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丁原死,董卓废帝,镇北军兵压司隶(1 / 1)

“好!好!好!女婿拜谢岳父大人荐才,不知元叹在何处?”

刘俊非常高兴的向蔡邕行了一礼,连忙问道。

“就在殿外!”

“快快有请!”

不多时,一二十多岁青年缓缓走进,一番交谈之后,刘俊正式任命顾雍为广阳太守。

只待徐庶回归,出任代郡太守之后,整个幽州便完全实现了大换血。

“还是不够,文若,元皓,你二人广发聚贤令,号召天下有才之士前来幽州为官。

汉州、平州、幽州都需要大量人才为官为吏,更要为未来做好筹备。”

“诺!”

田丰、荀彧二人领命,立刻开始发布聚贤令。

按照刘俊的要求,幽州求贤,不看出身,只看本领。

无论你是武艺高强之辈,还是善于运筹帷幄之才,或者是有治理地方之能,断案叛罚之事,都可以前来幽州为官。

只要才能出众,镇北王不吝高官厚禄以待!

商量好一切,镇北王府大摆宴席,刘俊兑现了自己之前的诺言,陪着张飞等人大醉一场。

半个月后,郭嘉与徐庶双双归来。

郭嘉之前镇守辽东,如今与田畴做好交接,又重新回到辽西。

而徐庶是在得到刘俊传信之后,立刻就马不停蹄的奔赴幽州而来。

同时,还带来了自己的同窗好友,崔钧、崔州平和石韬、石广元,孟建、孟公威。

这三人都是徐庶特意在荆州为刘俊拉拢的人才。

他这些年在荆州可不仅是去求学,同时他还在掌控南方暗卫的同时,为刘俊物色人才。

尤其是诸葛亮和庞统这两个人,是刘俊交代给他的首要目标。

只可惜,如今的诸葛亮和庞统,才十四五岁的年纪,而且才刚拜入鹿门书院。

虽然已经初显不俗的才能,但毕竟还没学成,没办法拐带回来。

对此,刘俊也是有些惋惜,只是让徐庶不要断了与二人的联系。

至于崔钧、石韬、孟建三人,刘俊直接让他们成为田丰、荀攸、荀彧三人的副手。

好好学习和适应幽州政务,并表示将来必有大用。

崔钧和石韬都擅长内政,分别做了田丰和荀彧的副手。

孟建虽然也擅长内政,但还有些偏向于军略,正好与荀攸差不多,于是做了荀攸副手。

三人自然也非常兴奋。

他们可以说是听着刘俊的英雄故事长大的,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听说了刘俊带兵大破草原十万重兵。

随后刘俊被封冠军侯,镇北将军。

后又覆灭鲜卑,驱逐匈奴,建立汉州,平定黄巾之乱,被封镇北王。

可以说刘俊的一步步走来,传奇故事早就被无数人传颂,自然也受到许多年轻人的追捧。

就如同后世追星一样。

所以徐庶一说自己是镇北王麾下,邀请他们三人共赴幽州,三人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而且,随着刘俊名声越来越大,田丰、荀彧、荀攸等人的名声也是越来越高。

荀攸在外面传言乃是刘俊谋主,田丰则不弱于古之萧何、荀彧则是早就被传有王佐之才。

能够跟随三位大才身旁学习,将来前途自然是不可限量的。

更何况还有徐庶这位同窗好友,一回幽州就被任命为一郡太守,三人内心就更加有底气了。

光和六年十月底,暗卫再次传来消息,董卓用重金收买丁原义子吕布,吕布于洛阳城外军营之中,斩杀义父丁原。

随后带领并州军投靠董卓,再次拜董卓为义父,董卓在洛阳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第三次提出废刘辩帝位,拥陈留王刘协为帝。

此时的董卓,已经彻底掌控洛阳,一家独大,以军威,慑服百官。

一时间洛阳百官人人自危,不敢再触怒董卓,只得唯董卓之命行事。

听到这则消息,刘俊知道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了,于是召来贾诩。

“主公!”

“文和来了,坐!”

“谢主公!”

刘俊直视贾诩:“如今董卓独霸洛阳,主张废帝,拥立弘农王为帝。

恐怕这事要是办成了,废帝与太后都将惨遭董卓毒手。”

贾诩闻言,深以为然道:“主公所料不错,董卓麾下谋士李儒,曾与我为友,此人心狠手辣却是富有良谋。

若废帝之事成,他是决计不会让废帝活于世间,徒增烦恼的。”

说到这里,贾诩突然一愣,震惊的看向刘俊道:“主公难道是想迎废帝入幽州,拥立为帝,以讨不臣?”

刘俊摇摇头:“不,我是想悄悄把她们母子俩接来幽州,好生安置。

将来用不用,以后再说,但我确实不想看着他们孤儿寡母就此命丧董卓之手。”

贾诩闻言,眉头紧锁,在思考着这件事情的得失利弊。

良久,贾诩继续道:“主公是想要召回高顺的陷阵营了?”

刘俊一愣,随后再次摇头。

“高顺还有他的使命未做,暂时还是需要留守洛阳。”

说到这里,刘俊也是一阵头大。

高顺一直都是充当着守护天子的名义留在皇宫。

但如果要把何灵思母子俩接出来,那高顺的一千陷阵营就好像没有了继续留在洛阳的理由了。

董卓是不会再让高顺继续保护新任皇帝的。

他之所以要废帝,就是想把年幼的刘协掌控在手中,好更进一步左右朝堂。

一时间,两人都有些进退两难,他们虽然都智谋超群,可也终究是一介凡人。

最后,贾诩只能叹息道:“不若暂时不接出废帝,派镇北军大军压境,兵威洛阳,甚至不用到达洛阳。

只需要屯兵冀州魏郡,威慑司隶便可,让董卓不敢妄动。”

刘俊闻言眼前一亮,点头道:“如此一来,还可以书信一封派人送给董卓,让他好好善待太后与陛下,同时言明,若他敢动陷阵营,那镇北军就直取洛阳!”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完善着计划。

最终,两人决定,何灵思和刘辩依旧留在洛阳。

由赤龙军六万七千人驻守魏郡,与张辽、赵云的两万大军,合计八万七千大军,诈称十万,威慑司隶。

想要明目张胆接刘辩离开洛阳是不可能的,董卓不傻。

否则刘辩以正统皇帝的身份,下令召集天下勤王之师一起讨伐董卓,那他就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了。

(/88593/88593455/15153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