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有肉有汤(1 / 1)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3582 字 4个月前

对于徐庆有提前出狱的消息。

李建昆内心中毫无波澜。

早有预料的事。

毕竟徐家有那样的、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袒护儿子的母亲,同时徐父又位高权重。

当初钟灵回国,谈及徐庆有时,李建昆便说过“尽管判了七年,但徐庆有很可能提前出狱”的话。

后面钟灵去探过监,反馈回来的信息,也是如此。

人情社会,习惯就好。

李建昆哦了一声,然后问:“有整幺蛾子吗?”

林新甲摇头:“似乎没脸回家,在南方捣腾进口商品,说来好笑,订单都下到你在港城的那家冰箱厂了。”

李建昆没再说什么。

只要徐庆有不搞事,他现在连看一眼徐庆有的兴趣都没有。

正经人是不会理会蚱蜢的,只要别跳到身上。

同时,也是对这家伙寒了心。

再不相见,也罢。

……

……

隔日,标准科技公司和田中研究所,顺利签订了合同。

田中隼人获得一颗残缺的头骨,以及一张八亿日元的现金支票。

标准科技公司得到了ArF光刻胶的技术。

技术资料厚厚两沓。

在李建昆昨天的要求之下,日本版和英文版各一份,理由没解释,犯不着。

咱既给钱,又给头的,提点要求很正常。

至于他提这个要求的缘由,自然是有的:

这种专业文件,很难翻译。

不懂专业知识,顶级的翻译人才都未必顶用。

他很清楚华电研究院的化工部里,不缺懂英文的技术员,懂日文的一个没有。

假如弄一份日文资料回去,翻译不出来,只能干瞪眼。

当天稍晚,在信托银行驻日分行内、李建昆的临时办公室里,冉姿开始以凌乱的顺序,向港城发送英文资料的传真。

接收人是艾菲。

两日后,林新甲回到港城,携带这份资料,经罗湖口岸入关,来到特区华电产业园。

华电研究院大楼内,三楼,化工部。

负责人侯健勇的办公室。

房门紧闭。

侯健勇和副手汪剑平望着风尘仆仆的林新甲,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知道这位港城华电总公司的老总,过来茶都不喝一杯,火急火燎把他俩召集过来做什么。

林新甲扫视二人问:“光刻胶的研发仍然没有进展对吧?”

侯健勇苦笑颔首:“这种材料在国内完全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经验,从零开始并不容易。

“我们目前仅仅通过样品,分析出了G线和I线光刻胶所用到的原材料,算不上有什么成果。

“知道它使用了什么原材料不算难,但是想搞清楚配比,却难如登天。

“这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实验、试错,或许一千次,或许一万次,或许十万次……”

汪剑平接过话茬:

“我们也知道光刻胶的重要性,也知道公司上上下下都很急,没有它,从首都运过来的光刻机,等于是废铁,连开机的意义都没有。

“但是,科研攻关,急也没有用,还请上面能理解,给我们充足的时间。

“我们的研究员现在平均每天只睡五个小时,闷头扎在实验室,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把它弄出来。”

“不用这么辛苦了。”林新甲说。

嗯?

侯健勇和汪剑平齐齐一怔。

林新甲从黑色真皮公文包里,取出一只鼓囊囊的黄色档案袋:

“这是ArF光刻胶的技术资料。”

侯健勇:“!!!”

汪建平:“???”

两人吓一大跳,又满脸不敢置信。

ArF光刻胶的技术资料?

哪来的?

不是……世界上有这种玩意儿吗?

四代光刻机才问世多久?

他们现在连技术层级最简单的G线光刻机,尚且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捯饬出来。

嘭一下,从天上突然掉下来ArF光刻机的技术资料……

今天是愚人节吗?

但凡坐在对面的不是华电总公司的老总,他俩高低要质问几句。

现在,侯健勇接过档案袋后,忙不迭拆开线圈,取出厚厚的文件。

汪建平凑过脑瓜,同他一起查看。

两人都是化工领域的顶级专家,这一看,眼神顿时挪不开了。

“真是!”汪建平惊喜。

侯健勇眸子里精光四溢,抬头盯着林新甲问:“林总,这是……哪儿搞来的?”

