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我叫刘仁轨(1 / 1)

长安县衙内,面对书生刘晋元的哭诉,长安县咂舌道:“自古民不与官斗,而且你这次得罪的不是一般官吏,是五姓七望。其势力之庞大,不是你能想象的。本县知道你和冠军侯有一面之缘,如果这件事可以找到侯爷,说不定能帮你一把。”

“可惜啊,侯爷现在被罚禁足一年,这件事好像是被人提前算计好的一样。小子,如果不是你得罪了五姓七望,那可能不是冲你来的,你只是一枚棋子,认栽吧,等侯爷出来再说。”

书生大声反驳道:“县令大人,难道堂堂大唐,竟没有一个为民伸冤的地方?如果世间所有不公,全都要靠侯爷一人来应对,那要尔等这些官员作甚?让百姓看着你们官官相护吗?”

“放肆!敢对县令不敬?来人……”旁边的师爷呵斥道,长安县令挥手制止了众人。

面对书生的叱骂,县令没有生气,反而有些无奈的说道:“唉,你骂的对,可事关科举考场之事,本县是无权受理的。就算受理,也拿不下对方。去别处看看吧。”

书生愤怒的拂袖而去。

师爷好奇的问道:“县爷,这件事归御史台管的,您为何不指点他去呢?”

县令笑了,“这小子是个人才,入了侯爷的法眼,将来注定要为官的。现在是个平头百姓,让他以百姓的身份,切身体会一下百姓之不易,对他将来有好处。”

师爷佩服道:“县爷高明。”

“行了,你留下值守。本县出去一趟。”

五姓七望对冠军侯出手,而且是公然在科举上搞事情,这件事得告诉陛下。虽然我这长安县管不了科举考场,但也不能看着你们如此胡作非为。

这天,一个叫刘晋元的书生,几乎将整个长安城的衙门口碰了个遍,无一人敢受理他的报案,多数都是白眼,谁没事了会在科举考场针对你个寒门白身?

“这就是大唐的官场?如果大唐所有官员都是这样的,那这官,不当也罢。”刘晋元心灰意冷的走在朱雀大街上,回头看了一眼,那如同巨大黑棺材般的巍峨皇城,失望离去。

就在快走到长安城南门口的时候,撞上了一个身形瘦削,面色冷峻的青年。

“对不住。”书生拱手致歉,让开要走。

对方却笑了,“听说,今天有人跑遍了整个长安城的衙门告状,是你小子吗?”

书生这才抬头仔细看去,警惕的问道:“你是何人?”

还以为是那考场崔主事派人来抓自己呢。

对方语气不善道:“小子,你既然跑遍了长安城所有衙门,为何独独不去我们那里?是不是瞧不起我们?”

额……这话从何说起?你们是谁呀?我为何要瞧得起你们?

“我叫刘仁轨,或许你不认得我,我是前任长安县令,却是认得你父亲刘财主的。”

书生摇头,“对不起,没听家父说过。我的事,现任长安县令都不敢管,莫说您这位前任县令了。”

刘仁轨奚落道:“小子,整日闷头读书,把人都读傻了吗?想伸冤,跟我走。”

不由分说,直接上去拉住书生就走。

“喂,你到底是什么人?是那姓崔的派你来的吗?”

御史台的大门两侧的对联,笔法刚毅雄浑,“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书生念了一遍,皱眉说道:“这副对子极好,像是一位将军手笔,应该挂在兵部,为何会挂在御史台呢?”

刘仁轨嗤笑一声,“小子,你懂什么?对子是冠军侯亲自手书。侯爷教诲,打仗不分文武,未必流血牺牲才是打仗,御史台主管朝廷吏治清明,是为国家铸起民心长城的地方,这个战场比戍边抗敌更艰难。”

书生听完深以为然,随即旁边一块大青石碑吸引了他,只见上面刻着一段话:“我希望大唐之法,为生民而立,不因高贵容忍,不因贫困剥夺,无不白之冤,无强加之罪,遵法如仗剑,破魍魉迷祟,不求神明。”

“我希望大唐之民,有真理可循,知礼义,守仁心,不以钱财论成败,不以权势而屈从,同情弱小,痛恨不平,危难时坚心志,无人处常自省。”

“我希望这世间,再无压迫束缚,凡生于世,都能有活着的权利,有自由的权利,亦有幸福的权利;愿终有一日,人人生而平等,再无贵贱之分,守护生命,追求光明;此为我心所愿,虽万千曲折,不畏前行,生而平等,人人如龙!”

这……这……

书生深深的被震撼了,指着那碑文,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满脸的激动和颤抖。

刘仁轨点了点头,看来这小子是个可造之材。

“凡天下读书人,见到这副碑文,没有不被震惊的。此碑文,可以当成我辈读书人最高之目标。”

“敢问大人,这碑文是何人做写?”书生恭敬的行礼问道。

刘仁轨朝着皇城方向拱手敬仰道:“当今圣人亲手所写。”

什么?圣人亲笔?

(ps:什么圣人亲笔?当然是出自萧锐的手笔,取材自前世的小说庆余年。但这个名声他不在意,而且送给好大喜功的皇帝李二最好。所以就有了这么个圣人亲笔,天下书生的偶像。)

书生惊呆了,愣神片刻,然后郑重的对着那碑文跪倒,行了一次磕头大礼,“读此碑文,方知圣人胸襟抱负,今日跑遍长安衙门,心生怨恨,误会了朝廷,是刘晋元短视了。”

刘仁轨拉起了对方,“走吧,随我进去。陛下的理想很宏大,但想要实现却困难重重,还需要更多志同道合之士合力才行。比如今日你遇到的事,御史台专门惩治贪官污吏,只要证据确凿,任他势力滔天,也逃不出世间公理。”

李二本想亲自出手,但听说御史台动了,李二笑了,也好,试一试没有萧锐的时候,有几人堪称大任。

科举主考官孔颖达愤怒的和崔主事争吵,开除一名考生,你一个副主考敢擅自决断?好大的胆子!

崔主事可不把孔颖达一个腐儒放在眼里,“孔祭酒,本官是严格执行科举考场的规定,处置一个违规舞弊的书生,好像不用请示您吧?”

“好,好得很!你们最好是合乎规定,若让本官查到,是你们公报私仇,坏了科举的声誉,定不和你们善罢甘休!”

拂袖而去,孔颖达歉意的给萧锐去了封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