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登报(1 / 1)

刘秀英早上来学校的时间,通常要比其他班级的班主任晚上那么十几分钟。

不是她对工作不上心,而是三六班的孩子们,实在不用她太过操心。

经过整整两年的细心调(xia)教(hu),这些小孩子早就变得很乖,加上有狗腿子——哦,不对,是班干部们的扁平化管理,像早自习这样的小事情,根本不劳她亲自动手。

像往常一样,刘秀英今天早上也是过了7点20分才到校。

距离早操时间,都不到10分钟了。

不过刚一走进办公室,刘秀英就觉得今天的气氛有点不对。

屋里头几个老师全都笑盈盈地看着她,看得她心里略微有点发毛。

刘秀英觉得奇怪,正要开口询问,隔壁三五班年年跟她争优秀教师名额的那位,却先开了腔。带着酸倒牙的语气,不阴不阳地说道:“刘老师,你们班新来的那个小神童,真是不得了哦!一开学就给了我们一个大惊喜。有这么好的学生,以后你们班的工作就好做多了啊。”

这话让刘秀英听了觉着刺耳,仿佛她带班出点成绩,靠的就是外援似的。

“校长把孩子交给我,主要也是觉得我比较适合嘛。班级工作,多个孩子、少个孩子,还不都是照样做。再说跳个级也算不了什么神童啊,前些年跳级的孩子不是每年都有好几个么?”刘秀英微笑着,三两句话就把隔壁班主任的暗讽给怼了回去,然后淡淡然地把包放进柜子里,显得很淡定地问道,“对了,你说我们班那小家伙,给你们带什么惊喜了啊?”

“刘老师,你看看这个。”

办公室年纪最大的一个语文老师站起来,递给刘秀英一份今天刚刚新鲜出炉的《东瓯日报》。

刘秀英略显迟疑地接过,心里想着的还是前几天林国荣大闹学校的事情。她下意识就开了脑洞,还当是人家“大领导”登报谢罪了,结果拿到手定睛一看,却发现是一篇文章。

文章的题目叫《从‘门’字看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百里坊小学一位学生的随堂作文》,底下的作者名字是林淼,后面还有一个指导老师,苗晓秋。

刘秀英扫了一眼,便脱口而出道:“我什么时候布置作文了?苗校长还成了指导老师?”

“刘老师,你还是先读一下这篇作文吧,这个是去年六年级毕业考试的作文题,我觉得就算让我来写,未必都能写得有这么好。”老教师感叹道。

“反正我是写不出来。”三五班的那个班主任,脸上挂着阴阳怪气的微笑。

刘秀英皱了皱眉头,坐下来细细阅读。可是她才看了前面三个自然段就轻轻摇起了头,不由自主地念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高中政治学的内容吧,我读师范的时候才学到呢,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懂这些……”

“造神童呗。”三五班的班主任酸酸地说道,“不过学校有这想法,对我们老师也算好事。学生出彩,我们老师脸上也多点光。特别是刘老师你啊,这孩子要是经常来这么几下,你说不定哪天就被评上区里、市里的优秀老师了呢,到时候拿个高级教师的职称,还不是轻轻松松的。”

这话说到后面,已经酸得昭然若揭了。

可刘秀英的表情却是异常凝重,眉头紧皱道:“这也太乱来了,造假造得这么光明正大,哪天真要有领导下来考察,随便找孩子一问,不就全都露馅了?”

“刘老师,你怕什么呀?人家苗校长把自己名字写上去了都没怕呢!”三五班的老师嚼舌根道,“再说了,那孩子他爸,不是当官的么?前几天来学校找接儿子回家,都搞得全校鸡飞狗跳的,有这样的爸,还怕什么领导查不查的?说不定早就和教育局的领导打过招呼了。我看啊,这事儿说不定就是那孩子他爸,跟学校,还有教育局的领导通过气的,换了一般人家的孩子,就算真的是神童,谁有这能耐,刚开学三天就在《东瓯日报》上登文章?”

被三五班的老师这么一说,办公室里的气氛就又不一样了。

年纪最大的语文老师叹道:“要真是这样,这篇作文倒也没什么稀奇了。肯定是别人代笔的。咱们还常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现在这么一看,唉!难哦……刚起跑就这么不公平了……”

正说着,学校里的广播突然响起,传出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

各个班的老师们赶紧起身,要盯着班上的孩子排好队伍,拉到操场上去。

刘秀英走出办公室时,她班上的学生,已经在自觉排队了。

远远的,刘秀英就看到排在最前头的林淼。

开学三天,刘秀英对林淼说不上有什么特别深的印象,这小孩每天都规规矩矩的,并没有表现得比一般孩子聪明,也没干什么出挑的事情。

不过话说回来,这么小的小孩,能跟上三年级的课程,确实也不算容易。

只是——

刘秀英此时又多了一丝怀疑。

会不会孩子的作业,也是家长帮忙的?

