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2 章 准备赖账(1 / 1)

一直以来,沮授虽然为人比较谦逊,但心里还是有傲气的。

毕竟入仕多年,无论在韩馥麾下还是在袁绍麾下,都是身居高位,且一向都没有什么疏漏。

然而这一次的失败,就丢了冀州最为重要的邺城。

如此情形,对于他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大打击。

这也是为何,他一心求死的原因。

“坐。”

“大军刚刚入主邺城,并无茶水,还请见谅。”

贾诩指了指面前的位子,说道。

“其实大可不必浪费唇舌。”

“一个死人,知道与不知道,貌似没什么不同。”

沮授整理了一下下摆,然后与贾诩对坐。

“你觉得,我家主公是在骗你?”

“你错了,他是相国仅存的儿子,这些年来相国的几个儿子陆续夭折。”

“这么一个儿子,被他颇为宠溺。”

“所以行事作风乖张跋扈,刚刚他说要扒光你的衣服,让你每日都在邺城里走上一圈。”

“看似说笑,实则他一定会这么做。”

贾诩笑了笑,目光看向正堂方向。

“死都不惧,难道还会怕一些羞辱?”

“呵呵呵。”

沮授摇了摇头,轻笑道。

“死没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死之前。”

“他继承了董卓的狠辣、义气,但却更加的喜怒无常。”

“对有用的人,他会屈尊降贵,自降身份,耐心的招揽,收其心、任其能。”

“但是没用的或是用不了的,他一定会让你生不如死。”

“有时候,我也会好奇,似相国那样的人,怎会生出这等子嗣。”

贾诩双手插在袖子里,面露感慨之色。

他也算董卓麾下的老人了,只不过一直都不愿暴露实力,从而让自己在军中保持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

打硬仗的时候不需要他去冲,打小仗的时候也用不到他。

一直以为可以这样苟下去,结果稀里糊涂的被董裕给盯上了。

“这样的人当主子,对跟随他的人来说,是幸事。”

“优柔寡断者不配,有勇无谋者不配,残暴不仁更加不配。”

“虽然尽尽一面之缘,但却能够知道,此子对敌残暴,对麾下官员将领却颇为的宽仁。”

“这是好事,假以时日,可为雄主。”

“说说咱们的事吧,我输在了哪里?”

沮授认同的点了点头,旋即问起了自己的心事。

“当一个人不好针对的时候,就想办法针对他身边的人。”

“你可以无懈可击,但不是所有人都无懈可击。”

“审配此人虽然性情刚烈,为人正直,却实无大才,治理一方,可让一方吏治清明。”

“可若是身居高位,就是尔等同僚的一个劫。”

“主公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觉得挺有道理的。”

“人总是愿意用自己的权力,来去尽最大所能的为难他人,从而彰显自己有多么的权威。”

贾诩摸了摸胡子,似笑非笑地说道。

有时候,人太过刚正,并非是好事。

尤其是这种人还是一个政客。

太过刚直的人,性子定然如火一般炽烈。

眼里容不得沙子,注定了会是悲剧。

“审配虽有古之名士之风,但...唉。”

沮授感叹了一句,后面的话他也不好意思说。

人死为大。

人家都死了,他再去说些什么贬低的话语,有违君子之道。

汉末崇尚君子之风,多有正直忠义之辈。

这是属于先秦时期留下来的浪漫情操。

这种浪漫在司马宣王放屁之前,一直都为古人所骄傲、推崇。

“多谢先生告知。”

“得知自己输在何处,沮授死而无憾。”

沮授缓缓起身,对着贾诩躬身一拜。

“我说了,你死不了。”

“如果我是你,不妨任一闲职,不为别人,为了你的家人、族人。”

“你若一心求死,无异于是在狠狠的打董将军的脸。”

“你先为韩馥之臣,又为袁绍之臣,怎么不能为董家的臣?”

“就算不愿,也可为大汉之臣。”

贾诩抬头看着对自己躬身一拜的沮授,劝说道。

...

正堂

董裕刚刚处理完俘虏的事情,又安排了一下城防重任。

至于为何不立即攻取冀州其余郡县城池,只能说他的军力有点不太够。

邺城内的守军虽然招降了一些,但他不能太过信任。

至少需要一些时日消化掉此次战果,解决掉后顾之忧后,才能有机会全面攻取冀州。

“主公,崔琰他们又来了!”

“拦也拦不住,俺也不好意思揍他们。”

典韦快步跑来,对着董裕抱拳道。

“怎么又来了。”

“还让不让人歇歇了。”

“淋了几个时辰的雨,他们倒是回家洗干净,换上干爽的衣服,我这身上还湿着呢。”

“让他们在府外等着。”

董裕眉头微皱,不耐烦的说道。

崔琰这帮人是董裕接下来谋取冀州的关键。

如果能够把崔琰他们这些世族拉到自己这边来,那意义不可谓不重大。

至于放他们走?

哪能啊,董某人是那种心胸狭隘的人嘛?

人家刚刚帮自己夺下邺城,在此役之中居功甚伟,若不好好封赏一番,岂不是让世人觉得他董裕刻薄?

“放我进去!”

“不讲信用!”

“我就知道,董家人都一个德行,出尔反尔,全家奸佞!”

崔琰挥舞着袖子,带着一众家族之人硬闯了进来。

由于这些人刚刚立下了大功,典韦的百余名侍卫也不好硬拦。

“典韦。”

董裕瞪着眼睛,怒声喊了一句。

“呃...俺有罪,俺御下无方,俺这就去教训他们,教教他们如何才能当一个合格护卫!”

典韦大眼珠子一转,当即就想脚底抹油。

“回来!”

“惩处他们的事情不急。”

董裕双目微微眯起,冷声道。

“哎,末将遵命。”

典韦脖子一缩,老老实实站在了董裕身旁。

不多时,崔琰等人闯了进来。

“董将军,事前咱们可说好了,我们各家配合你们里应外合。”

“事成之后,就放我们各家离去,可我们带着族人准备离开邺城时,城门守军说什么也不让我们离开,这是何意,莫不是董家真就一点信用也没有?”

崔琰涨红着一张脸,质问道。

“啊?”

“我答应了吗?”

“典韦,我和崔先生是第二次见面吧?”

“第一次是在进城的时候,我好像也没答应什么呀?”

董裕故作茫然,看向典韦问道。

“确实是,主公你才第二次见到崔家主。”

典韦点了点头,附和道。

“放屁,信上说好的,就怕你赖账,信我都带来了。”

“你们,把信都拿出来,让董将军好好看看。”

崔琰将书信从袖子里取出,回头对着其余人道。

一时间,所有人都把书信给拿了出来。

(/34185/34185559/14396259.html)