

虽然很满意自己今日化的妆容,但是临出发之前,姜姒还是戴上了一方面纱。

她想给表哥留个小惊喜,看看表哥看到自己这副模样到底是何反应。

一想到这儿,姜姒心底便涌上一阵说不出来的激动,面容红晕正盛,比涂抹胭脂的时候还要艳丽。

好在有着面纱的阻挡,加之众人忙于赶路,倒是没人注意到姜姒这突如其来的面红耳赤。

县衙门离得不算远,没多久便到了。

姜姒自以为她们来得算早了,没想到别人来得更早。

县衙门还未开门,已经密密麻麻围了一大堆人。

有老有少,男男女女,有些小孩坐在大人的肩头,正好奇怪地四下张望着。

若不是知道今日是审判胡仲文的日子,这模样倒像是来看唱戏的。

人们议论纷纷,无不是细数胡仲文之罪行。

有个汉子说到激动处,银牙紧咬,脸上的肌肉也在颤抖。

而后姜姒才知道,原来这人的妹妹在溪边浣纱之时,便被胡仲文抢去当了小妾。

那女娃也才十一二岁,不通人事,便这么被胡仲文那畜牲破了身子,甚至还怀上了他的孩子。

可那女娃自己就还是个孩子,哪里到了当娘的年纪。

女娃看着日渐大起来的肚子,心下恐慌,甚至连精神都有些失常了。

一场意外,孩子没了,女娃也没了。

女娃甚至连个像样的葬礼都没有,就穿着一身沾了血的衣裙,草席一卷,直接扔回了女娃的家门口。

女娃的父母本就忧心自己的女儿,见到女儿如此惨状,当场便晕了过去,不省人事。

这事以后,汉子的母亲便神色抑郁,一副病怏怏的模样。

总是哭喊着自己对不起自己的女儿,若不是她那日偷懒,也不会轮到女儿去浣纱,更不会被胡仲文那畜牲要了去。

可人站在那儿,却被发狂的畜牲咬了一口,又如何能怪到人的身上呢?

男人有心为自己的妹妹讨回公道,可胡仲文作为安渠县的土皇帝,又哪是那么容易被他们这些平民百姓状告的。

大胆状告,最后也只是落得个吃板子的下场罢了。

但现在,终于有人不惧怕胡仲文的势力,直接将他关入大牢,今日还要进行他的罪状审判,这怎能让他们不心潮澎湃。

这位京城来的贵人,可真是他们的大贵人啊!

伴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潮声,县衙门的大门嘎吱一声,由内朝外地推开。

“来了来了,门开了!”

百姓一个赛一个激动,争前恐后地看向大堂之处,恨不能将用眼神将胡仲文的身子盯穿。

两排衙役手拿长棍,小跑进入大堂之内,步伐整齐,气势如虹。

“威武!”

衙役口中喊着威武二字,又整齐又大声,手中的长棍极有规律地敲击着对面,那声响直接盖过了繁杂吵闹的人群声,百姓们纷纷被衙役们的气势压住,不敢再大声说话。

乖乖,这还是第一次见衙门的衙役们如此有气派。

不过这些衙役一个赛一个眼生,精神面貌都很不错,倒是没有以往和胡仲文狼狈为奸的那些人。

伴随着声声震耳欲聋的“威武”声,太子穿着一身四爪蟒袍,那蟒仿若活了似的,威压深重、气势磅礴。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衙役们朝着太子行礼,毕恭毕敬,神色端正。

“太子殿下,那是为我们主持公道的太子殿下!”

人群中一个机灵的小伙子突然大声嚷嚷,一脸激动,随后连忙跪下来朝着太子行礼。

周遭的人听此一言,浑身一震,连忙跪了下来,毕恭毕敬地磕头行礼。

太子看着下方乌泱泱跪了一大片人,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冲动,浑身又开始充满了干劲。

“平身!”

“谢太子殿下!”

百姓们鹦鹉学舌便跟着衙役们说话,个个神情激动,面红耳赤。

好家伙,他们也是见过太子殿下的,太子殿下还给他们断案咧!

太子掀起眼睑,自左向右看了一圈人,随后朗声说道:“想必大家应该知道,孤今日来衙门的目的?”

“给胡仲文定罪!”

“给胡仲文定罪!”

太子听着下方整齐的声响,嘴角微勾。

“没错,今日便是要给原安渠县县令胡仲文定罪!”

“好!”

“好!”

百姓们仿佛化身为太子殿下的拥簇者,一个个喊得声音都要裂开了。

随后太子声情并茂地阐述了自己来巡视黄河一事,又着重提到了安渠堤坝,那是朝廷为百姓们做的一大“实事”。

周遭的百姓听到安渠堤坝,个个都满怀感激地看着太子殿下。

唯有姜姒,突然白了脸,指尖发颤。

不能再磨蹭了,今日一定要将安渠县会发生洪灾的事情告诉表哥!

再过几日,怕是要开始陆陆续续地下雨了。

太子陈述了一遍自己来巡视黄河的目的,随后又讲了一通皇帝如何如何爱民如子,关心百姓,又一番铺垫之后,这才真正开始今日之主题。

“孤第一次来到安渠之时,便觉得此处风景独好,民风淳朴,可是百姓却似乎过得不大安宁,眉目间似有忧愁。”

“那会儿孤忙于政务,匆匆回京,直到这一次,孤才知道,为何安渠的百姓如此之忧,因为安渠这里,有一个胡仲文,他比那吃人的大虫还要可恨,吃着百姓的骨,吸着百姓的血安渠的百姓,瘦骨嶙峋,他自己却吃得肥头大耳!”

“孤这几日每每念及于此,便忍不住涕泗横流,辗转难眠。”

太子说得声情并茂,眼中似有泪花,眼底乌青一片,脸上还有倦色,把一众百姓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十几年来被胡仲文这贪官磋磨,今日终于得以除掉这害人的“大虫”了!

(/26196/26196887/2652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