但如果真是这样,跳级还有意义吗?

刘秀英思绪复杂地来到自己班级跟前,微皱的眉头一直没有松开,吓得班里头的小孩子们连放屁都不敢带音效。

过了两三分钟,等到一个维持操场秩序的体育老师过来喊,刘秀英才回过神来,让孩子们赶紧朝操场跑去。

全校36个班级,零零总总加起来大概2000个学生,光排队就花了差不多10分钟的时间。

等队伍排好了,入场音乐一停,紧跟着的却不是《第五套广播体操》。

刘秀英只见金校长走上高台,拿起话筒,朗声道:“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今天我们不做操了,我这里有两个喜讯要公布。第一个喜讯,我们学校有一位同学,在今天的《东瓯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这是我校历史上,第一次又同学在《东瓯日报》上发表文章。这位同学,就是三年级六班的林淼同学,大家向林淼同学表示一下祝贺。”

“啪啪啪……”操场上响起一片掌声。

站在队伍最前头的三十多个班主任,却是各个交头接耳,带高年级的表示疑惑,低年级的表示惊讶,三年级的老师集体望向刘秀英。

刘秀英班上的学生,还有隔壁几个班的孩子们,则齐刷刷望向三六班所站的位置,小孩子们之间好奇地悄悄大厅,林淼是到底是哪个。

刘秀英就站在林淼跟前,忍不住问道:“林淼,这作文是你自己写的吗?”

林淼笑了,说了两个字,让刘秀英感到无比蛋疼:“你猜。”

“第二个喜讯。”台上的金校长继续道,“上个学期,我们学校……”

这件事明显就没人听了。

“刘老师。”刘秀英身后忽然有人喊她。

刘秀英转过头,却意外地看到了苗校长。

苗校长冲着林淼笑了笑,对刘秀英道:“刘老师,你跟我来一下,我跟你说几句话。”

“哦……”刘秀英乖乖地跟着苗校长,朝远处稍微挪了几步。

然后就听苗校长说道:“林淼这孩子,以后尽量让他自由一点,上课听不听不要紧,只要不影响别的小朋友学习,他想干什么,你们尽管由着他。还有,接下来我们可能会安排他参加一些小学生的各种竞赛,你也不用担心他会赶不上学习进度……”

刘秀英听得有点发懵,忍不住打断道:“等下,苗校长,我能不能问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苗校长微笑着问道。

刘秀英有点犹豫道:“刚刚金校长说的那个,林淼在《东瓯日报》上发的那篇作文,真的是他自己写的吗?”

“当然是。”苗校长很坦然道,“我和金校长,还有教务处的姜老师,我们一起看着他一笔一划写出来的,怎么,你觉得难以相信是吗?”

刘秀英点点头。

苗校长却反问道:“那孩子的字,写得比你都漂亮,这事你不也亲眼看到了,你就不觉得奇怪?”

刘秀英老脸一红,“我……”

“行了,怀疑也是正常的。”苗校长道,“要不是我亲眼所见,我也没法相信。我前天把这篇文章拿去给《东瓯日报》的主编看,人家看完就说,至少是大学中文系本科生的水平,我跟说写文章的孩子今年才6岁,人家还以为我是在骗他。幸亏啊,我做人口碑还行,还有个市人大代表的小名头,不然人家根本都不愿意帮忙发表这篇文章,还当我们是在搞虚假宣传。”

刘秀英听苗校长义正词严,渐渐有点相信了。

苗校长又叹道:“本来我是说,作者写孩子的名字就行了,日报的那个主编还怕以后会出篓子,非要让我再加个指导老师的名字上去。”

“哦……原来是这样……”刘秀英恍然大悟。

林淼站在距离两人不远处的地方,虽然听不到苗晓秋和刘秀英在说什么,不过猜也能猜得到。

就在十几分钟之前,林淼刚刚和苗校长订下了口头君子协议。约定的主要内容就是,林淼以后上课的事情,学校不管,但作为回报,他得参加学校给他安排的各种比赛。

林淼觉得这还挺公平,而且少年出名是好事,真要能出大名气,将来干许多事情,都能方便得多。苗校长给他搞来那么多难得的比赛资源,林淼其实还得反过来感谢她才是。

“诶,了不起哦。”站在一旁的张瑶瑶,轻轻碰了林淼一下。

这小丫头憋了三天,终于还是忍不住跟林淼说话了。

林淼转头看她一眼,然后面无表情地吭了一声:“嗯。”

嗯?

就这样?

张瑶瑶自讨没趣,脸上写满郁闷,内心很复杂地暗暗想道:“难道是我不够漂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