“日苯。”

“啊?!”

侯健勇和汪建平面面相觑,日苯不是对我们在相关技术上,施行禁运了吗?

再说,这是最先进的光刻胶技术,科学机密啊!

“买来的。”

林新甲看出二人所想,解释说:“但购买方不是华电,你们也知道,华电上了黑名单,不可能买到这种技术。你们是产业园化工部的负责人,李总的意思是,不用瞒着你们。

“他用了些手段。

“理论上来讲,把资料拿到华电,是不合规矩的,但是我们不会出售这种光刻胶,只用于往后生产芯片成品,没有人会知道。”

林新甲深深看了眼二人:

“李总为此在日苯,待了几乎一整年,他还有句话让我带给你们。”

侯健勇和汪建平感慨万千,简直是无所不能的李总啊!

两人纷纷端坐好,竖起耳朵,表情中带着抹对于李建昆隔空的敬意。

“李总说:

“这是条捷径,但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实现核心技术自有化。

“科技在发展,现在的先进,在未来也会被淘汰。

“基础给到你们,不要固步自封,更不能形成依赖,永不停歇地探索和前进,才是公司的发展理念,也是研究人员该秉承的心态。

“他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听到化工部在光刻胶技术上取得突破,领先世界。

“到那时,他会为诸位庆功。”

侯健勇和汪建平听得热泪盈眶。

“请林总转告李总,我们牢记着他的话,绝不让他失望!”

“对!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研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领先世界的光刻胶!”

林新甲笑笑道:

“我就不转告了,你们自己跟他说吧,他应该快回了。”

……

……

时间如梭。

今早,东京飘下了一层层薄薄的雪花。

一九八六年就这样悄然而至。

李建昆站在房间的落地窗前,俯瞰着银座的街景,蓦地意识到,一九八五年他的大部分时间,竟在日苯度过。

霎时间有些浪费人生的感觉。

不过在脑子里,他又十分清明,单从利益的角度讲,这一年的收获,要比重生后过往几年加起来,都要大。

他凝视着粘黏在透明窗玻璃上的、一片尚未融化的雪花。

雪,象征着冬天到来。

也总能唤起人归家的思绪。

随后几天,李建昆分别和银行老孙、鹤田中村、孙震义,单独进行了会晤。

早前因为要配合行动,李建昆给老孙弄了个粒子银团副总裁的头衔。

这回,李建昆彻底让老孙的位子坐实了。

从今往后,他就是名副其实的粒子银团副总裁,享受该职位的待遇,拥有该职位的权利,主管集团公司在日苯的一切投资。

有井房屋株式会社和标准科技公司,私下里都要受到他的监管。

对于这份新年大礼,老孙感激涕零,从未想过年过半百,在事业上还会有这样的越级晋升,拍着胸脯向李建昆表忠心,他的原话是:

“老板,我这人没什么大本事,管了半辈子钱袋子,也只会干这件事。

“您在日苯的钱袋子交给我,如果掉了一分钱,您唯我是问!”

对鹤田中村,李建昆主要交代了两件事:

1、继续拿地,拿好地。

2、持好现在所有的地皮。

比如京都那边,京都都舍厅催促过多次,让有井房屋株式会社赶紧投入开发,能拖就拖,发动一切关系,利用各种手段;实在拖不了,选几块地皮,让施工队进场,做做样子,继续拖。

鹤田中村问:“要拖到什么时候?”

李建昆说:“拖到我认为达到地价的最高点,想出手的时候。”

和孙震义单独会面的时间,比老孙和鹤田中村加起来还长。

一来,标准科技公司刚创建,李建昆绘好的蓝图,要一帧一帧传输给孙震义。

二来,通过这家公司想达成的目的,李建昆最为重视。

ArF光刻胶是個很好的开始。

但是还不够。

远远不够。

薅日苯科技的羊毛,李建昆绝不手软,也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当然,在他的假戏真做下,孙震义对于他的真实意图,现在并不知情。

