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到尾看完报纸,屋子里一片寂静。
本来应该因为杜构新小说而兴奋地众人也诡异的没了激情。
这报纸太吓人了。导致很多人还有些回不过来神。
他们只知道杜构弄了个新闻院,本来只以为是小打小闹,却没想到杜构直接把天给捅破了。
程处嗣咕噜一声,咽了口口水,目瞪口呆道:“杜哥儿,这日子暂时不过了吗?”
房遗直同样咂舌。“清和,你这一次,得罪的人太多了点吧?”
魏叔玉皱着眉头,不知在想什么。
只有立刻,这厮现在是越来越没心没肺。“哈哈哈,我觉得挺好,这报纸有趣,我喜欢!”
李承乾揉着眉头,哭笑不得。“行了,为德,清和都够着急的了,你就别添乱了。”
一听这话,杜构乐了。“着急?我没有啊?”
李承乾无语。“惹了这么大乱子,你还不着急!你是心大啊还是没心没肺啊!”
“这话怎么说?你们也不想想,如果我真害怕,我还会弄这报纸?”
“说的也是!”李承乾叹口气。“可是,你想怎么解决?”
“就那么着呗?听过这一阵就好了!”
“挺过这一阵?”房遗直摇摇头。“不可能吧?只要你这长安大事件和针砭时弊一直做下去,就一直会得罪人,不可能没事吧?”
“呵呵,得罪人是肯定的没我这报纸,肯定会得罪很多品行不端的人。但那又如何?你认为我会怕他们?”
“不光如此吧?你这报纸一出,恐怕整个勋贵圈子都会排斥你!”
“不会的!”杜构摇摇头。“我之所以说听过这一阵,是因为你们你们还没看到这报纸的真正作用和威力!”
众人一怔,纷纷抬起手。“请清和赐教?”
“哎,言重了,你们愿意听,那我就说说!”杜构找了把椅子坐下,其他众女也围了上来,二十几双眼睛,紧紧地盯着杜构。
杜构清了清嗓子,整理思路道:“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你们为我担心,因为你们只看到了报纸坏的一方面,却没看到他好的一方面。报纸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传播范围广,消息扩散的快。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
举个例子,你们看报纸中,朝政早知道第二条,上面写着,民部侍郎周文昌,上奏章建议,肯定陛下减免农税!而且已经在朝堂得到了陛下和百官的一致赞同。”
众人纷纷拿起报纸,果然,在第二条找到了这个新闻,不过对于减税的奏章,几乎是朝堂的老生常谈,也没人在意,他们不明白,杜构说这个干嘛。
不过却有人脑筋转得快,例如一直没说话的魏叔玉,眼睛已经越来越亮了。
“看来叔玉明白了。不错,对于朝堂议政而言,减税一直都是老生常谈,就算成功了,上奏章的也得不到什么好处。不过,那是以前了,现在你们再想想,经过报纸一宣传,整个长安的百姓都知道了朝堂有个叫周文昌的官员,为他们争取了利益。你们想想,对于周文昌而言,他得到了什么?”
“名声!”
李承乾脱口而出,旋即,他自己被自己说的话给震住了,其他人也是倒吸冷气。
他们根本想不到,一张小小的报纸,会有这么大的作用。
杜构仿佛没看到众人的震惊,而是继续道:“你们在看,长安大事件中,第五条,近日因气温突降,长安很多百姓家里无物取暖,死伤十几人,临江县侯白无言,拿出家产近千贯,为数千家百姓搭建火炕,致使近万人免受天寒之苦。你们说,有了报纸后,他这近千贯花的值吗?”
众人齐齐点头。
值吗?太值了!对于一个侯爵来说,近千贯或许不是小数目,但是也不是太大的数目。对于勋贵而言,钱什么的,都不重要。而一个好名声,却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以前,也有人赈济救灾,但是他们花近千贯钱,也许只能得到近万人的感恩。但现在,有了报纸,他们却能被数十万,乃至天下更多的百姓记住。这笔账,不用算都知道。
杜构却依旧在继续。“你们再看,民计民生那一版,里面有很多官员或学者写的文章。生活常识中,也都是有很多个人贡献。再之后周边趣闻、针砭时弊、文化传承甚至是小说连载,都有可能记载某个人的功德,从而使他们被百姓们所记住。这,就是报纸的魅力所在!”
杜构微微一笑。“你们之前看到的,只是那些违法乱纪的人可能承受损失,而因此记恨我。却没看到,也会有很多人因为报纸,得到他们梦寐以求都得不到的东西。名声、名望、功德,这些都能通过报纸而实现。除此之外,官员能通过报纸掌握长安的所有动态,不出门而把长安尽在掌握。读书人能从中了解朝廷政要,了解民计民生,对将来为官一方有很大的好处。百姓就不用说了,这里面所有的东西,都百姓而言都是无价之宝,因为这里面有他们以前花再多钱也买不到的信息!”
杜构说罢,吐了口气,扫视众人,自信笑道:“你们说,有这么多好处的报纸,不应该存在吗?”
“应该!”这一回,所有人都不在有疑问。
“你们说,我还用怕那些被我曝光丑事的人吗?”
“不用!”
说完,众人都感叹一声。确实不用了。等到所有人都明白报纸的真正作用是,他们便不会再想着消灭报纸,而是竭尽全力的去维护他,因为报纸,能够给他们以前根本无法得到的东西。
想清楚所有事情之后,所有人忽然发自内心的感慨。
当真是杜清和啊!原来他们之前都是在杞人忧天。
他们也同样感慨,到底是什么样的七巧玲珑心,才能让杜清和如此的厉害?他们现在甚至怀疑杜清和是诸葛在世,不是他们夸张,而是杜构的一次次算计和谋划,彻底折服了众人。
不用说,单凭这报纸,杜构就足以再次名留史册。
这是第几次有资格了?上一次是因为贞观纸和复刻术?
众人也记不住了,因为有些人,注定了一生下来就可以在史书中安家落户的!
(https://www.yqwxw.cc/html/116/116505/458413276.html)
www.yqwxw.cc。m.yqw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