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狼接一浪,浪浪都强(1 / 1)

苏媚娘是个典型利己主义者。

宁缺也是一个利己主义者。

他清楚如何拿捏这种女人。

这些年来,她常常偷偷拿宁家的东西便卖,加上宁缺给的零用钱,七七八八口袋肯定进了不少。

顶级成功学那一套,对于贪婪的苏媚娘而言,那完全就是降维打击。

当天宁缺就跟苏媚娘来到了钱庄,当看到足足有接近一百多两白银,虽然有了心里准备。

但还是吃了大惊。

要知道,辽国进入饥荒年已经有了三年的时间。

权贵吃喝玩乐,百姓年年尸殍遍野。

朝中百官尚无一人可用,皆是官官相护。

这也是为什么辽帝禁封科举考试三年,打算重用百姓子弟的根本原因。

青城县,还算得上是相对富饶的地方。

寻常人家一年公职人员最高收入也不过小小碎银几两,这还算不错了。

更加别说温饱都成了温度的贫苦百姓。

一百两银子是个非常不小的数目了。

苏媚娘担忧,“夫君,你可不要骗我啊,这都是我辛辛苦苦攒的血汗钱。”

“你若是赚了钱,你得给我分红。”

宁缺心满意足将白银兑换成了一百两的银票,淡定塞进了袖中。

拍了拍苏媚娘肩膀道,“你投资我这潜力股准没错的,信哥。”

宁缺展开调查。

青城县,清风楼已经被抄了,当即首富李万三已经被打入大牢,秋后问斩。

这是板上钉钉的时候。

宁缺再也没有了阻碍,以他前世的经商头脑加上故人智慧,想要崛起是轻而易举。

一百两白银,宁缺拿出了五十两白银找到了刘郡守。

刘郡守看着面前五十两白银,吃惊不小。

响起女帝所说,若宁缺是个贪财之人,也不需要重用。

这可是在考验期间,他就没有想到宁缺竟敢在这个关键时候,拿五十两来贿赂他?

孰轻孰重,刘郡守分得清楚。

一脸不悦道,“宁缺,你这是何意,莫非你是在贿赂本官?”

宁缺不傻啊。

所谓打蛇打七寸,送礼要送心坎上。

宁缺摇头,“刘郡守大人,这并非是贿赂耸立,而是商人跟父母官的合作,这五十两代表我的启动资金,并非空口无凭。”

“你什么意思?”刘郡守摇头冷笑。

这种套路,他早就见多了。

曾经不少县的富商,都是变着法送他钱

但可惜,他是廉政清廉的好官。

而宁缺也可惜,是个守财奴,钱他绝对不会白白送人,如今也不会去送。

“刘郡守大人,这些年来,青城县百姓,为何生活越来越苦,甚至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刘郡守淡淡道,“你说说看。”

宁缺作揖,“并非百姓不够努力,好吃懒惰,而是经济无法流通。”

“富饶之地,只会越来越富饶,贫穷之地,也只会越来越贫穷,整个辽国经济处于一片死水。”

“若此时能够将经济流通,宁缺至少可以保证,带动整个青城县百万人赚钱。”

刘郡守初时没有把宁缺的这番话放在心上。

可一听到能够让经济流通,他倒是来了兴趣。

确实如此,他作为三十二县的郡守,也一直致力于想办法改变各大县的贫富差距。

但可惜,他能力有限。

文道之国,目前有个巨大的弊端。

百姓一头扎进其中,忘记了辽国本是农耕大国。

但文道变法又是如今治国根本,无法动摇。

他一个小小郡守,在女帝面前人微言轻,不敢乱说。

私底下,宁缺现在说到了他的心坎上,引得刘郡守感触万千,仿佛找到了知己。

“宁缺,你有什么想说的就直说吧。”

宁缺一笑,猛然跪地,诚挚道,“宁缺不才,想要为庆城县百姓谋取生存之道。”

“想要求刘郡守将清风楼批给我,由我的文采,吸引外地游客,打通经济流通。”

“好!”刘郡守激动拍桌而起,“宁缺,我辽国就是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

“那些所谓读书人,没有一个如你这般为百姓请命。”

“他们平步青云之后,哪个不是嫌弃自己出生早已经忘记了入仕途的初衷。”

刘郡守曾经带出去好几个人才,最后皆是没有为自己家乡做半点贡献。

宁缺给了他不一样的感觉。

“我可以将清风楼批给你,但是...”

刘郡守相对冷静,拍了拍宁缺肩膀,“口说无凭,你得干出成绩来。”

“这样吧,我给你顶一个目标,你若一个月内,能够让整个青城县的收入达到一千两,我便大力支持,本郡守亲自为你宣传如何?”