有些事,李建昆打算让他慢慢接受。

做好这些布置后,李建昆派人去京都,接回了美都子。

美都子的伤势已无大碍,在京都进行了三个月的康复治疗,现在从表面上看,完全看不出曾有过重伤濒死的经历。

在银座大平层里见到美都子那一刻。

后者甜美一笑,乖巧地喊了声“主人”。

李建昆知道她的记忆找回来了。

不过,美都子身上有种很明显的变化。

难以表述,大体上来说,多了股坚强、独立的气质。

这是好事。

李建昆让她继续休养一阵儿,美都子拒绝了,第二天就去新势力公关公司开工了。

李建昆派银行老孙去会了会她,告知她日苯事务的变化。

往后她和新势力公司的主要任务,是协助鹤田中村和孙震义,去公关一些人和事,以期尽快达成目的。

李建昆把自己的这套银座大平层,转到了美都子名下。

这套价值已超过百万美金的房产,从此便是美都子的私宅。

……

……

“现在走?”

对于李建昆提出一起回国的事,吴英雄头摆起花:“你要有事,伱带着冉小姐他们先回去,我和小婉守在这儿。”

他身边的办公桌旁,封晓婉嗯嗯附和。

两人仍然一天到晚盯着李建昆的股仓,以及对应的各种股票的走势。

仿佛那是他们的身家性命。

天气愈发寒冷,李建昆的心却暖洋洋的,他柔声说:

“不都和你们讲过吗,盯也盯了几个月,从当前形势看,美元贬值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日元升值也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一时半会儿我不打算平仓。

“咋地,我三年不平仓,你们搁这儿守三年啊?”

道理吴英雄两口子都懂,也相信他的判断。

“可是、这是五十亿美元本金的股仓啊!”

“昆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让我们盯着吧。”

李建昆颇有些无奈:“你俩不是还有事吗,我认为那件事,比我这件事更重要。”

像小英雄和封晓婉这种人才,当下放眼全世界,也是有数的。

放在当今的中国来说,更可谓凤角鳞毛。

几乎他们前脚刚回国,后脚就有机关单位的人登门拜访。

小英雄是魔都人。

后世的玩股票老油子们,大多都清楚,新中国的第一家证券交易部,一九八六年成立于魔都JA区。

叫作静安证券营业部。

前世李建昆有所耳闻,据说很轰动,排队的人格外多,从静安寺开始,一直排到BJ西路,蔓延数百米。

尽管可售的股票只有两种,一种是“小飞乐”,一种是“延中实业”。

每人限购两张,一张是五十元,纸质的。

小英雄两口子正好赶上了。

尽管让二人去参与这份工作,颇有点大材小用的意思,但是意义非凡。

没有这家证券营业部,大概率也不会有一九九零年诞生的魔都证券交易所。

这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事。

对于小英雄两口子来说,会是一个很好的事业起点。

李建昆不想他们错过。

其实两人也不愿错过。

见他们面露犹豫,李建昆抬起两只手,分别轻拍在他们肩膀上:

“好啦,就这样定了。

“你俩固然技术过瘾,我又不是没人,只是盯着这种事,交给老孙和银行证券部这边就可以了。”

两人总算应下。

这时,戳在沙发旁的张贵,用试探性地口吻说:“都要走了,咱们是不是应该做个总结、算笔账,看看老大这次在日苯,截至目前拢共挣了多少?”

李建昆和吴英雄两口子侧头望向他。

以前没看出来,这家伙还有守财奴的潜质……

好像数钱上瘾,隔三差五提出来要算账。

张贵挠头傻笑:“咋了,你们难道不想知道,哥?冉秘书?”

张富和冉姿相视而望,想当然想……

李建昆笑笑说:“行吧,那算一个。”

他以往每年年终,也有盘账的习惯,看看一年收获,只是现在摊子太大,算不过来。

你问他具体有多少钱,他是真不晓得。

吴英雄指指计算机:“算啥算啊,这不一目了然。”

张贵怼道:“你是一目了然,咱又看不懂。”

吴英雄举手投降:“行行,给你算。”

啪啪啪啪!

