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刘易的提点!(1 / 1)

声音很有节奏感,但听在安茂同耳中,却是压迫感十足。

不知觉间,安茂同的额头冒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下意识的吞咽了一口口水。

“安大人!”

刘易又开口说道。

“臣……臣在!”

安茂同心中发虚,磕磕巴巴的说道。

“你是老人了,从军政府刚成立的时期,你就在军政府中做事。”

“但越是这样,你越要有分寸才是,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你心里要有数!”

刘易的声音很威严,不带多少的感情。

一双眸子中闪烁着精光,其中的神采让人不敢直视。

安茂同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噗通一声跪下,声音中满是惶恐的说道。

“臣……臣知罪,请陛下责罚!”

刘易微微颔首之后开口说道。

“责罚倒是不必,不过安大人以后要记得,依法行事!”

“这次的事情就先这样吧,但接下来万不可再如此了!”

刘易高高拿起,轻轻放下,并没有打算真的处理安茂同,只是给他提个醒而已。

因为安茂同的行为并不算太出格。

他确实收钱了,然后给某些人行了一个方便,让一些阻拦大汉官府清丈田亩,清查丁口工作,本来该下狱论死的人,保住了性命。

但刘易交代的清丈田亩,以及清查丁口的事情,他也确确实实是办好了。

结果让刘易很满意!

前前后后也没出太大的纰漏,再加上安茂同是大汉的老人了,刘易也就没有处理他!

因为人都是有自己的私心的,这个无法改变,给自己捞好处,那是本能。

安茂同能够给刘易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的,稍微搂点钱,刘易也不会过于苛责。

给他提个醒,让他不要太过分就好。

刘易不是朱元璋,也没有道德洁癖,并不认为官员贪腐就一定要死。

再说了,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绝对清廉的官员吗?

怕是凤毛麟角吧!

毕竟大明朝二百多年的江山,也就仅仅只出现了一个海瑞海笔架!

再说了,从帝王学的驭人之术来讲,官员贪腐对皇帝来说或许并不是什么坏事。

俗话说的好,用贪官反贪官嘛!

官员贪腐,正好能让皇帝抓住把柄,随时有借口能够处置他,皇帝才能用的放心。

到时候人没用了,或是贪过线了,把人一杀,正好还能用杀贪官的说法来拉拢一波民心!

如果下面的官员不贪不占,道德高尚,名声传遍天下,对皇帝来说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这些特点,全特么都是“王莽”的标配啊!

王莽篡汉之前,可是天下公认的大圣人,道德君子。

所以,刘易是能够容忍下面人一定程度上的贪腐的,不过要是贪腐过了线。

刘易该下手时也是不会手软的。

刘易见安茂同有些惶恐,开口安抚道。

“安大人自从接了清丈田亩,清查丁口的任命以来,可以说是夙兴夜寐,任劳任怨,数次深入基层工作,这些事情朕都是看在眼里的。”

“安大人的工作成果斐然,为国家清丈出了如此多的隐藏田亩,丁口,对国家对社稷有重大贡献,朕对安大人的成绩,是非常满意的!”

安茂同听到这些,才确定刘易真的没准备动他,重重的松了口气,脸上的表情瞬间如释重负。

不过说道这里,刘易却是话音一转开口说道。

“不过,做事就要有始有终,清丈田亩和丁口的工作已经完成,那分田事宜也就该提上日程了。”

“要争取在今年春耕之前,将土地都给按照各地丁口数分发下去,激励起天下百姓劳作的积极性,千万不可误了春耕。”

“这件事情还是交托给安大人去做,此事做好了,重重有赏!”

“朕马上要着手组建内阁,到时候,内阁诸辅臣名单中,可以加上安大人的名字!”

刘易给安茂同划大饼道。

安茂同十分激动的表示一定完成任务。

刘易颔首示意安茂同可以退下了。

安茂同离开了皇宫,回到了自己的宅邸,重重的松了一口气。

自己这事情算是过去了,刘易不会再和他计较。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

在家人不解的眼神中,他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

他公开表示,将自己的大半身家,捐给朝廷做赈灾所用。

第二日,宫里便给安家赏下来了一根玉如意。

……

伴随这分田工作的进行,以及新朝开国三年不征,永不加赋的红利,北地上下都爆发出了极大的热情。

到处都有百姓热火朝天的忙活着春耕的工作。

与此同时,刘易还调动官府手头上所有的战俘劳改营,在整个北方干旱洪涝多发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水利设施整饬工作。

以防备今年可能……

额,好吧,是大概率会有的自然灾害!

百姓们都知道整修水利,对他们是有切实的好处的。

虽然新朝官府没有组织,但还是有不少淳朴百姓都自备干粮和锄头扁担,在自家田里的活计忙完之后,也帮着一起整修水利。

田老汉就是这些淳朴百姓中的一员。

他是陕西人,崇祯元年陕西大旱,他跑到了河南做起了流民。

几年的流民生活下来,他们一家人竟然奇迹般的没有走散,或是死在半道上。

一家人虽然吃了不少苦,但最起码都还活着,在河南定居了下来。

苦熬到了新朝统一了北方,开始大力赈灾,他们一家的生活才算是真的安定了下来。

去年一个冬天,他们家三口壮劳力,接受新朝的以工代赈,给自己一家换取口粮。

以工代赈主要做的都是一些整修水利,修路,开荒,修葺城池的工作。

虽然很累,但新朝发下来的粮食向来都是足额给够的,田老汉自然也没什么不满意的。

他非但没什么不满意的,心中还对新朝充满了感激。

做流民做了这么长时间,他太知道一口粮食的宝贵了!

一口粮食,有时候可是能比好几条人命还值钱。

能用力气换粮食,在他看来就是新朝莫大的恩典了。

去年冬天跟着队伍修整水利时,队伍里的管事指着旁边大片大片的耕地说,来年那些都是你们的。

田老汉本来还不相信,觉得不可能!

那些田可是旁边镇上吴老爷家的田,怎么可能给他们呢!

要知道吴老爷虽然乡里乡间的名声不错,但也绝对不可能把自家的田分给他们这些泥腿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