宁缺自信一笑,“一千两太少了,我以自己人格保证,若一个月内,我宁缺不能给青城县经济提升到三千两,刘郡守就将清风楼给拆了去。”

当天下午,黄金地段清风该正式改命成了“黄鹤楼。”

兵力褪去,百姓敢于重新出街。

晚上时分,众人一见清风楼变成了宁缺绝唱神诗的黄鹤楼,纷纷好奇前往。

这一晚上,虽然收入不多,但宁缺看到了希望。

在盘算完昨晚的账单后,宁缺趁着热度尚在,让店里的员工宣传,今日黄鹤楼他还要提笔写诗。

酒水免费,可一同雅俗共赏。

前面主打投入,商机成熟,方可发力。

这就是宁缺经商的根本。

“哦?那家伙还要写诗?”此时府衙内,颜如玉听到胡青的报道,来了兴趣。

上次宁缺的绝唱神诗,她还在反复咀嚼,如今又是一个惊喜。

颜如玉来了兴趣,道,“我倒要看看,今日他这首诗到底能不能惊艳到我。”

胡青浅笑,“宁缺是个人才,但也是有限的,想要再创作出一首绝唱,估计是难了。”

很多人,穷其一生,只为谱写一本绝唱,流芳百世。

已经是难上加难。

他宁缺短短三日之内,想要做出第二首绝唱?

颜如玉不信,胡青本人也不信。

不管信不信,总之今晚就见分晓。

黄鹤楼,日落西山。

闻讯而来的客人早就聚集在了现场,见证亲戚时刻。

但绝大熟人抱着看热闹的心态。

没人会相信,宁缺还能再创造一首绝唱神诗。

且看宁缺在二楼手持狐笔,待气氛已经达到顶峰时,正式开始落笔。

人群之中,颜如玉一双眸子带着些许期待。

若当真宁缺能创造第二首绝唱,这还是否算的上是人。

堪称诗仙了。

她在期待,宁缺又能做出何等惊艳四座的绝唱。

数分钟后...

宁缺狐笔落下,随后淡然从二楼走了下来,挡在了楼梯入口。

“今日就不卖关子,想要看我第二首绝唱神诗,需要交钱。”

如今他启动商业规划。

三千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极少承诺,兴许以后扩张企业出去,每一钱都至关重要。

一些人不乐意。

诗还没有看,就要交钱?

以往也没有这个先例。

有人说,“宁老板,我承认,你上一首绝唱确实震惊四座,甚至如今已经传到了外面去了,不少人纷纷赶来,想要一睹风采。”

“但你这第二首诗,凭什么就可以确定能够媲美上一本?”

“如果我们交钱了,万一你无法复刻经典,那我们岂不是是傻子?”

颜如玉走来。

上一次宁缺也是这般自信从容。

一种强烈的预感告诉她,这一次宁缺真的不曾功名,便要红边大江南北。

“多少钱,我要上去。”

宁缺伸出手,“一两银子一位。”

颜如玉看向胡青,胡青直接掏出十两。

“够了吧?”

几分钟后,颜如玉在二楼整个人石化当场。

就连胡青这位大老粗,表情也是无比震撼之色。

只听见颜如玉面色潮红,冲到栅栏。

“宁缺,你当真是诗仙降世,敢问诗题叫什么?”

一楼客人面面相觑,交头接耳。

宁缺这第二首诗,当真也是绝唱?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没人可以提笔就是绝唱。

更何况是短短三天的时间而已。

宁缺淡淡一笑,“诗题暂时没有,但你觉得是否可以媲美上一首?”

颜如玉脸上是藏不住的满意,满眼激动和震撼,道,“好诗,好诗,这首依然是绝唱。”

众人闻言,哪还能还遭得住这样的诱惑,有钱的人当即就是纷纷买门票,蜂拥上了二楼。

当天夜晚,青城县热闹非凡。

传言败家子宁缺死而复生,诗仙附体,第二首绝唱神诗诞生,连夜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出了青城县。

可谓是一浪未起,再接一浪。

浪中,宁缺口袋银两数目直线飙升,感叹谁说多看书没有用的。

而此时在另一方,一辆神秘马车已经来到了青山城内。

“此人倒是有点意思,我不曾登门拜访,他第二首诗已然诞生,他叫什么名字来着?”

马车外,一人单膝跪地,朗声道,“回夜王,宁缺。”

“好一个宁缺,走,带本王去瞧瞧。”

www.mbeoge.cc。m.mbe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