小两口在计算机上一顿操作猛如虎。

李建昆抬手制止:“行啦,算个大概就好。”

很精准的,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要做统计。

再一个,如果要全盘计算他今年在日苯的收益,单算股市,也不完整。

只是粗略来算的话,却也简单:

在日苯金融市场,包含做空美元的投资,李建昆一共砸下五十亿美金。

在日苯不动产上,包括拿下西武不动产公司,大约也投入五十亿美金。

一百亿美金。

李建昆的所有现金流。

多多少少还从名下的两家银行中,融了一些。

《广场协议》出台之前暂且不算,当时两大市场尽管有波动,但总体来讲比较平稳。

《广场协议》出台截至现在,快有三个月。

美元对日元的比例,来到1:200左右。

跌幅约百分之二十。

反过来讲,日元对美元上涨了百分之二十。

也就是说,李建昆躺赚了二十亿美金。

还有,受日元升值的利好因素影响,日股和不动产市场倍受追捧,在基本面以上,也在上涨。

李建昆和吴英雄合计了一下,这个涨幅面上,至少也有百分之五的收益。

因此,保守估计,李建昆今年在日苯的收益为二十五亿美金。

“咝!”

富贵兄弟和冉姿皆是倒吸一口凉气。

听听都让人心悸的数目。

冉姿想,这能在维多利亚港畔,买下一排摩天大厦了。

富贵兄弟上次听吴英雄说过一件事:

目前,我国总外汇储备,约二十六亿美金。

昆哥一年,哦不,还没有一年,顶多算大半年,挣出了以举国之力、历时三十余载,才积攒下的外汇!

封晓婉抿嘴轻笑:“这就吓到了?

“事实上这个结论是不严谨的,昆哥今年的布局,无论是股市还是不动产,仍在持续盈利,且很难说持续多久。

“往后所产生的收益,也应该算作昆哥今年的盈利。

“毕竟几乎不用再投入什么。”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

“我和英雄做过一个推算,日元如果再持续升值一年,即使考虑到升值率会逐渐降低,昆哥这次布局的收益,也能达到五十亿美金。

“日元如果再持续升值两年,这个数目会来到八十亿。

“日元如果持续升值三年,本金直接翻番,收益是一百亿,美金。”

富贵兄弟和冉姿的三只下巴,几乎快掉在脖子上。

“哦对啦。”

封晓婉补充道:“我说的只是股市。”

吴英雄接过话茬:“理论上讲,日元持续升值,相对而言地少人多的日苯,土地的增值速度会远超股市。”

张贵结结巴巴问:“那、加加上土地方面呢,就按三年算,老大最后一共能赚多少?”

“只能推测一下。”

吴英雄推推黑框眼镜说:“三年后,一九八九年,昆哥这次的两手投资,如果真能持续增值到那个时候,收益可能达到一千亿……嗯,美金。”

瞎!

甭提富贵兄弟和冉姿,吴英雄说完这话后,自己都狠狠咽了口唾沫。

旁边的封晓婉不比他好多少。

现场最淡定的,还要数李建昆,因为这一波大概率会赚多少钱,他心里是有数的。

此刻只想说一句话:这是高手。

要知道,前世一九九零年,堤义明以一千六百亿美元身价,再度问鼎世界富豪榜榜首。

凭的主要就是手头的那些土地。

而现在,西武不动产公司属于他,他也不打算放弃继续购入日苯土地,在他决定脱手上岸之前。

什么时候脱手呢?

当是日苯经济泡沫破碎前夕。

“好啦好啦。”

李建昆拍拍手说:“这些只是你们的美好猜测,日元持续升值三年,我都不敢想。”

他话锋一转:

“不过,总归收益不错。

“你们都是功臣,陪我在这边待这么久。

“都想想要什么吧,咱也弄点奖励。

“当然了,张贵如果想讨个媳妇儿,这种事就甭找我了。

“不然我只能俗一点,给你们钱了。”

张贵笑嘿嘿道:“不俗不俗,钱挺好,要是美元就更好了。不是现在国际上也没人稀罕么?老大,我就要美钞吧,咱回去也充个大爷。”

吴英雄哈哈大笑:“狗贵儿挺会算计的。”

大家朝夕相伴这么久,关系已熟稔到一定程度。

空气里弥漫着快乐的因子。

有肉有汤,自然愉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