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1 章 杀了有点不太好意思(1 / 1)

审配到底也没能如愿的面北而亡。

灭族之仇就在眼前,张郃、高览岂能让他称心?

不仅仅审配和崔巨业,连同其族也是被张郃二人尽灭。

得饶人处且饶人,罪不诛连家人?

那为什么我们的族人还被全部诛杀,就连几岁的幼童都未能幸免?

有道是一报还一报,他们不是圣人,没有宽恕仇人的义务,相反,他们有为族人报仇的义务与责任。

审配、崔铸连同其族人在内,共计一百七十六人,人头纷纷滚落在南城门,最终掉入护城河内。

二人终究没有狠辣到如法炮制,将他们的人头吊在城楼上,而仅仅是杀了了事。

毕竟死去的人已经死了,他们还需要在董裕麾下继续效力。

若是留下一些过于狠辣的名声,终究是会对以后的仕途有些影响。

仇报了,就可以了。

府衙

董裕坐在首位之上,两侧分立着自己麾下的文臣武将。

堂内中心处,审配以及一些州牧府府官低着头一言不发。

脚步声从堂外传来,大仇得报的张郃、高览二人走了进来,二人身上满是血腥气息。

“仇报了?”

董裕看向二人,询问道。

“多谢主公成全,我二人才能如此轻易的大仇得报。”

“此生我二人,必不负主公。”

张郃身体站得笔直,拱手作揖,旋即重重跪下。

一旁的高览也是如此。

此时的二人,无论将来还是从前,绝对是忠诚度最高的时候。

“起来吧。”

“大仇虽报,但死去的人却不会再回来。”

“不过你二人能够活着,张、高二族倒也是留下了火种。”

“这样吧,我记得刚刚牛辅将军抄州牧府的时候,缴获了袁绍不少女眷。”

“嗯,你二人妻妾尽丧,不管是纳妾也好,还是娶妻也罢,她们你二人得善待,懂吗?”

董裕抬了抬手,旋即神色淡然的吩咐道。

闻言,众人纷纷看向张郃、高览二人。

有的羡慕,有的不解,也有凝重之色。

“多谢主公赏赐!”

智商不低的张郃立即明白了董裕的意思,当即拱手再拜。

一旁的高览在人情事故上虽然没那么精,但好兄弟都谢了,他自然也是开口谢恩。

“张郃、高览二将,乃是袁氏所逼,并非背信小人,尔等日后要视之如兄弟。”

“我要是在军中听到什么风言风语,谁的部曲我找谁的麻烦。”

董裕扫视着众将,叮嘱道。

“诺!”

吕布、赵云、徐荣等将纷纷应声。

“你们也看到了,我这个人心胸没那么狭隘。”

“此前双方为敌,是各为其主。”

“如今战事落幕,你们可愿辅佐于我?”

董裕满意的点了点头,摸了摸长出了来的一些胡茬,笑着看向场中的俘虏。

这些人中,沮授无疑是最出色的。

其余府官虽然差了些,但也有个八十多的政治,作为佐官是十分合格的。

如今打下邺城,以后还有可能打下冀州,官员上的缺口自然也大了很多。

“但求一死。”

沮授拱了拱手,面露死志。

锵——

“放肆!”

“我主劝降,乃是给了你们颜面!”

“若是不识抬举,尔等全族皆灭!”

焦触拔出宝剑,立即开始表忠心。

“哼。”

“董将军乃雄主也,刚刚也曾说心胸宽广,想来必不会为难吾等家眷族人。”

“在下承蒙我主器重,今因己之无能,而使主公丢城蒙羞,家眷受辱,更使军中将士损失惨重,还有何面目苟且偷生。”

“只求一死。”

沮授躬身一礼,对着董裕重重一拜。

“杀了...”

“末将领命!”

听到董裕说杀,焦触顿时大喜,说着就要上前。

“没说完呢!”

董裕脸色一黑,怒声道。

“末将知罪。”

焦触赶忙认怂,立刻退回末位。

“呃,杀了有点不太好意思。”

“不杀又怕你继续与我为敌。”

“呵呵呵,真是给我出了个难题啊。”

董裕轻笑出声,笑着说道。

“主公,不如将沮授交给老夫,让老夫与其单独聊聊。”

贾诩走到场中,对着董裕拱手道。

“让你单独聊聊倒没什么问题。”

“但是你这老胳膊老腿的,得注意安全,别说话太损,被人一怒之下给打死了。”

董裕挑了挑眉,打趣道。

“呵呵,主公莫要为老夫担忧,老夫也是军伍出身,虽然许久未曾动武,但这一身拳脚功夫也未曾落下多少。”

贾诩捋了捋胡子,笑着说道。

老贾是个很懂得养生的人。

虽然如今已经从武职变成了文职,但依旧保持着练武。

倒不是为了用计不成就恼羞成怒的打人,而是为了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行了,带走吧。”

“要是实在不行,就扒光了衣服,让他在邺城里每天转上那么几圈。”

“都是熟人,让他们看看,好好欣赏一下。”

董裕挥了挥手,半开玩笑地说道。

被董裕这么一说,沮授也是脸色一黑。

都是体面的人,就算是要杀也很少会羞辱。

董裕这个人,不按套路出牌,行为举止略显乖张,与常人的行事风格有很大的偏差。

“沮先生,走吧。”

“咱们到隔壁聊聊,聊聊你是怎么输的。”

贾诩拱了拱手,然后靠近其耳边小声的说了一句。

闻言,沮授顿时来了兴致。

死之前知道自己怎么输的,倒也不错。

于是,沮授迈开步子,跟着贾诩离开正堂,前往不远处的偏房。

“你们几个刚刚一直不发一言。”

“嘶,不会也是硬骨头吧?”

“算了,我这个人很喜欢成全别人,将他们都押到城楼上,全了他们的忠义气节。”

董裕面对大才,自然是耐心十足,但是对于这些州府官员,显然就没了那么多耐心。

如果是个人都需要他降低身份,低声下气的招揽,那他不得累死?

七八十政治的人并不难培养,他们若降,董裕省去了一些时间。

他们不降,董裕也不损失什么。

这帮人都懵了。

他们看到董裕招降沮授废了那么多唇舌,还以为能够和董裕拉扯一番,或许还能凭借对冀州军政的了解,来一波不降反升。

结果董裕竟然连一个字都不愿意浪费。

“吾等愿降啊!”

“没错,吾等旧主乃是韩馥韩文杰,袁绍僭越,夺了冀州,吾等没有办法,只能委身于贼。”

“如今朝廷派兵除贼,收复冀州,吾等身为大汉官员,自当为大汉尽心竭力!”

州牧府府官一个个义愤填膺,仿佛每一个都是忠肝义胆,忠君爱国之人。

(/34185/34185559/14396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