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三章 英国海军的危机(1 / 1)

1889远东枭雄 硬糖先生 1209 字 9个月前

“法国人要把精力放到了陆地上,如果是在1904年之前我说不定会给法国总统申请一枚和平勋章,但是现在,他们的退缩让我们在大洋上要对抗德奥意土四国海军,

我们需要在北海、地中海、印度洋同时和对手作战,即使大舰队对公海舰队形成优势,即使我们占据地利,但是地中海和印度洋的不稳定因素依然会导致战局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这两个战场的失利会导致我们优势的削弱,甚至会导致全局的崩溃,意奥舰队在地中海的优势将导致我们无法使用红海—地中海这条航线,苏伊士运河将失去它的战略意义。

而困难不光如此,德国人在印度洋上如果部署一支实力强大的破交舰队,我们与远东和大洋洲的联系依然会受到奥斯曼和德国可能的印度洋舰队的严重威胁。

我们必须要在保证北海安全的情况下同时兼顾地中海和印度洋战场,而从现在情况看,派出大规模舰队长期在这两个分战场滞留显然是十分浪费甚至是危险的,

德国海军绝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北海的安全将受到很严峻的挑战,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必须要有更多的新式战舰,尤其是战列巡洋舰这样的快速主力舰。”

在面对自己的老上司卡拉汉爵士时,杰利科毫不掩饰他对英国海军的担忧,也只有在面对卡拉汉爵士时,他才敢说这样能让大英帝国主义者和财政部枪毙了他的话。

“你说的没错,但大英帝国的国库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舰队的规模也是有上限的,所以我们必须依靠大量的老旧战舰。”

卡拉汉也有自己头痛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那数量庞大的前无畏舰群,这些战舰为维护英国的霸权立下过汗马功劳,但是现在她们的价值却和垃圾差不多。

不过英国两院,首相甚至皇室不这么看,从经济和花费的角度看,他们坚持认为这些战舰依旧有相当的价值。

杰利科:“这些战舰之前我们认为足够对付德国人海外的小舰队,但看德国人在波斯湾不遗余力的修建港口,修筑铁路,这些战舰在应对印度洋的破交战中会........比较乏力,

他们的舰龄和性能尤其是航速方面的性能将严重制约他们的战力,最终的结果就是大英帝国舰队看似吨位优势巨大,但是实际战力却并不像纸面上那么高。

所以我们必须要改变,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争取一切可以改变的机会,从战舰设计和建造,从舰队的编组,从训练和演习,尽可能的增加我们的实力!”

杰利科此刻已经有些激动了,他认为自己身为英国海军的将领,有义务说服这位老上司尽早的作出决断以便挽救未来可能出现的危局。

当在未来很可能爆发的海战当中,英国人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主力舰队之间的厮杀,同时还有保护航路的压力。

德国人从中国学到的不仅是利用航速占据优势的战列巡洋舰进行破交,伪装舰也是中国海军大力推荐给德国人的卑劣战术,中国海军从1894年开始就利用这些伪装舰打击敌人。

这些伪装舰从某些就角度来讲比巡洋舰还难对付,他们可能悬挂中立国的国旗并在中立国停靠,甚至有的中立国比如中国即使知道这是德国的伪装袭击舰说不定也会选择默许他们停靠补给。

这些都要求英国皇家海军做出全方位的改变,卡拉汉作为大舰队司令,也要考虑这些因素,所以杰利科的某些要求英国政府绝对不会答应,英国不能像德国一样只专注决战型战舰。

庞大的殖民地和漫长的海岸线也需要他们拥有足够数量的辅助舰艇,所以在造舰上英国海军必须要有取舍。

“我可以给你授权,专门负责有关印度洋的战术问题,但是造舰产能,未来大英帝国能忘印度洋投入多少的舰队我不能给你保证,你也不要为此去找第一海军大臣。

你应该知道这个问题有多么敏感,如果这件事透露出去,也许会对大英帝国海军造成某些不利的影响。”

卡拉汉爵士最后给杰利科提了一个醒,当下英国海军这种空有数量没有质量的状况有一个人要背最大的黑锅。

但是这个人深受器重,首相以及其他重量级官员要依靠他来整顿英国皇家海军,如果杰利科将这个问题暴露出来,会让许多人不满,杰利科的仕途会受到影响。

而更重要的是,贸然暴露问题,英国皇家海军的声誉会受到严重影响,这很可能会让军备竞赛出现更多英国人不愿意见到的波动。

这一晚上杰里科和托马斯说了很多东西,面对大英帝国即将到来的危局,两个也多少想出一些对策和计划。

但是两人都清楚,这些都是次要的问题,真正决定两个集团海上作战的最终胜负的不是这些偷袭和破交,而是在于主力舰队发动的海上大战役。

大英帝国大舰队的司令肩负着一个帝国生死的重任,英国的国运是抗在这支大舰队肩上的不要说在一场战争中被打光了会如何,即使是被重创,那么也将直接影响到战争的结果。

德国这个敌人确实与英国之前遇到的所有敌人都不一样,在威廉二世的强硬举措下,德国几乎在全球范围内挑战英国的霸权。

从目前来看,大英帝国大舰队所面临的情况还是很恶劣,甚至比当年的英荷战争和路易十四争霸的时候的环境还要恶劣。

英国现在似乎并没有完全做好应对德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挑战,不过他们依旧在努力的转变,尽可能的改变这种不利于自己的危急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