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轘辕关(上)(1 / 1)

可问题哪有这么好解决。

要守住这轘辕关,就要挡住面前数十万黄巾贼。

数十万黄巾贼,凭借手中这八千残弱之军如何能做到?

董卓转头看向城头之士卒。

在黄巾贼来了后,一个个面色惊慌,浑身颤抖。

军无战心,士气低迷。

就这样的兵,如何能挡得住士气高昂的黄巾贼。

董卓嘴角苦涩了一起来。

这一次!

恐怕真就要为国尽忠了。

可他放不下跟随他的一众亲侄啊!

就在董卓担忧之时。

轘辕关外的黄巾军动了!

只见黄巾军中,前排辅兵迅速行动,一门门简易的攻城器械被搬了上来。

同时!

开始搭建稳固的高台。

黄巾军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在布置营寨。

将一排排拒马以及土堆立起。

防止轘辕关内,守军会突然出城袭击。

董卓可不是好相与之辈。

万一见事不可为,垂死挣扎,突然出城袭击。

这造成的后果可就不敢相信了。

李渊这十多万大军在轘辕山上拉出了数十里的长龙。

一旦大军混乱起来,死伤不计其数。

李渊必须要稳重一些。

来到轘辕关下!

李渊看着前方横贯在两座山峰中间的关隘。

高数丈有余,女墙上人头耸动,数量绝对不少。

“守城之人居然是董卓?有意思!”

李渊目视关头。

似乎有道臃肿的身影站在关头。

这个臃肿并不是肥大的意思,而是被厚厚一层盔甲笼罩,显得臃肿不堪。

李渊带着亲骑出现在了轘辕关外。

与此同时!

董卓的目光也看向了黄巾贼前列,那数十名贼骑拱卫的金甲将领。

“看样子那就是贼首了,如果本将现在带兵出关冲杀一阵,是否会有奇效?”

董卓手捋着胡须,双眼眯成一条缝,看着城外黄巾贼立起的大营。

“不愧是能击败皇甫嵩的贼首,营寨搭建的滴水不漏,想要出城偷袭已是不可能了!”

董卓暗叹了一声。

“只希望朝廷的支援快一些吧!”

董卓的目光穿过层层山峦,望向远方的洛阳城,心中涌起一股无法言说的悲哀。

“大汉怎么突然变得如此动荡不安?”

董卓不由的悲观道。

回忆起过去几年,大汉边境频繁受到胡人的入侵,但朝廷却无力制止,只能被动选择防守。

而如今,内部又爆发了规模庞大的黄巾之乱,波及八州之地,使得整个大汉陷入了混乱之中。

这真是内外交困,让人忧心忡忡。

董卓身为陇右人氏,尽管被闲置在洛阳,但通过家族的渠道仍能获取到一些消息。

据他所知,凉州今年遭遇了严重的旱灾,时至五月,仅仅降下了一场小雨。

由此可见,今年的庄稼收成恐怕无望了。

而且,就连草原地区也面临着严重的灾荒,羌人头领们四处奔走联络,局势十分紧张。

这样下去,凉州极有可能会引发一场巨大的动乱!

想到这里,董卓眉头紧锁,心情愈发沉重。

如果凉州真的发生动乱,危及三辅。

西面长安在受到威胁,那可真就四面临敌了。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大汉有种江河日下的情形。

难道四百年大汉又要经历一次乱世了吗?

那么,对于未来的路该如何走。

董卓心中充满了迷茫和困惑。

“杀!”

突然一声怒吼声响起。

瞬间打断了董卓内心中的胡思乱想。

连忙看向关外。

关外的黄巾军已经整装待发。

云梯,工程车,各类攻城器械已全部推了出来。

董卓甚至看到了数十架床弩。

“黄巾贼为何有弩?”

董卓惊愕万分。

哪怕在边地都很难看到床弩。

而黄巾贼居然一下子推出十多具。

“叔父,别忘了颍川可是韩国故地,弩弓盛行!”

旁边的子侄连忙提醒道。

董卓这才恍然大悟。

随后就是咬牙切齿起来。

“该死的黄巾贼,全军准备,黄巾贼要攻城了!”

董卓拔出腰间的环首刀对着周围的将领吼道。

“喏!”

随着黄巾军动弹,城头的汉军也连忙把守住各个城头。

垒石巨木纷纷被搬了出来,大捆大捆的箭矢也被放在城墙角落。

站在城墙后,手持长戟的汉军神色紧张的看着城外的黄巾贼。

城外!

“大将军,攻城器械已准备完毕,辅兵已就位,随时可攻城!”

几名队头向前汇报道。

“好!!”

李渊点了点头,随后看向前排准备好的辅兵。

“攻城!”

李渊骑在马背,唰的一声拔出腰间的宝剑怒吼道。

亲兵立刻吹响牛角。

呜~!

号角声吹响。

与此同时!

磊磊的战鼓声也同时敲响。

听到命令的前排千余名辅兵,在各自队头,什长的带领下爆发出了怒吼。

“杀!”

辅兵扛着云梯,或推着云梯车,开始向前推进。

与此同时!

呼呼的箭矢声响起。

前排的床弩拉近弓弦!

“放!”

在一名名工匠的操作下。

一根根如长矛的箭矢飞射而出。

咚咚咚!

长矛如钉子钉在了轘辕关上。

“啊!”

也有城头的汉军不幸被床弩射中。

直接将人射穿,钉在了背后的城墙上。

吓得周围不少士卒连忙后退。

眼睁睁的看着被钉在墙上的士卒毙命。

“都愣着干什么,快回去!”

立刻就有汉军将领前来指挥。

在将领的驱使下,这些第一次经历生死的新兵勉勉强强平复了心中的紧张,来到了城墙。

“杀!”

辅兵由远及近,扛着云梯,或推着攻城器械来到了城下。

哐当!

云梯被钩在了城头。

任由城头上的汉军推动,丝毫没有推翻的迹象。

“冲上去,先登者重重有赏!”

带队的伍长,什长可都是老兵。

在各自伍长,什长的催促下,一群紧握着环首刀的辅兵开始快步爬向了城墙。

辅兵可没有什么好的装备,能人手一把刀,就已经对得起李渊的良心了。

给这群新兵要这么好的武器干嘛?

反正辅兵都是消耗品。

能打的士卒可都在战兵营当中。

当然也有不乏能打的辅兵,因为没有人头还继续待在辅兵。

那就只能怪他们命不好。

被李渊第一批推出来,来消耗汉军箭矢以及体力了。

(/82655/82655233/16612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