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李夫人上门(1 / 1)

离长公主的生辰还有两天。

赵明月想给长公主大办一场,但是长公主不愿。

她说她身子都还没好,丈夫儿子也都不在身边,她不想操办。

赵明月便也只能算了。

只咱们自己一家人在家好好吃一顿就是了。

这日一早,赵明月带领上官绾和商画画早早的来了慈恩堂。

她们三个亲自伺候长公主梳洗打扮。

“你们几个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般,能被你们这么伺候啊,我开心的很,也是我的福气。”

上官绾立刻便笑着殷勤道,“姑母可不能这样说,能伺候您才是我们的福气呢。

少夫人,你说是不是?”

赵明月不管她的阴阳怪气。

自然地接话,“母亲疼爱我们,是善意的播种,我们真心回报母亲,是结果使然。

母亲,你今日很美。”

长公主从铜镜里看到三个忙碌的孩子,她们都是真心又诚意。

商画画脸上的伤已经淡的很了,不细看几乎是看不出来的了。

她心里欢喜。

“嗯,我也觉得今日的我,无人可比。”

众人都笑了。

熟悉完毕,众人正式在外间给她磕头敬茶,祝她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这个是我和三位姨娘一起为您绣的寿礼,希望你喜欢。”

她并未独占功劳,也不偏袒谁。

就算陆嫣儿只绣了一点点,她还是把她算进去了。

长公主摸着那栩栩如生的复杂图案,还有上面飘出来的阵阵幽香,是她最爱的牡丹花的香味。

她欢喜的嘴角都合不拢。

“好好好,真好,你们几个有心了,如霜,一会儿记得赏她们。”

众人磕头,“谢母亲赏。”

这一天,上官绾和商画画也被允许坐在了桌上。

她们本是妾室,不该坐的。

但是今日特殊。

便一起了。

而远在天边的霍凛然父子也分别对月而饮。

霍凛然喝完酒便昏昏沉沉的,他跌跌撞撞的回了自己的帐篷。

“谁?”他刚一进去便听到里面有动静。

长剑出鞘,他的目光里哪还有一丝混沌,只有一片清明和犀利。

……还有杀意。

陆嫣儿本来只是来给他铺床铺的,闻言也不敢藏躲,连忙举起双手转身。

“少爷,是我。”

霍凛然震惊不已。

收了剑上前,“你怎么来了?”

陆嫣儿脸上黝黑,她这段时间跟着士兵们一点没矫情,皮肤都粗糙了很多。

脸上似乎还晒出了一点雀斑,淡淡的,倒是不影响她本来的美丽。

“少爷,我想你了……”

她上前用力抱住霍凛然。

霍凛然原本是心情低沉的,被她抱住的一瞬间,她柔软的身段也将他僵硬的身子融化了般,他也软了身抱了抱她。

“那你也不能追过来啊,行军是男人的事儿,也是辛苦的事儿,你不该跟过来的。”

陆嫣儿摇摇头,“不,我就是要跟着少爷,我不想离开少爷……少爷,你不要赶我走。”

霍凛然摸摸她的头,“都到这儿了我还怎么赶你走?你这段时间都是在哪儿?”

他想借机推开陆嫣儿,但是陆嫣儿可没那么容易放手。

她的手臂如藤蔓,终于缠绕上自己日思夜想的大树,她怎么能放手?

“我在伙房,我经常给你送东西过来的,只是你一直忙着,没注意看我。”

她越说还越有些委屈。

“少爷……”

霍凛然心中了然了。

轻轻拍拍她的背。

“以后就留在我身边伺候吧,在我屋子里搭个小床就是。”

反正他睡觉都是合衣睡得,到也无所谓的。

陆嫣儿却想歪了。

脸上一片红润,“好,都听少爷的。”

……

“谁?你说谁找我?”

长公主有些诧异自己听到的。

所以多问了一遍齐嬷嬷。

齐嬷嬷也是惊诧的。

“李夫人,兵部尚书李大人的夫人,她求见长公主。”

长公主拧着眉想了好一会儿。

“难道是她觉得李松剿匪是我示意的?她是来质问我的?”

齐嬷嬷不解,“我觉得应该不会吧……她自和大人成亲这么多年,从未因为大人喜欢你而找过你的麻烦啊。”

长公主觉得也对。

想了想,还是很想不通,便干脆不想了,“让她进来吧,直接问她要做什么就是了。”

只是她眼眸里还是深邃的。

李夫人一身深青色梅花纹锦衣走了进来,一身清冷淡漠,自从佛寺去后,她浑身便是这般气质。

她进来规规矩矩的行了礼。

长公主让她坐下。

“李夫人甚少来找本公主,不知这次来可是有什么事儿?”

李夫人面上挂着淡淡的笑容,“知晓长公主受伤 ,本该早些来探望的,是我失礼了。”

长公主道,“无妨,你若早点来的话我还躺在床上呢,都没办法招待你。”

二人闲话几句。

李夫人就是不说正事。

齐嬷嬷和如霜顿时明白过来是她们在这儿碍事儿了。

于是说道,“长公主,我们下去给李夫人泡茶。”

长公主点了点头。

二人退下后,殿里再无其他人。

李夫人明白这是长公主给她的机会,让她说清楚这次来的目的。

李夫人脸上笑脸收起,连忙说道,“昨日我收到大人传回来的信,他与杭州的途中被人暗杀,他没受伤但是却去了王家……”

长公主一怔。

顿时便知道是谁的意思了。

忙道,“李大人怎么说?”

李夫人,“大人说他会带着王家给他的护卫队带着军队继续前往杭州。

长公主,你能不能劝一劝?”

长公主前面的话还没消化完。

最后一句她却不懂了。

“劝?劝什么?”

劝李松不要让人保护着过去?

还是劝李松要和暗杀的人拼死顽抗?

她不解。

李夫人道,“王家是谁?那是王贵妃的娘家,而王贵妃生的是二皇子和三皇子,若大人和王家有了牵扯, 岂不是就代表要支持二皇子或三皇子了?

他一直清正廉明,这么多年来从不站党派之争,我不希望他被冠上‘二皇子党’‘三皇子党’名声。”

这也是她原本什么都不想管但是在知道这件事后不得不出手的原因。

一旦涉及党派之争,支持的人将来赢了便是股肱之臣,便会被人忌惮,所谓高处不胜寒。

一旦支持的人输了,便是丧家之犬,结局凄惨。

无论是哪一样,她都不想。

长公主不解,“王氏到底也是四大家族之一,虽不及崔氏,但皇后父母皆亡可不如王贵妃还有雄厚的娘家父母兄长撑腰。

你难道不觉得二皇子三皇子比太子和四皇子机会更大?”

(/52835/52835818/2717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